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地處北緯33度,被稱為油橄欖的“黃金種植帶”。近年來,我國橄欖油產業發展迅速,國產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達30%左右。
隴南作為全國油橄欖種植面積第一的城市,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產量占到國產特級初榨橄欖油的70%左右。油橄欖全產業的綜合產值從2015年的11億元左右,增長到現在的45億元左右,增幅達300%以上。
2017年以來,隴南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先后在多個國際橄欖油大賽中獲獎。截至目前,當地的油橄欖相關產品也已出口至美國、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數十個國家。這種原本只生長在希臘、西班牙等地中海國家的油橄欖,是如何跨越萬里在隴南扎下根來?又是什么讓它在這里結出的果實能走向國際市場?一起走進甘肅隴南,了解油橄欖產業發展背后的門道。
一顆“飄洋過海”的油橄欖果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是中國油橄欖的適生區。在隴南市白龍江兩岸的山上,漫山遍野的都是油橄欖樹。
不光在山上,在沙拉里、面食里、蜜餞里,到處都可以找到油橄欖的蹤影。此時,它會以另外的面貌出現,并能很好地鎖住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如今,油橄欖已經在甘肅隴南落地生根后,也創下了多個“第一”。目前,隴南全市油橄欖種植面積117.35萬畝,占到全國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基地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一。
油橄欖產業的大規模發展,讓白龍江流域大量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既有效改善隴南生態環境,又增加了群眾收入,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成果。
油橄欖的神奇之處在于“油”,一起走進油橄欖和橄欖油的世界。
揭秘隴南橄欖油的奧秘
橄欖油是從油橄欖鮮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油脂,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目前,被應用在食品、化妝品以及醫藥等眾多領域。橄欖油是如何提取的,這一滴油中又蘊含怎樣的科技力量呢?
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一家油橄欖加工企業的生產車間,生產線正在罐裝成品橄欖油,這樣一條生產線日均加工能力可達200噸。隴南市武都區的橄欖油品質主要依靠鮮果品質和冷榨技術。地處秦巴山區、嘉陵江上游的隴南市武都區,濕度低、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光照時間充足,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孕育出了高品質的油橄欖。
每年的十月份迎來油橄欖采收旺季。每采摘10斤油橄欖才能壓榨1.5斤橄欖油。而采摘油橄欖的時節也很有講究,要在霜降前后,此時油橄欖的營養物質和果子成熟度達到動態平衡,狀態最佳。
所謂物理冷榨,是在低于60℃的環境中,對植物油脂進行物理壓榨。而在甘肅隴南,對油橄欖的冷榨溫度被控制在27攝氏度以內,相比傳統的壓榨方式,可以更加完整地保留橄欖油的風味和營養成分。此外,國外的油橄欖從采摘到冷榨可以實現48小時出油,但在甘肅隴南,借助基地+合作社+企業的訂單化生產模式,這個時間被縮短到8小時內。
經測算,新鮮壓榨的橄欖油中,油酸的含量達到70%,此外還有角鯊烯、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決定橄欖油品質的第二個奧秘就在時間的沉淀。鮮榨的橄欖油都去哪兒了呢?答案就在這些容量達200噸的罐子里。它們為橄欖油的儲存提供了充氮隔氧、避光恒溫的條件。經過兩個多月的儲存,就可以得到品質純凈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在每個儲油罐上都有這樣一張牌子,上面詳細標注著橄欖果的來源地和初榨時間,這也便于橄欖油源頭追溯,做到質量有據可查。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國產特級初榨橄欖油,一半以上來自甘肅隴南。當地也通過國際參評,獲得多個國際金獎。
鑒別橄欖油品質
嗅聞+品嘗最直接有效
在當地有個說法:十顆果一勺油。如何能夠快速鑒別出橄欖油品質的好壞,專業人士告訴我們,嗅聞+品嘗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甘肅省隴南市某油橄欖企業工作人員 龍云芳:品鑒橄欖油講究三個方法,分別是聞、嘗、品。我們拿到一杯橄欖油后進行加熱,大概5秒左右,然后進行第一步——聞,這個時候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青草味。其次,我們喝下去,張開嘴巴,吸一口空氣氧化它,這個時候喉嚨會有微辣和苦澀味道。微辣和苦澀味道就是特級初榨橄欖油最明顯的特征。最后我們可以聞到整個青草味道會充滿口腔中,這就是最好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從原油壓榨到多元創新
隴南油橄欖華麗轉身
如今,隴南借著油橄欖,從最初的原油壓榨發展到新產品創新研發。當橄欖油混合著檸檬香味,以及當歸、紅棗等滋補品,制作的功能性飲品受到各界關注。
目前,隴南油橄欖產業已經衍生出了橄欖木藝品、橄欖油、調味品、文創、護膚品等六大類、八十余種產品,極大豐富了油橄欖的生產鏈條。近年來,科研團隊又將果渣萃取,制作成有機肥,或者從橄欖油中提取營養物質,用于化妝品、醫藥行業等,可以說是對這顆油橄欖果“吃干榨盡”,讓油橄欖真正成為帶動百姓增收的“致富果”。
甘肅隴南
何以成為中國油橄欖最大產區?
甘肅隴南是我國油橄欖的主產區,到底是哪些因素讓油橄欖適合在這里生長呢?
油橄欖從國外引進到甘肅隴南種植的歷程,其實并非一帆風順。當地人在油橄欖種植的初期,由于對油橄欖品種了解不夠,出現了盲目種植的問題,農戶們種植的品種五花八門,最多的時候品種多達100多種。
品種雖多,但產量和品質參差不齊。為了優化種質結構,進而提升橄欖油品質、拓寬市場銷路,當地除了引進國外良種以外,還培育出了部分產量高、出油率高的本土品種。現如今,隴南大面積種植的品種約有10余種。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鎮周家山村村民 周四有:現在的品種和以前的品種相比好得多,把以前的老品種有一部分嫁接了,有一部分換掉,都是栽植的好品種。
產量高、品質優良的油橄欖,離不開當地農技部門對農戶們進行科學的技術指導。在非采摘季節,當地農技專家和企業,會專門對農戶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隴南油橄欖的市場品牌與產業影響力,當地形成了“種植戶+合作社+協會+基地+公司”的合作模式,推行訂單農業。當地企業一方面為農戶提供資金與技術的定點幫扶,提升農戶們的種植積極性和果品質量;另一方面,在采收旺季,企業會根據加工需求確定采摘時間,依次收購村里農戶們的油橄欖成果,也讓公司的用果需求有穩定的來源。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林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周忠義:品種非常好,現在的品種油質也好,果子賣出去,在公司的收購價格也好。
油橄欖不止一面
產業鏈多點開花
甘肅省隴南市的油橄欖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過去,當地人只知道用橄欖果“榨油賣油”,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如今,對外出售品質優良的橄欖油只是其產業鏈的一部分,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來的各類油橄欖制品逐漸受到市場的歡迎,為隴南油橄欖產業的延伸與發展打開了新空間。
在甘肅省隴南市一家油橄欖的農田,大約一個半月之后就將迎來采收季。很多人都說油橄欖渾身都是寶,除了果實可以榨油之外,樹葉或者果核有什么樣的用途?
甘肅省隴南市的油橄欖采收季一般從9月上旬開始到12月結束。新鮮油橄欖采摘后,會在24小時內榨出橄欖油,讓橄欖油的獨特風味得以保存。
用橄欖油拌沙拉,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吃法。很多人會說,橄欖油不就是用來吃西餐或者拌涼菜的嗎?其實不是,因為橄欖油它的煙點在220度左右,所以高溫烹飪根本不是問題,而且菜品當中還會散發出淡淡的果香味。
除了食用油,油橄欖的潛能還在被不斷挖掘,從果肉到果核到樹葉,每一部分都能通過深加工變成“寶貝”。油橄欖中含有多酚、黃酮、角鯊烯等多種成分,為充分發掘油橄欖的潛在價值,當地聯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油橄欖進行深度檢測與研發。一顆油橄欖果,除了榨取橄欖油,還衍生出油橄欖飲品、油橄欖保健品、油橄欖護膚品、油橄欖調味品、油橄欖文創等多類產品。
隴南市某油橄欖企業副總經理 馬通:有很多高端的護膚品,以前都會有橄欖油添加,以前這些原料都是依賴進口,現在大多數都在國產化。
現如今,當地以“延鏈、補鏈、強鏈”的思路,放大油橄欖的市場價值,讓農戶們的收入多了份保障。此外,隴南市的油橄欖產業還走出了國門,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隴南市某油橄欖企業副總經理 馬通:2012年開始,我們也逐漸向西班牙、新加坡、日本這些國家出口,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國際的一些橄欖油賽事展會,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未來海外市場也是我們重點去布局的方向。
(總臺記者 趙旭 馬麗 崔林欣 張文杰 張吉瑞)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