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快遞員說有個包裹,沒寫寄件人。”兒子拿著一個沉甸甸的紙箱走進客廳。
劉阿姨放下手中的毛線活,疑惑地接過包裹:“我沒買什么東西啊。”
打開的那一刻,她整個人愣在了原地。
01
劉阿姨五十歲那年,生活給了她一記重拳。
丈夫的突然離世,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她坐在空蕩蕩的家里,看著存折上為數不多的余額,心里五味雜陳。
“不能坐以待斃?!彼龑χR子里憔悴的自己說道。
朋友老李聽說了她的情況,主動找上門來:“阿姨,我知道市里中學有個食堂檔口要轉讓,你考慮一下吧。”
劉阿姨從來沒做過生意,聽到這個建議時心里直打鼓。
但現實擺在眼前,她必須找個謀生的路子。
東拼西湊了三萬塊錢,她咬牙接下了這個檔口。
第一天站在那個不到十平米的小檔口里,看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她的手都在發抖。
“會不會賠得血本無歸?”這個念頭在她腦海里轉了無數遍。
承包檔口的規則很簡單:每月交給學校八千塊錢的承包費,剩下的盈虧自負。
劉阿姨算了算,每天至少要賣出去三百份菜才能保本。
可現實遠比想象中殘酷。
第一個月,她連進貨的門道都摸不清,買來的菜有時新鮮有時不新鮮,定價也不知道該怎么算。
學生們嘗了幾次她做的菜,有些搖搖頭就走了。
她急得晚上睡不著覺,趴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淚。
“不能放棄,絕對不能放棄。”她一遍遍地給自己打氣。
慢慢地,她開始觀察其他檔口是怎么經營的,學習他們的定價策略和烹飪方法。
第二個月情況稍微好了一些,但算下來還是虧了一千多塊。
她咬咬牙,決定再堅持一下。
經營檔口的第三個月,劉阿姨開始注意到一些特別的學生。
有個叫小王的男孩,每天中午都是最后一個來買飯。
他總是怯怯地問:“阿姨,有沒有便宜一點的菜?”
劉阿姨第一次見到他時,心里就咯噔一下。
這孩子太瘦了,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眼神里帶著同齡人少有的小心翼翼。
“小伙子,今天這個土豆絲做多了,你拿去吃吧?!彼⒘藵M滿一勺遞給他。
小王眼睛一亮,趕緊掏出皺巴巴的五塊錢。
“不用不用,反正也要倒掉的?!眲⒁掏苹亓怂腻X。
還有個女孩叫小張,每次來都要猶豫很久才決定買什么菜。
她總是盯著價格牌看半天,最后只買最便宜的那個。
劉阿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這些孩子,在家里肯定也不容易。”她暗暗想著。
從那以后,她開始有意無意地給這些孩子多打一些菜。
“今天菜做多了。”
“這個菜有點糊了,便宜點賣給你。”
“你幫阿姨掃個地,獎勵你點菜?!?/p>
她總能找到各種理由,讓這些孩子能吃飽一點。
其他檔口的老板很快注意到了劉阿姨的做法。
“老劉,你這樣會賠死的?!备舯跈n口的王大姐勸她。
“每一勺菜都是成本,你這樣多給,一個月下來得虧多少錢?”
劉阿姨心里其實也在算這筆賬。
每天多給出去的菜,按成本價算至少也有三四十塊錢。
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千多,幾乎相當于她一個月的利潤。
晚上回到家,她拿著計算器一遍遍地算著賬。
“這樣下去真的會撐不住。”她對著天花板嘆氣。
可是第二天看到那些孩子期待的眼神,她又心軟了。
“算了,賺不了大錢,但也餓不死?!彼参孔约?。
兒子知道她的做法后,專門來檔口找她談話。
“媽,你這樣做生意怎么能賺錢?”兒子有些著急。
“你看看其他檔口,哪個不是斤斤計較的?”
劉阿姨默默地聽著,沒有反駁。
她知道兒子說得對,可是她就是做不到那么“精明”。
02
檔口經營到第六個月時,劉阿姨遇到了最大的危機。
食材價格突然漲了不少,學校又通知要上調承包費。
她算了算,按現在的經營狀況,每個月至少要虧兩千塊。
存款已經所剩不多,再這樣下去真的要撐不住了。
那天晚上,她坐在檔口里發愁,不知道該怎么辦。
“要不要提高菜價?”她想著。
可是一想到那些孩子們,她又猶豫了。
漲價的話,那些本來就拮據的學生可能就更吃不起了。
正在糾結的時候,小王走了過來。
“阿姨,您怎么還沒回家?”他關切地問道。
“哦,整理一下賬目。”劉阿姨勉強笑了笑。
小王看了看她桌上的計算器和賬本,似乎明白了什么。
“阿姨,您是不是遇到困難了?”
劉阿姨搖搖頭:“沒事沒事,你快回宿舍吧?!?/p>
第二天,她咬咬牙做了一個決定:稍微漲一點價,但對那些困難的學生繼續保持原價。
這樣雖然利潤微薄,但至少能維持下去。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劉阿姨的檔口終于走上了正軌。
她的菜品越來越受學生歡迎,不僅因為味道好,更因為分量足。
“去劉阿姨那里買菜,保證吃得飽?!睂W生們私下里這樣傳著。
生意穩定下來后,她對那些困難學生的照顧也更加有技巧了。
她會專門準備一些“賣相不好”的菜,半價賣給那些孩子。
或者在臨近下班時,把剩下的菜便宜處理給他們。
這樣既幫助了學生,又不會讓自己虧太多本。
小王和小張已經是她檔口的常客,兩個孩子也漸漸和她熟絡起來。
“阿姨,您就像我媽媽一樣?!毙堄幸淮渭t著眼睛對她說。
這句話讓劉阿姨的心里暖暖的。
她覺得這些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雖然每個月賺的錢不多,但至少能養活自己,還能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這種感覺比純粹的賺錢更讓她有成就感。
一眨眼,十年過去了。
劉阿姨已經六十歲了,長期的體力勞動讓她的腰背開始酸痛。
她看著鏡子里滿頭銀發的自己,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那些她曾經照顧過的學生,早就畢業離開了學校。
小王、小張他們,現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工作,過得怎么樣。
新來的學生她已經懶得去一個個記住名字了。
年紀大了,精力和熱情都不如從前。
兒子女兒也多次勸她:“媽,您也該歇歇了?!?/p>
“我們現在工作都穩定了,不用您再這么辛苦?!?/p>
劉阿姨心里其實也動搖了。
每天早上四點起床進貨,晚上七點才能回家,這樣的生活確實太累了。
更重要的是,她發現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在慢慢消退。
曾經那種看到學生就高興的心情,現在也沒有了。
“或許真的是時候退休了?!彼胫?/p>
檔口承包合同到期前三個月,劉阿姨做了一個決定。
她不準備續約了。
“十年了,也該給自己一個交代了。”她對兒子說。
兒子聽到這個消息,反而松了一口氣:“媽,您這個決定做得對?!?/p>
“回家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我們會照顧您的。”
最后一個月的經營,劉阿姨心情復雜。
看著那些熟悉的學生面孔,想到以后再也見不到他們了,心里還是有些不舍。
她把檔口里能用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轉給下一個承包者。
那些年積累的老顧客名單,她也一并留了下來。
“希望新老板也能對學生們好一點?!彼睦锬矶\著。
最后一天關門時,她在檔口里站了很久。
十年的時光,就這樣結束了。
雖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種解脫感。
“終于可以不用那么累了。”她長舒了一口氣。
回到家里的劉阿姨,開始了真正的退休生活。
每天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再四點鐘起床進貨。
兒子女兒都很孝順,定期給她生活費,讓她什么都不用愁。
她開始學著帶孫子,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孩子太調皮,但總體來說還是很開心的。
偶爾路過學校門口時,她會停下來看看。
那個曾經屬于她的檔口,現在已經換了新的經營者。
“也不知道現在的老板對學生怎么樣?!彼睦锵胫?。
有時候在街上會遇到一些年輕人,模模糊糊覺得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可能是以前的學生吧?!彼聹y著,但也沒有上前相認。
畢竟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孩子現在都成大人了,變化太大了。
生活變得平靜而規律,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有些無聊,但總的來說還是很滿足的。
她覺得自己這輩子也算是沒有虛度。
03
退休后的第三年,一個普通的下午,生活出現了意外的波瀾。
劉阿姨正在客廳里織毛衣,準備給孫子織一件小毛衣。
門鈴響了,她放下手中的毛線去開門。
“請問是劉阿姨嗎?您有一個包裹。”快遞員手里拿著一個沉甸甸的紙箱。
“包裹?”劉阿姨有些疑惑,“我沒買什么東西啊?!?/p>
她接過包裹看了看,上面寫著她的姓名和地址,但寄件人一欄是空白的。
“可能是兒子女兒給我買的什么東西忘記說了。”她想著。
包裹很重,她費了點力氣才搬到客廳的茶幾上。
撕開包裝紙,里面是一個精美的紙盒。
盒子里面還墊著軟軟的海綿,看起來很正式。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頓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