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鄉村兒童種下“科學+閱讀”的雙籽夢,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魚翔夢渚”實踐團于7月22日走進臨沂市沂水縣泉莊鎮,組織當地小學生,開展以科學實驗、英語課堂與閱讀分享為核心的暑期關愛活動。
科學實驗里的探索欲
“快看!泡泡連成龍啦!”上午的教室被歡呼聲填滿。實踐團成員帶著孩子們用清水、洗潔精和擦臉巾做“泡泡龍”實驗:緊繃的擦臉巾蘸上溶液,輕輕一吹便生出晶瑩長龍。起初小朋友們總失敗,在隊員手把手指導下調整力度,成功時雀躍著拍手:“原來洗潔精和紙巾藏著這么多秘密!”
孩子們分組當起“小科學家”,調配溶液時眼神專注,遇到問題就追著隊員問“為什么”。成員們用“水分子手拉手”的比喻,講清表面張力原理,讓科學不再是課本上的陌生詞匯。小朋友們攥著實驗工具說:“現在看什么都想知道背后的道理!”
課堂內外的成長味
午后的英語課成了歡樂場。成員們用“單詞卡片猜謎”“動物模仿秀”拉近距離,學兔子蹦跳著喊“rabbit”,孩子們跟著比劃,笑聲溢出窗外。靦腆的小朋友被鼓勵著讀出新學到的單詞,掌聲里她紅著臉笑:“原來開口說英語這么開心。”蔬菜水果模型讓單詞和生活掛上鉤,學習英語逐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傍晚的“星火閱讀”更添溫暖。百余本圖書鋪開,《昆蟲記》里的甲蟲、《小王子》的星球故事,經成員們生動講述變得鮮活。小朋友們好奇的目光透過繪本問星星會不會說話,隊員笑著答:“認真讀,每本書都在跟你聊天呢。”孩子們抱著贈送的圖書,眼神亮得像藏了星光。
放學后家長們感慨道:“這些年輕人帶來的不只是知識,更是讓孩子們眼里有光的力量。”實踐團將在此服務兩周,后續還有手工、安全教育課。實踐團成員劉海敏說:“‘魚翔夢渚’是逐夢的意思,能為孩子們打開看世界的窗,就是我們的收獲。”
陽光下,孩子們追著泡泡奔跑的身影,正是這段青春實踐最美的注腳。
(供稿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孫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