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M93記者王桔 / 通訊員 李煦
FM93交通之聲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來源
杭州的盛夏,悶熱難耐,很多人都喜歡開著空調、吹著電扇睡覺。然而,就在大家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時,有人卻因為貪涼而“中招”進了醫院。
空調吹一晚
不停做“鬼臉”
30歲的小郭(化名)是名程序員,怕熱的他24小時都離不開空調。近日,小郭下班回到家,因為渾身是汗,一進門就把空調風調到最大檔。為了更涼快些,他還特意把空調出風口對準了床鋪的位置。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小郭刷牙漱口時發現,水竟不自覺地從口角流了出來,鏡子里的自己右臉徹底僵硬,連說話都含糊不清。
“難道是中風了?”被嚇壞的小郭趕緊沖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最終被診斷為“面神經炎”,也就是常說的“面癱”。
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黃煥介紹,面神經炎是由面神經急性炎癥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我們臉上的各種表情,都是由面神經在“指揮”,當這條神經出現腫脹、受壓時,信號傳遞就會中斷,導致面部肌肉突然“罷工”,無法正常工作。
中青年是面神經炎的高發人群,尤其在夏季更為常見。就在前一天,黃煥還遇到了一名6歲的小患者。孩子媽媽發現孩子早上喝奶時,牛奶從嘴角流出,感到不對勁,帶來面診,經過反復排除,發現也是患上了“面神經炎”。經了解,這位媽媽怕孩子熱,一直把空調風對著孩子吹。
黃煥說,兒童患上面神經炎的概率不大,很可能是體內本身有潛伏病毒,如之前感冒未完全恢復,就可能誘發病毒活躍,在冷風刺激下,進而波及面神經。
面神經炎夏季發作
大部分和貪涼有關
黃煥說,引發面癱的因素不少,比如面部受涼,涼風涼水刺激、開窗睡覺等。長時間熬夜,過度勞累,造成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導致面癱。而一些感染性病變,多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病毒被激活引起。此外,如中耳炎、自身免疫反應、腫瘤、神經源性及創傷性等都會引發。
“面癱多發于冬春季。炎炎夏日里,面神經炎之所以高發,空調冷風是關鍵誘因。”黃煥說,門診中很多患者都有冷風直吹面部的經歷,這是因為冷風會導致面部血管劇烈收縮,使得神經供血不足。同時,受涼刺激后,面神經會發生炎癥腫脹,在狹窄的面神經骨管內會受到擠壓,進一步加重損傷。
面神經炎的核心誘因仍是感染等因素,空調在“使用不當 + 個體免疫力較弱 + 潛在感染”的疊加條件下,可能間接增加風險。
預防面癱,做好這幾點
黃煥介紹,想要遠離這些疾病,做好預防工作至關重要。要學會正確用空調,首先要注意風向調節,避免冷風直吹頭頸部,可以使用擋風板或調整葉片方向;溫度控制也很關鍵,要保持在26℃以上,讓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臥室開空調時最好設置睡眠模式。
生活中要做到勞逸平衡,保證每天7小時的優質睡眠;找到適合自己的壓力釋放閥,比如每天花15分鐘冥想,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在飲食上,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多吃深色蔬菜和優質蛋白,為免疫系統“加固”;進出空調房前,在過渡區停留5分鐘適應溫差,避免身體受到驟冷驟熱的刺激。
同時,還要學會早期識別與做好康復管理。要留意面部麻木、耳后疼痛、味覺異常、閉眼無力等預警信號;一旦出現癥狀,要抓住黃金72小時,立即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