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用水量居然有100多立方米?”7月初,奉賢區育秀路一商戶發現,最近下發的水費賬單上,應繳金額竟然高達832元,幾乎是平日用水的20倍。“咨詢自來水公司說是水表入戶的水管存在漏水點,懷疑可能是前段時間小區里施工導致的。可小區剛剛改造完,施工隊都離場了,居委說找人來看也遲遲沒動作。”商戶吳女士(化名)反映稱,希望能夠盡快幫助解決漏水問題。
店主出示的水費賬單。
關掉水閥后,水表指針還在轉
7月21日,記者趕往奉賢區育秀路。發現水費異常的,是江海新村南區北側的沿街零售店鋪。店員告訴記者,店里和旁邊的另一家小店共用一個水表,平時用水都不算多,“大概加起來一個月也就30至40元”。也正是因此,他們收到水費賬單后,第一時間懷疑存在漏水,立馬撥打了自來水公司的電話。
“派來的工作人員說漏水點可能是在水表進戶的這段管道。” 記者現場根據水費單上的熱線電話,向上海市自來水奉賢有限公司詢問該處的報修詳情,得到了同樣的說法:“漏水點不屬于自來水公司的管轄范圍,需要自己排查。”店員稱,前段時間江海新村社區改造,曾經挖開過店鋪后面的路面,恰好波及了水表進戶的自來水管道,他懷疑,漏水跟施工脫不開關系。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繞進小區查看情況。水表箱所在位置距離商鋪后墻,約有2米的距離,中間的水泥路面看上去的確是剛剛鋪設不久,西側不遠處還能看到遺留的施工痕跡。記者掀開水表箱查看,發現底部的泥土比較濕潤,嘗試著關掉水閥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表盤上的指針仍舊在微微轉動,看來漏水點依然存在。
水表距離商戶后墻,大概有2米的距離。
水表箱內,泥土的確比較濕潤。
“抄表員又來簡單看了下,跟我說好像好了,具體要等下個月賬單出來再看。”這樣模棱兩可的說法并未讓他安心,一方面,持續漏水會造成水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漏掉的數百元水費又該誰來承擔呢?店員認為,過錯方并非自己,不應該由自己來付這筆錢,還是要找到責任方:施工隊。
記者介入后,問題得以解決
對施工隊的懷疑,似乎并非空穴來風。記者走訪時,有兩家店主都聲稱,在半個多月前的施工過程中,曾經發現施工對自家水管造成的損壞。“我們發現得及時,沒有造成太大損失,他們態度很好,當場就修好了。”有店主如是說。
盡管小區內尚有未完工地段,不過記者沿著小區查看了一圈,并未看到施工銘牌,居民告訴記者,施工隊剛剛退場不久,或許可以找居委幫忙聯系。其實,吳女士(化名)早在7月17日就前往居委求助過,當時工作人員曾表示,會派人前去查看,但遲遲沒等來人,這才打電話求助。
西側不遠處,還能看到施工的痕跡。
為進一步了解事情進展,記者隨后致電居委詢問情況。接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收到了相關求助信息并聯系施工隊前往現場核查,還需根據排查結果確定解決方案。一個小時后,對方就發來了反饋信息,稱事情已經解決:經現場查看,確實是污水管道改造施工時造成商戶水管漏水,施工隊對此也無異議,將對破損處進行修復,并承擔800元的漏水費用補償。
原標題:《市民收到賬單后傻眼:水費竟是平時的20倍?水管疑遭施工破壞》
欄目主編:毛錦偉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栗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