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國后期,魏國人才濟濟,可惜不少頂梁柱還沒熬到關鍵時刻就早早去世了。
尤其是這三位將才,個個身經百戰、能力出眾,是能真正撐起局勢的人物。偏偏一個個英年早逝,連帶著曹魏也一步步走向衰落。
很多人都說,如果他們中哪怕有一個活下來,晉朝想代魏,也沒那么容易!這三人到底是誰?
曹彰的輝煌與悲劇
曹彰這個人,打小就跟他那兩個兄弟不一樣。
曹丕喜歡舞文弄墨,曹植更是個大才子,可曹彰就是個武癡。
這家伙從小就不愛讀書,天天琢磨著怎么練武,力氣大得出奇,能徒手格殺猛獸。
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背詩詞,他卻在院子里舞刀弄槍,嘴里還念叨著要當第二個衛青、霍去病。
曹操對這個兒子也是又愛又頭疼。愛的是曹彰確實有一身好武藝,頭疼的是這孩子除了打仗什么都不會。
不過到了218年,曹彰終于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北方的烏桓又開始鬧騰了,這些游牧民族趁著中原內亂,經常南下搶掠。曹操派曹彰領兵北征,這一仗打得那叫一個漂亮。
曹彰帶著幾千人馬,面對數萬烏桓大軍,愣是沒慫。他親自沖鋒陷陣,一路追殺到鮮卑境內,把烏桓打得屁滾尿流。
這一仗不僅讓烏桓徹底衰落,連軻比能這樣的強人都不得不低頭稱臣。
曹彰凱旋而歸的時候,整個鄴城都沸騰了,大家都說曹家出了個真正的戰神。
可惜好景不長。曹丕即位后,對這個武功高強的弟弟始終不太放心。
曹彰雖然沒有爭奪皇位的心思,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223年,曹彰突然在洛陽暴斃,年僅35歲。
官方說法是病死的,可民間卻傳說他是被曹丕下毒害死的。不管真相如何,曹氏失去了一員猛將,這是不爭的事實。
曹休的忠誠與遺憾
曹休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勵志傳奇。
這個人本來姓曹,但跟曹操并不是直系親屬,只能算是同族。
他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吳郡。可這孩子有骨氣,聽說曹操在北方成就了大業,竟然千里迢迢跑去投靠。
曹操第一眼看到這個少年就很喜歡,夸他是"千里駒",意思是說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事實證明曹操的眼光沒錯,曹休確實是個人才。
他不僅聰明伶俐,而且忠心耿耿,跟曹丕從小一起長大,兩人的關系比親兄弟還要親密
曹休真正出名是在武都之戰。當時劉備派張飛、馬超進攻武都,曹操派曹洪為主將,曹休當參軍。
名義上曹洪是主帥,實際上真正指揮作戰的是曹休。
這一仗打得相當精彩,曹休用兵如神,硬是把張飛、馬超這兩個猛將打得灰頭土臉,狼狽逃竄。
曹丕即位后,曹休更是受到重用。
曹丕臨終時指定的四個顧命大臣,曹休排在第一位,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曹休也確實沒有辜負這份信任,他被任命為大司馬,成為曹魏軍方的頭號人物。
可惜天不假年。228年,曹休奉命征討東吳,結果在石亭之戰中中了周瑜的計謀,損失慘重。
這對于一向戰無不勝的曹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他羞憤交加,最終郁郁而終。
曹休的死讓曹魏失去了一個忠誠可靠的大將,也讓司馬懿少了一個強有力的制衡者。
曹真的崛起與殞命
曹真的身世最為特殊,他原本不姓曹,而是姓秦。
他的父親秦邵是曹操的忠實追隨者,為了保護曹操,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曹操感念秦邵的忠義,就把他的兒子收為養子,改名叫曹真。
曹真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勇氣和智慧。有一次,他獨自進山打獵,遇到了一只猛虎。
普通人早就嚇得魂飛魄散了,可曹真不僅沒有逃跑,反而舉起弓箭,一箭射死了老虎。
這件事傳到曹操耳朵里,老頭子高興壞了,當即任命曹真為虎豹騎統領。
虎豹騎是曹操手下的精銳部隊,能當上這支部隊的統領,足見曹真的能力。
他不負眾望,在多次戰斗中都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武都之戰中,他協助曹休大敗蜀軍,為曹魏立下了汗馬功勞。
曹真的軍事才能在對付諸葛亮的時候得到了充分展現。諸葛亮北伐中原,曹真作為主將迎戰
他不僅成功阻止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還在街亭之戰中配合張郃大敗馬謖。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曹真再次出擊,迫使諸葛亮撤軍。可以說,曹真是諸葛亮北伐路上最大的障礙。
曹丕死后,曹真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被任命為大將軍,地位僅次于皇帝
可惜好景不長,231年,曹真在征討蜀漢的途中染病,不得不班師回朝。他回到洛陽后不久就病逝了,年僅46歲。
司馬懿的野心
司馬懿這個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有心機的人物之一。
他出身名門,從小就聰明過人,可偏偏把自己的聰明都用在了算計別人上。
曹操剛開始征召他的時候,他還裝病不肯出仕,一直到曹操威脅要殺他全家,他才勉強出來做官。
司馬懿的可怕之處就在于他太能忍了。
在曹操面前,他表現得忠心耿耿,從不露出半點野心。
可曹操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看不出司馬懿的心思?
所以曹操臨終前特意叮囑曹丕,說司馬懿這個人有異心,不能重用。
可惜曹丕沒有聽從父親的遺言。
他覺得司馬懿有才華,又表現得很忠誠,就逐漸重用起來。
司馬懿也確實很有能力,不管是治理地方還是帶兵打仗都很出色。特別是在對付諸葛亮的時候,他表現得尤為突出。
司馬懿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知道什么時候該出頭,什么時候該低調。
當曹真、曹休、曹彰這些曹氏宗親都在的時候,他就老老實實做一個忠臣。
可當這些人都死了之后,他就開始慢慢展露自己的野心了。
高平陵的悲劇
曹真死后,他的兒子曹爽繼承了父親的地位,成為大將軍。可這個曹爽跟他父親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曹真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而曹爽卻是個只會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弟。
曹爽雖然掌握著軍權,但他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他只知道享樂,整天沉迷于聲色犬馬,對朝政一竅不通。司馬懿看在眼里,心里暗自高興。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他利用曹爽陪皇帝曹芳出城謁陵的機會,控制了洛陽城。
曹爽得到消息后,完全慌了神,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手下的人勸他拼死一搏,可他卻沒有這個膽量。
最要命的是,曹爽竟然相信了司馬懿的鬼話,以為司馬懿只是想罷免他的官職,不會要他的命。
結果他主動交出了兵權,回到洛陽后就被司馬懿殺死了。這一刻,曹氏徹底失去了軍權,司馬氏正式走上了奪權的道路。
如果曹真還活著,絕對不會讓兒子犯這樣的錯誤。如果曹休還在,司馬懿也不敢如此放肆。
如果曹彰沒死,憑他的武功和威望,司馬懿更是不敢輕舉妄動。可惜這些都只是假設,歷史不能重來。
《——【·結語·】——》
曹魏的覆滅說到底就是一個字:巧。
曹真、曹休、曹彰這三個人,哪一個都有壓制司馬懿的本事,可他們偏偏都在最關鍵的時候死了。
這給了司馬懿可乘之機,最終導致了曹魏的滅亡。曹操如果泉下有知,恐怕也要為自己的后代感到遺憾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