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出回家之后心煩意亂、呼吸急促,還以為是病情加重了,趕緊把吸入藥量加倍用了,可往常能緩解癥狀的藥這次一點效果都沒有,后來才想起來可能是中暑了?!甭璺尾』颊邉⒋蟛貞浧鹎皫滋斓那榫啊?/p>
劉大伯的這番經歷,恰恰引出了兩個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夏季呼吸不暢時如何準確區分是急性加重還是中暑?萬一真的中暑了,如何巧用經典藥方渡過難關?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目“濕熱夾擊,如何用妙方防暑護肺?”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席專家、呼吸科主任王玉光,針對這兩個疑問給出了實用提示。
急性加重是原有呼吸道癥狀的 “升級版”,中暑則牽連全身
“慢阻肺病患者本身就存在長期的咳嗽、咳痰、氣喘等基礎癥狀,而急性加重的核心是這些呼吸道癥狀的明顯惡化。具體表現為咳嗽頻率增加,可能從原本的間歇性咳嗽變為持續性咳嗽;痰量明顯增多,痰液顏色可能變深,質地也更黏稠;氣喘加重,哪怕是輕微活動也會感到明顯氣短,甚至平靜狀態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伴隨胸悶、口唇發紺等缺氧表現。”
“而中暑的本質是人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產熱大于散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導致的一系列癥狀。不同類型的中暑雖然有差異,但核心都離不開 ‘熱’的影響,具體細節比如身體發熱、全身乏力、口渴感強烈;由于散熱渠道受高溫高濕影響變弱,身體代謝產生的熱和‘廢物’排出不暢,會出現煩躁不安、小便量減少且顏色加深?!蓖踔魅沃v道。
“如果‘熱’伴隨 ‘濕’,則身體會出現黏膩、困重的感覺,比如頭暈腦脹、渾身酸重、總覺得沒精神,同時可能出現消化道不適,如口中發黏、口苦、食欲明顯下降、肚子發脹、拉肚子。”
簡單來說,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是原有呼吸道癥狀的 “升級版”,中暑則和高溫環境以及身體散熱失衡相關,假如再結合 “濕” 的特點,分辨會更加清晰。
應對極端天氣的經典良方尤其適合呼吸道敏感人群
看完上述癥狀,您是否發覺自己曾經可能“小瞧”了中暑?那么,假如真的出現了中暑的癥狀,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王主任特別針對今年高溫高濕的極端氣候,推薦了一劑經典藥方。此方配伍精妙,組成如下:
羌活3克、竹葉3克
蘇葉3克、防風3克
藿香5克、佩蘭10克
荷葉6克、西瓜翠衣20克
冬瓜皮15克、綠豆20克
鮮蘆根20克、滑石20克
生甘草3克、薄荷 5克
王主任告訴我們,“將上述藥材藥放入鍋中,加2-3升水,煮開后小火沸騰10分鐘,放涼后服用。此方集合清暑祛濕、益氣生津之效于一體,專為應對今年氣候特點下出現的先兆中暑及輕度中暑人群設計,尤其適合呼吸道敏感的人群。它不僅能幫助調節身體應對炎熱潮濕的外在環境,更能有效改善因暑濕內侵導致的內在失衡?!?/p>
出現哪些信號時可用經典良方?
“并非所有的中暑癥狀都完全相同,暑還分陽暑、陰暑,今年因高熱、高濕,多見陽暑。病機表現為熱盛,又多挾濕,導致陰傷、耗氣。具體癥狀包括燥熱難耐、面紅目赤,或者面色晦暗如蒙塵垢;周身沉重如裹濕布,困倦乏力明顯;口渴欲飲,舌體干燥少津,汗出不暢;食欲不振,胃口差;小便短赤、顏色深黃如濃茶;舌質紅,尤其舌尖紅赤明顯,舌苔厚膩;脈象細而快。”
“簡而言之,抓住幾個關鍵特征即可,也就是煩熱、沉重、乏力、無汗、納差、尿黃。這些癥狀組合起來,正是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的典型表現。此方適用于老年人、兒童,以及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病、慢阻肺病、間質性肺病、類風濕、干燥綜合征、硬皮病患者等中暑重癥高危人群、表現為上述癥狀者。及時應用此方,能有效阻斷中暑進程向更嚴重階段發展?!?/p>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王玉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席專家,一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北京優秀名中醫,第六批北京市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指導老師,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成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學會第六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預防醫學會感染病學專委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承擔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獲得省部級獎勵三項,主編教材三部,著作三部,發表文章百余篇。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