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何會在黑洞內部?
要解答此問,我們得從宇宙的膨脹說起。
據我們所知,宇宙正在不斷加速膨脹。膨脹意味著空間本身在每一點都在擴張。結果,宇宙中的天體似乎都在彼此遠離。但是,較近的物體由于引力或電磁作用而相互靠近,它們的距離并不會增大。空間膨脹這一現象,僅在極為遙遠的星系間得以體現。
在上述例子中,空間膨脹導致貓與老鼠之間的距離,以及貓與狗之間的距離都在增加。但顯然,貓與狗之間的距離增加速度要遠超貓與老鼠。空間膨脹的累積效應是:物體間距越遠,其相互遠離的速度也越快。也就是說,越遠離我們的物體,其遠離我們的速度也越快。
由此推斷,那些遠離我們足夠遠的星系,其遠離我們的速度可能會達到光速。這個距離我們稱之為哈勃半徑。而在哈勃半徑之外的星系,其遠離我們的速度甚至可能超過光速。
在黑洞宇宙理論中,哈勃半徑正是我們所在的宇宙所處的黑洞的史瓦西半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把一個物體壓縮至史瓦西半徑以內,該物體的逃逸速度將達到光速,于是它便形成了一個黑洞。
史瓦西半徑的計算公式非常簡潔:
其中G代表萬有引力常數,m為物體的質量,c為光速。
那么,如果我們將哈勃半徑內的所有物質壓縮為一個黑洞,它的史瓦西半徑將是多大?將通過觀測得到的宇宙質量(即宇宙密度)代入上述公式,得到的史瓦西半徑與哈勃半徑極為接近。考慮到觀測的精確度和誤差范圍,這兩個值實際上可以被視為相等。
也就是說,我們所居住的宇宙空間,它本身已構成一個黑洞。
雖然宇宙的密度相對較低,比如在地球那么大的體積內,平均只有一粒沙的質量。這樣一個物質分布稀疏的宇宙空間居然能形成黑洞,這對許多人而言難以置信。畢竟,黑洞通常給人留下的印記是高密度——例如,如果將太陽壓縮成一個黑洞,其史瓦西半徑只有3公里;而地球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則不到1厘米。
從上述公式可見,史瓦西半徑與物體質量成正比,而物體的半徑與質量的立方根成正比(如果密度保持不變)。
因此,當物體質量增加時,史瓦西半徑的增長速度比物體本身半徑的增長速度更快。一個質量巨大的物體,其史瓦西半徑甚至可能超過物體自身的半徑。
盡管如此,許多宇宙學家并不認同這一觀點作為證據。他們認為,史瓦西半徑與哈勃半徑的接近僅僅是一個巧合。
傳統觀點認為,當物體落入黑洞,它會不斷向黑洞中心墜落,最終到達黑洞中心的奇點——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
然而,這并不是黑洞唯一可能的結構。黑洞的強大引力使得時空極度彎曲,形成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封閉時空。在這樣一個封閉空間里,如果物質大體上均勻分布,廣義相對論允許其保持穩定的內部結構,而不是坍塌成一個奇點。
因此,在沒有外部物質和能量影響的情況下,黑洞宇宙本身是一個靜態的宇宙。當黑洞宇宙吸收外部物質時,由于質量增加,它的體積也隨之膨脹,從黑洞宇宙內部來看,這就表現為宇宙空間的膨脹。
因此,在黑洞宇宙理論中,對宇宙膨脹的解釋無需引入暗能量的概念。一個黑洞宇宙通常起源于一個恒星級黑洞。其內部是奇點還是新生的宇宙,對宇宙外部的觀察者而言并無區別。當它開始吸收外部宇宙(母宇宙)的物質和輻射后,它便會逐漸成長。
在星系中,恒星在生命周期的末期會變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最終,它們匯聚于星系中心,形成一個質量超過10億太陽的超級黑洞。而這個黑洞的內部,便是與我們宇宙相似的另一個宇宙。
恒星級黑洞源自超新星爆炸,因此其內部溫度極高(高于中子星的溫度),但它并不向外輻射能量。隨著黑洞宇宙的膨脹,能量擴散,溫度逐漸降低。當黑洞宇宙膨脹到與我們宇宙同等大小時,其溫度已降至約3K。這正是我們所觀察到的微波背景輻射。
黑洞宇宙的膨脹速度取決于其吸入物質的多少。我們宇宙的邊界膨脹速度達到了光速,這意味著每秒鐘它需要吸入約10000個太陽質量的物質。
對于一些質量較小的黑洞(例如由超新星爆炸產生的恒星級黑洞),它們周圍的時空曲率變化極大,進入黑洞的物質會被撕裂成碎片。而質量巨大的黑洞(如星系中心的超級黑洞)則被稱為“溫和的黑洞”,物質可以完整無損地穿越視界,從而進入黑洞——踏入另一個宇宙。
黑洞宇宙理論描繪的是一個多層次的宇宙等級結構。我們的宇宙嵌套在更大的母宇宙中;母宇宙中的其他宇宙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宇宙中的黑洞(包括恒星級黑洞和超級黑洞)都包含有子宇宙;
相應地,我們的兄弟姐妹宇宙中也包含著它們的子宇宙;而包圍母宇宙的則是更大的祖母宇宙。這個模型的層級數量取決于整個宇宙空間的大小。
如果宇宙空間是無限大的,那么宇宙層次的數量也是無限的;反之,則是有限的。在黑洞宇宙膨脹的過程中,可能會與其他宇宙相遇,合并成更大的宇宙。
以上是關于黑洞宇宙理論的簡要介紹。它是與大爆炸理論相異的另一種宇宙學模型,對于天文觀測中的許多現象,例如空間膨脹、微波背景輻射等,它提供了不同的解釋。目前,這一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另類宇宙學”,尚未得到大多數宇宙學家的認可。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仍有部分宇宙學家在進行這一理論的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