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泰羅
又一財務造假公司,要退市了。
7月23日,*ST紫天發布公告,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的事實,公司2022年、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同時,2022、2023年虛假記載的營業收入金額合計達24.99億元,且占該2年披露的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金額的63.53%,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我們無法左右上市公司的行為,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事實上,只要稍微懂一些財務知識,可能就不會踩雷了。
就拿當年的康美藥業來說,只需搞懂貨幣資金這個會計科目,就能一眼看出公司的貓膩。
貨幣資金通俗的理解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賬上究竟有多少錢,是流動性最強的一種資產,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根子。
其實現金流量表這一整張報表都在解釋貨幣資金。
首先,貨幣資金不能太少。貨幣資金太少意味著短期流動性不足,特別是當貨幣資金遠遠小于短期負債,這個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企業很可能要還不起錢了。
當然,貨幣資金也不能太高。一般來說貨幣資金占總資產的比重不會超過30%,超過這個數據就要注意。
出現這個現象基本有3種可能。
第一是企業因為IPO或者再融資拿到了一大筆錢,這些錢還沒來得及花出去,暫時存在銀行。
第二種是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運作的能力本身很差,或者是所在的行業已經沒有太大前途,以前賺到的錢只能存在銀行賺利息。
第三種最可怕,就是這些所謂貨幣資金是假的,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實際上企業賬上早就沒錢了。
值得強調,30%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平均水平,很多特殊行業和企業是可以例外的。
比如海瀾之家,貨幣資金占總資產的比重就一長期在30%以上,但這是由公司商業模式決定的,屬于正常現象。
其實區分一家上市公司貨幣資金偏高是不是正常現象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連續看幾年的變化。
如果這家企業過去貨幣資金的占比一直就很高,那很可能就是因為商業模式特殊。但如果之前貨幣資金占比一直很低,突然在幾年內升高,投資者一定要高度警惕。
回到康美藥業,當年公司最大的一個問題其實是“存貸雙高”,也就是存款和貸款都很高。
很顯然,存款高說明企業不缺錢,既然不缺錢為什么還要大規模貸款呢?
答案只有一種。就是所謂存在銀行的那些貨幣資金都是虛假的,公司實際已經被債務拖垮了。
在A股市場上,每天都活躍著大量的散戶,這些人平時都喜歡聽各種小道消息來炒股,完全不看自己買的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結果就是被一次又一次的割韭菜。
學會看財報并不能保證讓人賺到錢,畢竟不可能人人都是巴菲特,但會看財報真能讓你少虧一些冤枉錢。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