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歷史但從不執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今天我這里下雨了,挺大的。
回來路上看見賣瓜的老人夫婦蜷縮著蹲在車子下面避雨。
我路過他們的瓜車問他們,下雨了是不是生意不好。
老人笑著說,挺好的,瓜沒賣出去幾個,但總算給這段時間的天氣降降溫。
涼快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很喜歡他的樂觀,就決定買他一個西瓜。
我很客氣地請他幫我挑一個甜一點的、熟的瓜。
老漢說保證個個都熟,個個都甜,然后專門給我找了一個。
可是剛才回來,我打開吃了一塊兒。
一點都不甜。
該說點什么呢?
心里挺失落的。
這錢真不多,也就七八塊錢。
如果要是他不介意,我送給他都行。但是現在看著桌子上的瓜,心里忽然很不舒服了。
錢,為什么就不能頂天立地,理直氣壯地賺呢?
剛好今天有件事情對我觸動挺大。
上海一個出租車司機,多收了一個19歲孩子的錢還不退給人家,結果這個孩子想不通,就服毒后跳江自殺了。
19歲啊,太年輕了。
很多人說這孩子心理素質太差,說他缺少歷練。
或許有道理,但問題的根源不應該是那個出租車司機嗎?
是他多拿了孩子的錢,是他賴著不還,是他把孩子逼死了,這才是問題的本源。
而且我很能理解那個19歲的男孩兒。本身家里就已經窮得很厲害了,結果剛一下車就被人拿走一千塊錢不還。
自己的錢被人拿走了,自己還沒有能力要回來。
這種挫敗感,無助感,還有憤怒,最終都會化為深深地自責,像一把小刀反反復復在心里穿心而過。
最終選擇輕生,或許是他最后的反抗吧。
這個出租車司機雖然是個小人物,但他真的是個壞人,壞到了極點。
真是什么錢都敢拿!
在大上海,他或許也是個弱者。
但當他把刀揮向更弱者的時候,他比那些欺負弱小的強人更可惡,更兇險。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人性上的險惡。
這跟社會地位和所受教育沒有任何關系。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左傳·宣公二年》這樣記載了一件事:
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入鄭師,故敗。
公元前607年,宣公二年,鄭國和宋國打仗。
宋國派出名門望族華元做主帥出戰。
開戰之前,作為主帥的華元殺了羊,做成羊羹犒勞三軍,希望大家能提升士氣。
每個將士都得到了一碗羊羹,但卻唯獨忘記了要給車夫羊斟分一碗。
結果開戰的時候出事兒了。
兩軍剛擺好陣型,宋軍主帥華元還沒下達進攻命令,他的車夫羊斟忽然大喝一聲,駕著馬車單槍匹馬直奔鄭國陣營。
華元大驚,命令羊斟停車,但沒想到羊斟說了一句名言:
“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意思是,昨天分羊肉的時候,由你做主;今天駕車作戰的時候,由我做主。
說罷,頭也不回就沖進了敵方陣營。
就這樣,鄭國人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送到嘴里的宋國主帥華元給俘虜了。
宋軍一看元帥被俘,也就自然失去了斗志,最后吃了大敗仗,四散潰敗逃走了。
這個故事留下兩個很經典的成語:
各自為政
羊斟慚羹
史書上沒有記載后來這個羊斟下場如何,但這個人因為這兩個成語被死死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他雖然是個小人物,但司馬遷還是在《史記》中評價他了八個字:
“以其私憾,敗國殄民。”
說白了,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連最基本的臉都不要了,最最最基本的良心都喂狗了。
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典型的惡人嗎?
更令我憤憤不平的是,這樣的惡人真的不少。
還記得那個被騙子騙走幾千塊錢學費而自殺的女孩兒徐玉玉嗎?
還記得疫情期間,被幾個老婦人逼到跳樓自殺,以抗議她們遛狗不牽狗的武漢女孩兒盧孝林嗎?
她們被惡人給逼死了。
但法律卻沒辦法讓這些惡人為他們的惡行償命。
這確實很遺憾,但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現在,這個19歲的孩子做錯什么了嗎?
怪他付款的時候輸入錯誤嗎?
不是的!
我堅信他真的沒做錯任何事情。
錯的是人心。
所以,真的希望惡人有惡報,盡快報。
時間不早了。
大家閑聊兩句也早點休息吧。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守住良知的底線,做干凈的人,賺干凈的錢。
晚安~~~
做干凈人,賺干凈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