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從以前的租車、租房、租相機,到現在租手機拍演唱會、為辦公室租綠植、租吸奶器以“輕資產”方式育兒、甚至可以租Labubu發朋友圈......
如今,租賃行業的邊界已經擴張到難以想象的地步。這背后,Z世代用戶的消費邏輯已發生微妙變化,大家對于“成本可控”的體驗式消費有了更大的訴求。這種對“體驗”而非“擁有”的日益重視,正催生出一個萬億級別的新藍海。
7月23日,螞蟻集團在芝麻租賃生態大會上宣布升級“全域運營”與“AI智能經營”核心能力,并為商家投入百億資源,包括端內外流量、營銷資源以及現金激勵。
在全域運營方面,平臺將通過聯合運營的方式,幫助商家在閑魚、高德等阿里系公域平臺實現曝光,并在社交媒體進行引流;AI方面則發布了客服Agent、經營Agent和風控Agent,提供全自動經營托管能力。
豪擲百億,并押上自身醞釀多年的用戶信用體系及AI能力,螞蟻集團要賭的就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新租賃藍海。
現場,芝麻租賃平臺的商家分享了各自亮眼的增長故事。蘭拓相機租賃CEO周俊表示,自2015年公司化運營后,蘭拓就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5-2019年,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45%。人人租執行董事兼COO姜鼎坤則透露,其今年短租一個月的訂單量,已相當于去年全年總量。
這種爆發式增長意味著,一個龐大的潛在用戶需求正被快速釋放,傳統租賃生意已悄然向消費型生意轉變。
在螞蟻集團看來,當下的年輕人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力軍:一方面,他們熱衷于體驗消費,愿意為興趣買單;另一方面,他們不再執著于“擁有物品”的傳統觀念,喜歡但不強求占有。
芝麻租賃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平臺交易GMV年同比增長71.6%,30歲以下用戶占比超六成,來自00后消費者的訂單一年同比增長了200%。
舉例來看,有年輕人正嘗試用租賃來降低創業啟動成本;在快速迭代的潮玩領域,風靡全球的Labubu在芝麻租賃上被搶租一空;今年4月的演出季,相機、大疆Pocket 3等相關產品訂單量較年初增長了11倍(即為年初的12倍)。
“以往的租賃解決的是生存剛需,但今天的新租賃面對的是用戶更多元的生活場景。”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向華爾街見聞直言,傳統租賃的平均決策周期至少是5-7天,但新租賃的障礙被大幅降低,無論是低頻還是臨時使用都可以通過租賃獲得,消費者可以沒有負擔地嘗試各種各樣的興趣,其決策過程可能降至30分鐘以內。
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愈發趨于理性,李智認為,租賃是一種更理性的消費方式,這讓該模式有了借機飛升的機遇。
“今天體驗過新租賃的用戶滲透率僅為8%,但是當我們介紹了新租賃是何種模式和體驗之后,用戶的潛在使用意愿已經超過了50%。”李智表示,新租賃市場規模可能從今年的716億元,快速攀升至2030年的萬億規模。
在螞蟻集團看來,租是一種更領先的消費模式。“現在國外流行租車,說明其二手車市場非常成熟,車輛殘值穩定。”螞蟻集團循環經濟行業總經理邱林向華爾街見聞說道。
不過,在向萬億藍海奔赴的路途上,市場仍需要培育。邱林表示,傳統租賃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越向消費品領域下沉,障礙就越多。“設備一旦出現資損,對生意打擊不小,因此對用戶信用的考察就變得至關重要。”
作為平臺,眼下的螞蟻集團便順勢而為,著力于信用體系的基建。邱林指出,其正在流量、智能化以及基礎能力(如免押金、信用評估、履約報告等)層面為整個行業賦能。
事實上,螞蟻的野心不止于中低端租賃市場,其宏圖指向用新租賃模式為新進入市場的高端品牌建立用戶心智。
螞蟻集團循環經濟行業總監胡赟向華爾街見聞表示,他們在與vivo合作時,對方的訴求就是用差異化的場景體驗,來鞏固其高端手機的市場地位。
邱林指出,“租”這件事在特定場景下是極具潛力的熱點,而且會在這些場景下具備一定的圈層效應,例如演唱會的粉絲群體會出現社交裂變。
因此,在螞蟻的用戶信用體系和阿里系的同城閃送、閃租等資源支撐下,品牌方的租賃業務在定價靈活性、盈利空間和資產周轉率上都將得到極大提升。李智認為,新租賃將成為繼網絡零售、即時零售之后,促進消費爆發性增長的第三種動能。而作為平臺方的螞蟻集團,顯然能從中分得一大杯羹。
事實上,面對這一龐大市場,后來者的追趕步伐也在加快。有知情人士向華爾街見聞透露,眼下在即時零售領域激戰正酣的京東,也正準備搭建自己的新租賃業務,意圖在此跑馬圈地。
面對京東等“攻擂者”可能以自營模式發起的挑戰,以及行業本身良莠不齊的現狀,螞蟻將如何應對?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與螞蟻集團循環經濟行業總監胡赟、總經理邱林、創新租賃負責人李嘉森的對話實錄(經編輯):
問:芝麻信用早在十年前就誕生了,在當下的階段,芝麻租賃的能力有哪些是為成為行業基建,而與時俱進的地方?
邱林:傳統型租賃面臨著一個大問題,越向消費品領域下沉,障礙越多,設備一旦出現資損對其生意打擊不小,因此對用戶信用的考察就變得很重要。現在淘寶上也有做租賃的,他們的流程體驗很割裂,二手品有時沒法估算殘值,讓用戶付押金,用戶成本非常高。
今天芝麻租賃里提供了基于信用分來做免押額度的體系,信用越好額度越高,這樣的話對消費者的門檻降低了。但同樣商家背后提供了一套風險,讓好用戶能進來不好的用戶離開,建立了雙邊的機制。
我們在去年和前年開始做場景化,我們也看到今天的租賃里呈現兩個現狀:第一,并不是大家買不起,95后和00后反倒是物質過于充沛的時代,很多設備都是溢出的,很多東西買完之后70%的時間和80%的時間都是吃灰。對于一個資產來說,它是有更好的流動周期和身份周期。
在整個人群的變化下,我們又看到租賃是非常有場景化的,很多時候都是即時的滿足。比如國外像衣服、禮服都是租的,已經是非常成熟化,而且在市場的占比還是非常高的。
“租”這件事情在場景化中是非常有熱賣的市場,而且它會在這種市場下、場景下具備一定的圈層效應。比如說演唱會的粉絲群體會人傳人,每個人都有做一個社交裂變的分享,進而帶來了整個市場的變化。
有商家講他們的綠植和辦公設備基本全是租的,很簡單,他在創業期間3-6月不一定能存活下來,他的核心是快速驗證自己,如果能成可能還有一些要做長期購買,如果做不下去可能直接用低成本的方式把自己的事情做起來。
其中,租綠植不僅僅是把植物租下去,是有一個服務人員天天上門養護。當一個商家這么做的時候,可能也會傳播到同樣創業的商家,告訴他們怎么低成本把一些事情做起來。所以我覺得在租賃的場景上有一定的社交和裂變的可能性,而且會有一些傳遞的價值。
對于芝麻租賃,2016年只是開放能力,走個免押就結束了。但是到今天,再講芝麻租賃的時候已經是基礎性設施,在流量側、智能化側、基礎項能力側,押金、信用、履約報告等等這部分,都在為這個行業賦能,我們自己也是屬于租賃行業大的平臺基礎設施。
基于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也看到了今天基于消費者體驗上怎么變得更好?為什么今天的價格還能有讓利空間,科沃斯機器人一臺租賃一天要70塊或者80塊,因為物流成本太貴了,還是用傳統模式的郵寄方式做租賃。但如果今天的租賃是具備同城的閃送、閃租,它的價格以及空間和周轉率會極大地提升。
今天的VIVO X200,包括三星S23 Ultra,它們在演唱會上是最高頻租賃的防抖相機,但往往基本會用一天,但他要付出的是三四五天物流的履約時間。對商家來說,他的資產盤活率就低了,因為一個月明明能租4、5、6次,但因為物流空間導致一個月只能租2次,價格自然而然上升了,我們在想怎么幫助消費者降低履約體驗不好的部分,提升體驗的過程。
問:我關注到可以租后直接買下來,這也是開拓了新市場,有沒有商家愿意共同推動去庫存?
邱林:我們一直在看,原來傳統貨架式電商和今天基于內容直播電商的差異性。
原來貨架式電商就沉淀在那兒,你對產品很了解會下訂單購買,但內容直播式電商有很多沖動點,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模式變化。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很多Mall、綜合體里開了很多新能源車門店,說明今天商品要更接近于用戶端,在于用戶要得到體驗,尤其是貴重的東西要先體驗之后才能做決策。租這件事情就是體驗的過程。當你體驗好了之后可以再去購買。
租和買在于用戶的真實需求,如果短期內的剛需滿足了,沒必要購買。但他用過之后體驗很好,他發現這件事情可以持續就可以購買,由他來做決策,但服務的能力上我們是具備的。
品牌商也非常關注這個東西。關注點是這個新品有多少用戶在關注;第二,這些品牌有沒有用戶深度體驗;第三就是下單。
我們和VIVO已經在深度合作,另外一個品牌商在找我就是迪卡儂,品牌其實希望售賣掉,但他也會發現有的品天然不適合去做售賣,就適合去租,今年核心計劃就是幫助這些品牌傳播。
胡赟:我們和蘋果聊的時候,他們也在嘗試“硬件訂閱模式”,他每年都會發新機,買的成本很高,但他的二手殘值非常穩定,我們和他合作的模式是“年年換新的硬件訂閱”,從購買模式變成訂閱。
哪怕是剛需的手機,品牌方自己都有動力不讓用戶擁有它,因為對于品牌來說,核心是有多少人使用他的商品,因為你會為使用付費就夠了。
我相信租賃會成為完全獨立的消費體系,我們叫品牌升維。租賃一定會成為非常獨立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會變成品牌未來的商業模式固定一部分。
其實用戶算的還是性價比,如果你的二手殘值維護非常穩定,實際上你租就可以了。其實很多東西沒有成熟的二手市場,如果高頻使用買下來好了,因為品牌也算不清這個賬。
我們認為租是更加領先的消費模式,現在國外都租車,不一定買車了,說明他的二手市場非常成熟,殘值非常穩定,我相信這是一個趨勢。所以整個循環經濟是回收、二手和租賃一起發展的,只要二手市場、回收發展起來整個租賃一定是享受整個循環經濟紅利的。
李嘉森:我之前是服務母嬰用品租賃和醫療器械租賃,我們有個品牌是大概5000-7000的零售價,借助租賃商體驗租是99塊錢一個月,有些人在租期快到期的時候,租賃商打電話給消費者說有沒有效果,要不要轉購買?基本上數據是20%-25%會轉成購買,轉化率是非常高的。
邱林:回到真實的用戶需求上,租賃的東西有幾個大的特性:更新迭代非常快、價格確實很高、有一定的耐用性。我覺得這些品都是適合今天拿到平臺上做租的。等二手的標準和定價在中國變得更成熟的時候,這個模式就會run得非常好,因為國外已經看到了這個趨勢。
我們自己算過,一個pocket3采購價三千塊錢,基本一個月租出2次,8-10個月把成本才能收回來,所以核心是讓它的履約頻次變得更高,商家的經營收益就起來了,其實比純做交易轉化的空間更大。
問:剛剛提到很多手機品牌已經在芝麻租賃上開始搞租機,它是純曝光促轉化還是兩條線并行的邏輯?
胡赟:我們和VIVO的合作核心是租賃,一定要讓用戶真實體驗一下VIVO手機的拍照性能,才會對這個品牌有概念,所以一定要租,要在租的數量和用戶人群上打開,因為他知道只有短租才有實際使用的意義。
VIVO的原話是,今天當你選擇一個4000+手機的時候,這種人群他們稱之為“高端人群”,為什么選擇VIVO就需要一個理由,今天攝影就是一個理由,我一定會比別的手機攝影好不止一倍,但這個東西必須體驗,所以現在急需有一個平臺能幫助他落地。
更多人不是在PPT里知道,也不是在廣告里知道而是真正使用過,告訴身邊的人VIVO的攝影功能真的很厲害,所以四千塊錢以上手機是值得的。
當每個品牌推出高端產品的時候,非常需要口碑,所以他和我們合作就是不同的場景,包括演唱會不停讓用戶用。他會把這個作為品效合一的邏輯,效是真正的口碑,品是因為他也知道用戶在這個場景一用就會轉化成購買,不是以購買為評估的租賃服務,就以租賃服務的使用次數,所以他很重視用完VIVO人的反饋。
租VIVO有一個環節叫“教學環節”,告訴你怎么能夠把VIVO拍得比專業相機好,因為我提供的是服務不是商品本身,所以一定是以租賃的實際次數和效果為核心的合作目標。
問:你們對年齡段是不是有不同的策略?
邱林:不是只針對于Z世代的青年,只是他們的特征非常明顯,后臺里他們的租賃頻次和成交占比率是高的,我們沒有說放棄某一些群體。
第二是品牌的事,品牌也是在關注漏斗,漏斗的點在于先,我一發新品有多少人看到,就和今天買車一樣,先有小定再讓你下個大訂最后有個成交轉化。
如果品牌沒有優勢就沒有特色,沒有特色今天對于一個用戶來說沒有賣點。VIVO X200 Pro在國內專門做高清防抖,是國內做得最好的,做了專門場景化定制。我和蘋果也經常聊,他們說要賣制造場景,但是他們都在營銷上做,VIVO是真把場景和產品連在一起。
第二,作為品牌肯定只不是講故事,品牌背后是希望商品最終被成交,租賃也是一種成交的模式,因為它也可以不停地被用戶使用,放大化它的影響力和傳播,最終帶來了整個營收的增長,因為它也在出貨。
我認為在新場景中,有個很大的機遇是在不同的消費縫隙之間,商家要找到針對于某些場景的特殊化的品。我們在和很多品牌聊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找到它針對于不同人群的特色化能力,也作為賣點和今天的消費者去傳遞,試得好了可以再購買,如果覺得不太好,繼續歸還就好了。
問:今天發布的客服agent底層大模型是什么,具體是怎么運營?
邱林:就是機器人客服。我們平臺有個底線,比如說一個用戶和商家溝通了,如果三分鐘沒響應,我在很多流量上就降權了,說明你的履約服務能力一般。
針對于這個場景里,商家的運營能力參差不齊,有的人就配1-2個客服,有的甚至沒有配客服,我們幫他首先解決客戶的疑難答題。
問:接下來螞蟻租賃規模化后,會不會有意識的推出營銷型的解決方案?
邱林:今天易觀的報告里講了三個級:用戶、商家和平臺,沒有講另外一個角色,就是真正的供應鏈,說白了是品牌。今年大的計劃,是與供應鏈深度合作,且希望他們挖點特色。
因為品牌是有資源的,可以讓利給租賃商家,商家再讓給用戶,像早期做娃哈哈的新品,1塊錢營銷就可以做了,核心是讓你先去體驗,先喝喝看好不好。這樣整個資源的成本和經營模式上可能就會降低很多。
剛才說的模式上,一定是嫁接著今天的供應鏈品牌,核心是他們在行業中愿不愿意投入,以及他在這個行業中針對不同人群有沒有特殊化定制價值?如果有就把他拉入進來,我們也希望最終在不同的場景中解決用戶不同的價值體驗,只要你有差異性,一定會有用戶使用你。
李嘉森:說到C2B,我接觸過幾個品牌方或者生產廠家,因為品牌也分零售品牌和廠商品牌。其中有幾個品牌直接做租賃的時候,會為租賃的場景定制一些產品,因為他們的產品本身就要質量更好,使用次數更高,測試要測幾萬次才能投放市場。
C2B肯定是一個趨勢,但我們要把每個小C聚集成很多共性的租賃需求,再提給產業鏈品牌的制造商,他就有動力為這些C來生產特定的產品,可能耐用性更好,可能硬度更好、質量更好。因為普通人買回去之后只用幾百次或者幾十次,但租賃的東西是它的好多倍使用。
問:剛才已經提到了租賃入口藏得比較深,未來有沒有可能與閑魚或者淘寶合作把這個市場漏斗做大?
邱林:我們接下來會和淘寶、閑魚、高德合作。
現在我們看到一個問題是,大家會認為在淘寶上能做租賃,在閑魚上一定能做,但是發現履約過程中要信用、要抵扣、要各種履約能力,這些東西都沒有,你就沒辦法搬過去。所以芝麻租賃作為一個大基建和阿里集團域的幾個APP都互通。
我們希望把域內流量打通的那部分,把芝麻租賃這個品牌打出去,芝麻租賃和商家聯運的品牌打出來。平臺會給用戶帶來很多其他的價值,包括保險、賠付標準等等。
核心是因為短租的市場,商家的供給經常賣空了,用戶又有需求供給不上了,原來我們會發現在節假日有毛刺點,現在隨著我們自己在不停地推短租場景,毛刺點已經非常強了,所以當商家無法保障穩定供給時,會減少備貨。
公域上一定能達到一天幾萬單,這幾萬單下商家要備滿不同的貨,這樣的情況下,這部分就有一個流量政策。比如說,商家自己在做小紅書運營的時候,如果帶著芝麻租賃就會有些流量置換。
去年我們在市場教育上基本沒怎么花錢,全都是靠用戶自己人傳人說你帶來一個,所以我們想今年圍繞著這個大的課題,生態大會也開了,慢慢需要教育市場。
當這個市場已經達到了萬億,絕對沒有問題,但我們還在高速成長期,到成長的階段里,我覺得可能需要一定的談判和對未來市場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