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汽車
7月25日訊,在經歷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上半年后,大眾下調了全年利潤率和營收增長預期。7月25日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美國加征的汽車關稅已造成大約13億歐元(約合15億美元)的直接成本,成為影響上半年表現的核心因素。
大眾的利潤率預期由此前的5.5%至6.5%區間,調整至4%至5%;原本設定為增長最多5%的全年銷售預期也不再維持增長目標,改為與去年持平。
“我們面臨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政策沖擊。”大眾財務主管Arno Antlitz在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他指出,美國對歐洲汽車征收25%關稅,直接打擊了多個品牌的在美盈利能力,不得不重新審視全年財務指標。
從季度表現來看,大眾二季度營業利潤為38億歐元,同比下滑近三成;營收為808億歐元,略低于市場普遍預期。利潤結構出現變化,一方面受到重組成本增加的拖累,另一方面也與電動車銷量上升帶來的毛利率下降有關。
面對外部沖擊,大眾管理層提出的新目標之一是到2030年壓縮超過3.5萬個崗位,以優化固定成本結構。這一調整原本著眼于電動化轉型,如今也成為抵御貿易摩擦風險的應急方案。
與此同時,歐洲方面正試圖通過談判爭取關稅回調至10%。如果協商成功,大眾的利潤率有望回升至4.5%左右。大眾多位高管透露,當前正與歐盟貿易代表密切協作,強調歐洲車企在美國投資、就業和技術貢獻的整體價值,試圖為汽車板塊爭取豁免或減免關稅的空間。
但樂觀空間有限。相比此前美國與日本在關稅問題上的妥協,美歐間尚未形成穩定的汽車貿易框架,后續談判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盡管大眾未披露關稅沖擊下具體在美銷量變化,但近期內部已收緊開支、凍結部分北美投資計劃,優先保障現金流與利潤底線。這一輪調整背后,是對未來市場節奏和政策波動的高度敏感。
電動化轉型還在路上,但留給歐洲傳統車企的緩沖時間顯然正在縮短。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