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泰禾大廈位于上海靜安區天目西路恒豐路238號,地處內環內核心區域,緊鄰上海火車站,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地鐵漢中路站(1號線、12號線和13號線交匯),交通便捷。
大廈建筑面積約2.55萬平方米,得房率約70%,周邊高端酒店、商圈環繞,金融、商貿、高端消費資源豐富,辦公配套齊全。
2025年7月,上海某建設集團以6.597億元成功購得泰禾大廈,成交單價約為3.61萬元/平方米。
此次交易后,該建設集團計劃將總部遷入,并對外出租剩余空間。
企業購置自用物業(如總部、研發中心)既能抵稅,又規避租金波動風險。
這幾年"產業資本替代金融資本" 的案例多起來了,很多實體企業通過購置不動產降成本、增資產,而非單純財務投資。
2024年11月,長江商學院購入北京東城區磁器口新景大廈,毗鄰天壇、王府井等文化地標,滿足教學與高端學術交流需求,強化資產配置抗通脹。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收購北京石景山新首鋼園核心區首程時代中心A區約10萬平方米寫字樓用于教學科研及辦公。
未來會有更多產業資本、實體企業入場存量資產市場,將部分對沖金融投資機構退出的缺口。
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資產抗風險能力仍然很強,即使市場下行期仍具長期價值。
業主方泰禾集團自2020年公開市場債務違約以來,一直努力自救,但效果卻并不顯著。
此次單價3.61萬元/㎡的成交價遠低于上海甲級寫字樓均價,實際上是賣方迫于債務壓力折價變現,而非資產本身貶值。
未來寫字樓和產業園等不動產交易的市場必然是呈兩極分化:
1、核心城市優質資產仍受資本青睞,但需“撿漏”機會(如法拍、債務重組)。
2、非核心區資產面臨空置率上升、租金下滑壓力,評估價格肯定繼續探底。
楊浦區黃浦江畔,原陽光城集團總部所在地陽光城濱江國際廣場1號樓2024年1月首次拍賣(起拍價21億元),無人出價流拍;2024年2月降價至19.81億元,第二次流拍;2025年7月第三次拍賣起拍價14.57億元,第三次流拍。
松江區松匯中路398弄松江恒久財富中心建筑面積8490.5平方米,2024年啟動拍賣,歷經九次拍賣后成交,成交單價約7255元/平方米。
縱觀2024年-2025年上海寫字樓流拍市場特征:
1、法拍寫字樓占比明顯上升,2025年上半年,上海法拍寫字樓占總成交宗數的30%,占總金額的23%,成為投資者抄底重要渠道。
2、寫字樓交易區域分化明顯,核心地段(如外灘、陸家嘴)資產需大幅降價才能成交,非核心區域(如松江)資產流動性風險更高。
3、流拍案例多源于合同糾紛、房企破產、債務糾紛,疊加寫字樓租賃市場下行例如空置率攀升、企業數量縮減等,債務與市場因素主導導致資產貶值。
泰禾集團債務問題導致資產折價出售,是當前房企流動性危機的縮影。
對很多手握現金的國央企、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更多優質資產可能進入法拍或協議轉讓市場,為資金充裕的買家提供了抄底機會。
2025年6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刪除外資結匯資金不得購買“非自用住宅性質房產”的條款。
這意味著外資企業、境外資本及個人可通過合法外匯收入投資酒店、商鋪和寫字樓等非自住類房產,打破此前僅限自住的約束。
國內不動產市場正經歷深度震蕩,對投資人來說:
1、核心城市優質資產仍是"硬通貨",但需耐心等待低估機會。
2、產業資本崛起改變投資邏輯,自用需求將支撐市場底部。
3、各種政策工具逐步完善,加速市場出清與重構。
對投資者而言,對資產的專業運營能力與資本實力將成為決勝關鍵,市場將從短期投機轉向價值深耕。
我看到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大鱷都在“美元潮汐”里安靜潛伏著,等到越來越多的優質不動產降價到4折、3折、2折、1折甚至更低以后,就像很多明知危險又不得不到水池邊喝水的小動物一樣,大鱷們洶涌的抄底、并購和交易大戲才會上演。
上海寶地資管,產業園(孵化器)建設運營,搭建資產管理的招商運營服務體系,分享產業園、存量資產盤活、城市更新在產業策劃、招商運營、產業培育、產業投資的經驗和案例。
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提供一站式談判和落戶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服務“數據要素、數字文創、低空經濟、虛擬現實、直播短視頻、電子商務、跨境貿易、新材料、生成式AI、新能源”等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