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2023年9月28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紫光集團原董事長趙偉國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一案。
吉林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2018年至2021年,被告人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便利,與特定關系人李祿媛共謀,由李祿媛實際控制的公司低價購買原本應當由紫光集團購買的通州商務園項目房產,獲取房產溢價利益,非法占有國有資產4.7億余元。
2014年至2021年,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等的職務便利,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李祿媛等特定關系人經營,或者以明顯高于市場價格向李祿媛經營管理的公司購買代建管理服務,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8.9億余元。
2019年,趙偉國還指使其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董事,將公司項目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租賃給李祿媛實際經營的公司,致使上市公司遭受4645萬余元的損失。
檢察機關提請以貪污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追究趙偉國的刑事責任。
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人趙偉國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趙偉國進行了最后陳述,并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庭審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社會各界群眾代表20余人旁聽了庭審。
被指“處心積慮巧取豪奪國有資產”
3月2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日前,國家監委對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趙偉國涉嫌職務犯罪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
通報顯示,經查,趙偉國身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利欲熏心,肆意妄為,背棄職責使命,公器私用、化公為私,將所管理的國有企業視為私人領地,處心積慮巧取豪奪國有資產,違規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親友進行經營,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商品,指使上市公司董事實施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趙偉國涉嫌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有關規定,國家監委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公開資料顯示,趙偉國曾掌管資產規模近3000億的清華系企業紫光集團,并被譽為中國芯片領域的“領頭羊”之一,而隨著“大手筆”的并購,企業負債率也越來越高,直至最終“爆雷”。
趙偉國,祖籍河南,1967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沙灣縣。1985年,趙偉國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通信專業。畢業后,趙偉國先在中關村工作;1993年,趙偉國重回清華讀研究生,期間曾在紫光集團兼職擔任自動控制系統方面的工程師等職。
據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官網介紹,1988年,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成立,這是清華大學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綜合性校辦企業,也是紫光的前身。1993年,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更名為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確立“紫光”商號。而趙偉國在紫光兼職期間,也正是紫光剛剛起步的時期。
1996年趙偉國碩士畢業后,加入紫光集團,擔任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的副總經理。隨后,他又先后任同方股份研發中心通信研究所所長、同方股份電子公司總經理。隨后,趙偉國離開了清華系企業,并在2004年創辦了私人企業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2002年之后,趙偉國進入能源、地產等領域,并在2005年創立北京健坤投資集團。2009年,紫光集團經營困難,趙偉國在獲得清華大學認可和支持下得以執掌紫光集團經營大權。2010年,健坤投資以2.8億元入股獲得紫光集團35.29%股權,又經過一系列股權調整后,在2013年5月之后形成了清華控股與健坤投資各持有紫光集團51%、49%股權的局面,趙偉國則出任紫光集團董事長。
被稱為“并購狂人”
個人財富曾達250億
趙偉國“掌舵”紫光集團后,以大規模的并購聞名。他本人也被媒體稱為“并購狂人”。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到2018年,紫光系共投資16家(不包括后期暫停或終止的),斥資近千億元。其中,芯片領域就有11家,先后十多次舉牌上市公司。這里的每一筆交易的對價都不是小數目,少則1億美元,多則數十億美元。
2013年到2015年,紫光集團耗資51.9億美元,迅速完成集成電路產業布局。包括紫光集團對展訊通信實施私有化、紫光集團收購中概股銳迪科以及紫光股份接手惠普旗下公司新華三51%股權。
2017年年底,紫光集團在海外控股的上市公司紫光控股耗資1.354億港元購入聯想控股451萬股,同時購入中芯國際,達到舉牌線。
據紅星新聞,企業年報顯示,在趙偉國剛剛接手紫光集團的那幾年,紫光集團總資產規模從2009年的13億到2018年突破2000億,2019年底達到2978億元的峰值。營業收入從不足3億增長到700億。2017年,紫光集團旗下的“芯片重鎮”紫光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90.71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5億元,同比增長93.35%。趙偉國本人也在2019年以250億元財富,位列胡潤富豪榜第124位。通過自己研發及并購等方式,當時的紫光集團旗下企業覆蓋手機芯片、存儲芯片、可編程芯片FPGA、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等各大環節,成為中國芯片產業的“領頭羊”。
趙偉國在輝煌時,還有過拍賣會購得2388枚竹簡捐給母校清華大學的故事。
據清華大學新聞網報道,2008年,一批戰國時代的竹簡出現在香港的拍賣會上,竹簡上記錄的“經、史”類書,大多數前所未見。當時,趙偉國拍下這批竹簡并捐贈給了清華大學。
在他任職期間,紫光集團規模迅速擴張,債務也隨之激增。2018年起,趙偉國陸續卸任紫光集團多個重要職務。截至2020年6月,集團總負債規模達到2029億元,連續數個到期債務實質違約,短債長投的惡果顯現。
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出現債券違約,自此引爆債務危機。
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團官方公眾號發了一篇公告,稱因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券,遭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7月16日,在債權人申請之下,紫光集團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管理人對外招募戰略投資者,化解債務風險。
當年12月10日晚,紫光集團官宣,經過多輪競標,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聯合體成為破產重整的戰略投資者。
在此半年后,趙偉國被帶走調查。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紅星新聞、第一財經、中新網、公開資料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