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2025年7月9日14時,湖南益陽桃江縣兩名高一學生騎非法改裝電動兩輪車超速行駛,因剎車失靈撞上路邊墻體,兩人均身亡,兩人均未佩戴安全頭盔。
其中一名學生家長陶女士稱,當天兒子同學的電動兩輪車剛改裝好,幾個同學去試乘車,他兒子剛坐上車的后座40秒就發生事故,兒子被甩墻上當場身亡,騎車同學送醫搶救無效死亡。陶女士告訴記者,“車子說是那個孩子(騎車者)爸爸的,中午才改裝出來,是非法改裝,這個車子最少能飆到100多公里。
記者從桃江交警大隊獲悉,事故車輛改裝者已被警方控制,目前事故仍在調查處理中。(據7月23日新京報)
事故現場(視頻截圖)
因為一次超速的“狂飆”,兩名高一學生的生命永遠定格,令人心痛和唏噓。事故發生后,網絡上出現一些令人心寒的聲音。有網友表示,兩名高中生太缺乏安全意識,明知騎的是改裝車還不戴頭盔,過于追求刺激興奮,忽視了危險后果;也有人指出,把剛改裝的電動車給孩子試乘,家長也難辭其咎。
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復雜的,目前正在調查之中,相信警方會有公允的結論。指責受害者的話很容易脫口而出,但高中生本就思想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強,風險意識不足,青春期又常伴隨著對速度的向往與冒險的沖動。作為旁觀者,與其忙著批評受害家庭,或許更應追問,非法改裝為何能如此輕易地突破監管,讓兩名高中生能輕易騎上改裝車,最終釀成慘烈事故?改裝店老板公然進行非法改裝,監管部門為何沒能及時發現并處理?非法改裝隱患重重,為何總有人不但缺乏警惕,反而熱衷于此,想盡辦法突破規則?
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非法改裝當下已形成了完整的黑色產業鏈,改裝店為牟利公然突破技術安全紅線,拆解原廠限速裝置、更換大功率電機、加裝超標電池……每一項改裝都在挑戰物理極限,讓代步的交通工具變成一枚枚“移動炸彈”。而且,這樣的改裝店并非隱匿于暗處,反而堂而皇之地存在于街頭巷尾,甚至通過社交平臺招攬業務。當非法改裝成為一門“公開的生意”,不管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能輕而易舉地進行改裝,悲劇的發生便不能僅被視為小概率事件。
非法改裝屢禁不止,根源在于多重利益與監管漏洞的交織。部分消費者追求速度與刺激,將改裝視為個性和時尚,催生龐大的市場需求;改裝店為牟取暴利,無視法律法規,通過簡化流程、降低改裝成本吸引客戶;與此同時,監管存在滯后和疏漏,對改裝店的查處多依賴事后舉報,缺乏常態化巡查機制,且處罰力度嚴重不足,以行政處罰為主,難以起到威懾作用。此外,電動車生產環節的技術防護薄弱,也為改裝提供了可乘之機。
遏制非法改裝,需從源頭筑牢安全防線。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加大對改裝店的查處力度,對違規商家實施高額罰款、吊銷執照等重罰,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另一方面,需完善電動車生產標準,通過技術手段防止私自改裝,同時推動電動車實名制登記,對其生產銷售環節實行全流程追溯。此外,安全教育必須告別說教模式,要切實讓未成年人明白,交通安全無小事,家長也不能對子女的危險行為放任縱容,既然為人父母,就該為孩子的安全負起第一責任。
兩個年輕生命的消逝,不該成為輿論宣泄情緒的出口,而應成為社會反思的契機。唯有從悲劇中吸取教訓,斬斷非法改裝的利益鏈,才能避免更多人遭遇類似的悲劇,不讓更多家庭陷入悔恨之中。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