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性別成謎的皇后,讓暴君為她連殺兩任正妻,從戰俘之身登上鳳位,卻在政治漩渦中身首異處。
公元337年正月,后趙都城鄴城,一場登基大典正在舉行。羯族皇帝石虎在群臣朝拜中登上帝位,隨即冊立一位名叫鄭櫻桃的女子為天王皇后。當這位新皇后出現在眾人面前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她身姿婀娜,眼波流轉,美艷不可方物,誰能想到這位母儀天下的女子,幾年前還只是晉朝一名卑微的家妓。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位鄭皇后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有人傳言她其實是男兒身,靠美色迷惑了暴君石虎。而在她走向鳳座的路上,已躺著兩具前妻的尸體,都是石虎因她讒言而親手殺害的。
卑微出身,家妓的逆襲之路
鄭櫻桃生于后趙襄國(今河北邢臺),她的早年經歷在史書中模糊不清,只留下“優伶出身”的記載。在等級森嚴的十六國時期,優伶處于社會最底層,被視為玩物。唐朝詩人李頎在《鄭櫻桃歌》中這樣描述她的美色:“櫻桃美顏香且澤,娥娥侍寢專宮掖”,隱約暗示她憑借美貌獲得上位機會。
據《十六國春秋輯補·后趙錄·石虎傳》記載,鄭櫻桃最初的身份是“晉冗從仆射鄭世達家妓也”。晉朝冗從仆射是宮中侍衛的主官,鄭櫻桃作為其家妓,地位卑微如草芥。
當后趙軍隊攻破晉軍,鄭世達被殺,鄭櫻桃作為戰俘被送入后趙宮廷。在眾多女俘中,石虎一眼看中了她。史書描述“在眾猥妓中,虎數嘆其貌于太后”,石虎多次向太后稱贊她的美貌,最終太后將她賜給了這位殘暴的皇子。
鄭櫻桃進入石虎府邸時,石虎已有正妻郭氏——征北將軍郭榮的妹妹。郭氏出身顯貴,對鄭櫻桃這個出身卑微的侍妾處處打壓。鄭櫻桃心機深沉,在石虎面前使出種種柔媚手段,同時不斷在枕邊詆毀郭氏。
血色情路,兩位正妻的殞命
鄭櫻桃的野心不止于侍妾之位。她深知,要上位就必須除掉正妻郭氏。據史書記載,鄭櫻桃“每夜在枕邊想方設法詆毀石虎的妻子郭氏,并且時常當著石虎的面譏諷嘲笑,不留一點情面”。
郭氏終于忍無可忍。一次爭執中,她反唇相譏,石虎卻完全袒護鄭櫻桃。暴怒之下,石虎“一頓拳打足踢,將郭氏當場打死”。這位將軍之妹的生命,就這樣終結在丈夫的暴力之下。鄭櫻桃第一次嘗到了借刀殺人的滋味。
郭氏死后,石虎續娶清河崔氏之女為妻。崔氏出自北方高門士族——清河崔氏,身份尊貴。據《十六國春秋輯補》記載,此時鄭櫻桃生下一個女兒,崔氏以正妻身份要求撫養這個孩子,但鄭櫻桃堅決拒絕。
悲劇接踵而至——三個月后女嬰夭折。鄭櫻桃趁機向石虎誣告是崔氏害死了孩子。石虎大怒,召崔氏質問。崔氏“嚇得光著腳來到石虎跟前,邊哭邊哀求:“大王不要殺妾,先聽妾一言!”
石虎假意安撫:“你若心無歹意,何必這樣慌張。你先坐下,我給你時間慢慢說。”當崔氏轉身入座時,石虎竟“將一支箭從其后背射入,穿其前胸而出”,崔氏當場斃命。至此,石虎為鄭櫻桃連殺兩位正妻。
鳳冠之重,八個月皇后生涯
連喪兩妻后,鄭櫻桃終于被扶正。她為石虎生下兩個兒子:長子石邃和九子石遵。公元333年七月,石虎受封魏王,鄭櫻桃成為魏王后,石邃立為魏太子。
四年后,石虎正式稱帝,改元建武。337年正月,鄭櫻桃被冊封為天王皇后,達到人生巔峰。李頎在《鄭櫻桃歌》中描繪了當時的盛況:“自言富貴不可量,女為公主男為王。赤花雙簟珊瑚床,盤龍斗帳琥珀光。”
但鄭櫻桃的鳳冠只戴了八個月就被迫摘下。她的兒子石邃被立為太子后,暴虐本性暴露無遺——他竟將美人斬首洗血,把頭放在盤子里供賓客傳看;還把尼姑奸殺后割肉與牛羊肉同煮分食。
當鄭櫻桃派使者譴責兒子時,使者竟被石邃當場斬殺。石虎得知后派女官探視,女官也慘遭殺害。石虎終于忍無可忍,在同年八月廢殺石邃及其妻妾子女等二十六人,將他們“同埋于一棺之中”。
受兒子牽連,鄭櫻桃被廢去皇后之位,貶為東海太妃。從母儀天下到被廢黜,只有短短八個月。李頎詩中“淫昏偽位神所惡,滅石者陵終不悟”的句子,仿佛是對這對母子的詛咒。
血色終章,太后的慘烈結局
鄭櫻桃被廢十二年后,命運出現了轉機。公元349年,石虎病逝,幼子石世即位。但僅過了33天,鄭櫻桃的次子石遵發動政變,廢黜石世自立為帝。
石遵登基后,立即尊生母鄭櫻桃為皇太后。這位從云端跌落的女子,又重新回到了權力巔峰。然而她不知道,致命的危機正在逼近。
石遵曾許諾讓養兄冉閔(石閔)做皇儲,但即位后卻食言,立侄子石衍為太子。冉閔手握重兵,對此極為不滿。大臣孟準等人勸石遵誅殺冉閔以絕后患。
石遵召兄長石鑒與母親鄭櫻桃商議。鄭櫻桃以政治智慧勸阻:“李城回師,無棘奴(冉閔小字)豈有今日!小驕縱之,不可便殺也。”她認為冉閔立有大功,不可輕殺。
但石鑒一出宮門就向冉閔告密。冉閔先發制人,率軍殺入宮中。349年十一月,冉閔在琨華殿誅殺石遵,同時將鄭櫻桃及其孫石衍一同處死。從太后到刀下亡魂,只有半年光景。
千年疑云,性別之謎的辨析
鄭櫻桃死后,一個意想不到的爭議卻延續千年——她究竟是男是女?
《晉書·石季龍載記》稱:“季龍寵惑優僮鄭櫻桃而殺郭氏”,將鄭櫻桃明確記載為“優僮”(男寵)。明代馮夢龍《情史》也沿襲此說:“鄭櫻桃者,襄國優童也,艷而善淫。石虎為將軍絕嬖之,以櫻桃譖殺其妻某氏。”并斷言李頎的《鄭櫻桃歌》“誤以為婦人”。
然而多數史料證明鄭櫻桃是女性。《十六國春秋輯補》明確記載:“石虎鄭后名櫻桃,晉冗從仆射鄭世達家妓也”,家妓為女性無疑。更重要的是,她為石虎生下二子,先后被封為王后、皇后、太后,這些身份都指向她是女性。
性別混淆可能源于“優僮”一詞的誤讀。“僮”在魏晉時期可指未成年奴仆,不分性別。而石虎確有寵幸男色的記載,可能使后世史家將鄭櫻桃誤歸此類。但考其生平軌跡,生子、封后、為太后,每一步都確證她的女性身份。
清代史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對此有過精辟分析:“十六國事多荒誕,然鄭櫻桃生子為太子,后為太后,其為婦人無疑。”性別之謎的真相可能在于十六國史料匱乏,加上石虎男女通吃的荒淫,使后世產生混淆。
冉閔的屠刀落下時,鄭櫻桃的血染紅了鄴城宮殿的地面。這位從戰俘到太后的傳奇女子,最終與兒子一同倒在權力斗爭的漩渦中。消息傳出,鄴城百姓無人哀悼,他們早已被石虎父子的暴政折磨得麻木不仁。
唐朝詩人李頎路過鄴城廢墟時,寫下了“鄴城蒼蒼白露微,世事翻覆黃云飛”的詩句。千年歲月流轉,漳河水依舊奔流不息,鄭櫻桃的傳奇與謎團隨水而去。她以美色上位,憑心機奪權,卻最終被更暴力的權力反噬,成為五胡十六國血色天空下一抹妖異的桃紅。
參考資料
1. 《晉書·卷一百六·載記第六》
2. 《十六國春秋輯補·后趙錄·石虎傳》
3. 李頎,《鄭櫻桃歌》,《全唐詩》卷一三三
4. 《資治通鑒·晉紀》
5. 馮夢龍,《情史類略·情外類》
6.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