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博
近日,由四川食用菌創新團隊主辦,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甘孜州高原特色食用菌現場觀摩會”在甘孜州丹巴縣和道孚縣成功舉行。專家實地考察了康定靈芝和高原大球蓋菇的生產基地,針對甘孜州食用菌產業發展,提出了加大地方特色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優化高原食用菌產業結構等建議。
專家現場考察
在丹巴縣半扇門鎮康定靈芝生產基地,甘孜州農科所高級農藝師陳杭詳細介紹了丹巴基地情況、康定靈芝品種特性、栽培要點及林下生產模式,基地負責人表示,靈芝產業不僅帶動農業發展,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增收。
專家現場考察
在道孚縣八美鎮高原大球蓋菇基地,專家考察了大球蓋菇的種植、采收和冷鏈運輸等環節。“大球蓋菇就是我們常說的赤松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高級農藝師李昕竺介紹,赤松茸種植的適應溫度為10到26攝氏度,例如在成都平原地區種植時間一般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40多天就可以成熟出菇。為何在甘孜州種植?她解釋,當地海拔較高,氣溫適合赤松茸生長,不僅可以和水稻小麥輪作種植,還和平原地區種植時間形成互補,保證全年都能生產。
赤松茸
靈芝
此次觀摩會和座談會的成功舉辦,為甘孜州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甘孜州將繼續依托生態優勢,持續深化與“院州”“校州”合作,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有機之州”品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優質高原特色農產品。
(圖片由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