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中醫教你科學養生
7月24日,邢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三伏天養生”新聞發布會,由市中醫醫院醫生分享中醫養生智慧,幫助市民群眾安然度過酷暑,保持身心健康。
今年三伏天為7月20日至8月18日,歷時30天,是一年中最熱、濕氣最盛的時期。專家建議,應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暴曬,外出戴帽、備藿香正氣水。空調溫度不低于26℃,避免直面風口,出汗后別急著沖冷水澡。晨起或傍晚可在陰涼處散步,讓身體微微出汗,幫助排濕,但忌大汗淋漓。
關于三伏天作息飲食,專家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至7點起床,午間可小憩15到30分鐘。飲食應以清補為基本原則,?少吃酸性食物,?減少油膩刺激食物攝入,?避免食用寒涼食物。針對夏季出汗多,身體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嚴重等問題,可食用綠豆湯、冬瓜荷葉湯緩解暑濕困脾、津液損耗。日常可按摩陰陵泉、內關穴、合谷穴,助力“祛濕養心”。運動方面,可選擇飯后散步10分鐘、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須單舉”等溫和的運動,避免在高溫時段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此外,可采用按摩中脘穴、捏脊、泡腳等,調理脾胃功能。
三伏天“冬病夏治”是中醫特色。可采用三伏貼、艾灸養生等方式,調理冬季易發作的虛寒性疾病。針對冬季易感冒、怕冷的人群,三伏天可適當吃羊肉、桂圓、生姜等溫陽食物。專家表示,“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適合,孕婦、陰虛火旺(易口干、便秘)、皮膚潰爛者不宜,建議先咨詢中醫師,根據體質調整方案。暑濕感冒是三伏天常見問題,預防和緩解可從“避濕、清暑、化濕”入手,避免“冷熱交替”、保持環境干爽。
作者: 邢臺新聞傳媒 中心記者 尚子琪
來源:邢臺新聞傳媒中心
編輯:韓亭亭 范永吉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