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伏的大門轟然開啟。老話說"夏養三伏",這中伏,恰是滋補的關鍵時刻。可三伏天里誰不貪涼?空調冷飲不離身,脾胃卻悄悄受了寒。肚子冰涼、胃口全無、手腳發軟……這些虛寒的煩惱,其實都是身體陽氣被過度消耗的信號。
別擔心,大自然早有準備!下面這3種自帶"小暖爐"的食物,正是中伏天里補陽氣的"三劍客",越吃陽氣越足,虛寒的脾胃舒服了,身體自然棒棒的!
一、雞肉:溫中益氣,虛寒體質的"小棉襖"
雞肉溫潤,最擅長補中益氣,尤其適合脾胃虛寒、手腳冰涼的伙伴。中伏吃它,就像給身體裹上了一件輕暖的"小棉襖"。
推薦食譜:榴蓮燉雞——果王遇上鮮雞,溫補翻倍
1. 取半只雞剁塊,冷水下鍋焯出血沫,洗凈備用。
2. 取新鮮榴蓮肉約200克,榴蓮核洗凈留下,取適量榴蓮皮內瓤,切成小塊。
3. 將雞塊、榴蓮皮內瓤、榴蓮核、幾片姜一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
4. 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小時左右,加入榴蓮肉和紅棗,繼續燉20分鐘,出鍋前加少許鹽調味即可(榴蓮本身帶甜,鹽少放點更鮮)。
這道湯堪稱"溫陽雙劍合璧"!榴蓮性熱,與溫補的雞肉相遇,暖身驅寒之力倍增。湯水清甜中帶著獨特果香,絲毫不油膩。喝一碗下去,從喉嚨暖到小腹,中伏的涼意仿佛瞬間被驅散。尤其適合體虛寒底的朋友,但體質燥熱者淺嘗即可。
二、牛肉:補氣益血,喚醒疲軟脾胃的"活力彈"
牛肉甘溫,是補益氣血的"頂梁柱"。它富含優質蛋白和鐵元素,能給虛弱的脾胃注入一股強勁動力,化解中伏天的疲乏倦怠。
推薦食譜:蒜瓣黑椒牛肉粒——咸香惹味,胃口大開
1. 牛里脊或牛腿肉切成均勻小粒,加1勺生抽、半勺蠔油、少許黑胡椒粉、1勺淀粉、1勺食用油抓勻,腌15分鐘。
2. 準備大量蒜瓣(不用切),數量多多益善,熱鍋涼油,油稍多些,先下蒜瓣中小火煸炒至表面金黃微皺,盛出備用。
3. 鍋中留底油,大火燒熱,倒入牛肉粒快速滑炒至變色。倒入炒好的蒜瓣,撒入多一些現磨黑胡椒碎和適量鹽,快速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蒜香與黑椒的濃烈香氣,瞬間喚醒被暑氣麻痹的味蕾!牛肉粒嫩滑彈牙,蒜瓣軟糯入味,咸香微辛的口感,妥妥的"米飯殺手"。這道菜不僅補氣血、強筋骨,更能提振食欲,讓虛寒的脾胃也躍躍欲試。吃完別急著吹空調,讓身體微微發汗,陽氣自然生發得更暢快。
三、蝦肉:溫補腎陽,水中"小太陽"
蝦肉性溫味甘,入腎經,是溫補腎陽、強健腰膝的"小能手"。它蛋白質豐富易消化,對虛寒怕冷、腰膝酸軟特別友好。
推薦食譜:西紅柿蝦仁燉豆腐——酸甜開胃,溫潤滋養
1. 鮮蝦去頭剝殼(蝦頭留用),開背去蝦線,用少許料酒和鹽略腌。
2. 西紅柿1-2個去皮切小塊,嫩豆腐1盒切塊。
3. 鍋中放少許油,先下蝦頭小火煸炒出紅油,撈出蝦頭棄之。放入西紅柿塊,翻炒至軟爛出汁。
4. 加入適量熱水,放入豆腐塊,輕輕推勻,中小火燉煮5分鐘。放入蝦仁,煮至蝦仁變色卷曲,加鹽、少許糖調味,撒點蔥花即可。
這道菜簡直是中伏天里的一抹亮色!西紅柿的天然酸甜,完美烘托蝦的鮮美和豆腐的嫩滑。蝦肉溫補陽氣,豆腐益氣和中,西紅柿生津開胃。湯汁濃郁又清爽,拌飯或直接喝都極美。溫陽而不燥熱,滋養脾胃,尤其適合老人孩子。
三伏天,讓這些"暖身菜"常上餐桌吧!吃得暖一點,脾胃就強一點;陽氣足一點,病痛就少一點。這個夏天,用食物的溫度守護自己,養出暖烘烘、棒棒的好身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