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學子扎根基層、服務三農,7月10日至16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禾’你有約,‘糧’心守護”糧食安全科普與助農宣講服務團赴崇左市大新縣,開展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實地調研、政策宣講等形式,為當地糧食生產與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團隊與平良村搭建結對共建關系。學校供圖
平良村首站:融入鄉村,錨定需求
7月11日,實踐團首站抵達平良村。成員們迅速與村委座談,搭建結對共建關系,通過入戶宣講了解村莊糧食生產、儲存現狀;同步開展村莊走訪,沉浸式融入鄉村肌理,結合村民反饋細化后續服務方案,確保實踐精準對接基層需求,真正把“惠民事”做到心坎里。
團隊成員與村內學生共同繪畫節約糧食卡紙。學校供圖
雙線科普:趣味傳遞,知識落地
校園線:面向村內學生開展糧食安全主題宣講,搭配互動體驗游戲,用趣味形式講好“愛糧節糧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節糧護糧種子;
鄉村線:走進村廣場、活動室,為村民講解糧食安全政策、科學儲糧技巧,通過實操演示、案例分享,讓“糧食檢測”“節糧減損”等知識從理論落地,變成村民聽得懂、用得上的實用技能。
團隊成員手把手教村民通過試紙判斷農藥殘留是否超標。學校供圖
田間地頭:簡易檢測,守護“糧袋子”
實踐團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開展“接地氣”的糧食檢測與服務:用簡單試紙,為農戶快速檢測農作物農藥殘留情況,手把手教大家通過試紙判斷農藥殘留是否超標,講解殘留超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發放節糧宣傳手冊,針對老人、兒童等不同群體定制“分齡膳食食譜”,推廣均衡膳食理念;勞作幫扶中,成員們與農戶并肩,傳遞節糧減損實操技巧,助力守護“糧袋子”,讓每一份收獲都更“扎實”。
營旺村接力:奔赴新站,雙向成長
后續,實踐團來到營旺村,延續“宣講+服務”模式,持續送糧食政策、簡易檢測與儲糧技術下鄉,反哺校園教學。這場青春實踐,不僅為村民送去糧安“干貨”、賦能農業生產,更讓學生在服務中錘煉專業本領,以青春力量書寫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守護糧食安全的生動答卷,讓“藏糧于技”的理念,在田野間落地生根。
團隊成員幫助村民采摘辣椒。學校供圖
青春感悟:在鄉土中成長
“這次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將來,我希望可以跟隨團隊繼續深入基層進行糧食安全宣講,讓更多人懂得國家糧食安全觀、更懂得珍惜糧食的道理。”隊員方宇榮在日記中寫道。團隊成員全程參與玉米搶收、晾曬、摘辣椒等勞動,并在當地開設“糧食課堂”,通過游戲教孩子們認識五谷、珍惜糧食。
據悉,本次實踐累計形成總結報告1篇、實踐調研報告1篇,與2個村鎮建立長期幫扶關系。下一步,團隊將持續助力糧食產業提質增效。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親身體驗田間勞作,不僅加深了對農業生產的理解,更堅定了投身鄉村振興的決心。未來,他們將繼續發揮所學,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青春智慧。(張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