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就是在武漢,你很難分清東南西北。即使方向感特別好的北方人,第一次來武漢也會突然一下子摸不著北。
而且,在武漢問路,回答你的從來都不是往東走多少或者是往西走多少,而是你往前走多少米,然后再往右或者往左走多少米。
不僅武漢本地人不會用東南西北來辨別方向,這座城市的路牌、地名都很少用方位來標識。
在別的城市,你可以很快的知道哪里是城東,哪里是城北。但在武漢,你要說光谷是武漢的東大門,就會有人說雙柳才是!你要說漢南在武漢的南邊,就有網友會說漢南不是在武漢西邊嗎。
總之,武漢是一座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城市。那么為什么存在這種情況呢?最主要還是與城市的格局有關。
三鎮格局,方向難區分
武漢和其他城市最大的區別就是兩江三鎮四岸的城市格局。
別的城市,特別是北方的城市都是方方正正的,城市建成區是由中心向四周延伸,很容易根據城市的布局來區分東南西北。
但武漢不一樣,長江和漢江將這塊土地分成了漢口、漢陽、武昌三個區域。而一開始三個區域各自發展,后來才合并成一個城市。這就決定了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中心,然后城市建成區分別向各自所在的三個方向延伸。
所以在武漢,人們表示方位不會用東南西北,只會說武昌、漢陽、漢口。
另外由于長江在武漢的走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方向,然后經過天興洲后向東南方向,但是大眾心中默認的是長江就是自西向東,導致很多武漢本地人認為武昌這邊就是南邊,武昌對岸就是北邊。
于是就出現了當這座城市用方位命名地標或者建筑的時候,大家都會出來“糾錯”。比如光谷火車站改名武漢東站的時候,不少武漢人表示光谷火車站在武漢站的南邊,叫武漢南站更合理,而不是武漢東站。
但其實不管是叫武漢東站還叫武漢南站,都無法準確的區分這個站點在武漢的位置,因為武漢的三鎮格局,壓根沒有一個正中心,也沒有一個參考物,使得東南西北在武漢并不是很實用。
道路曲折,缺乏方位向導
除了城市格局以外,武漢的道路鋪設也不是嚴格的東西或者南北走向,導致大家缺乏明確的方位指引。
就拿鄭州舉例,鄭州城市的道路基本是很嚴格的東西走向或者南北走向,這樣不論你在城市的哪個地方,你都可以通過馬路來辨別你在城市的方位。
而武漢呢?不僅被長江和漢江分割成三部分,市內湖泊眾多,導致很多道路不僅不是橫平豎直,遇到湖泊和河流還要拐彎。
就拿漢口地區來說,整個區域幾乎很難找到一條嚴格按照東西或者南北走向的道路,要么與長江漢江平行,要么與長江垂直,你走在路上遇到十字路口,如果不看地圖不看太陽,還真的不好區分哪邊是東邊哪邊是西北。
武昌這邊面積大,看上去稍微好點,但是主干道大多數也是和長江平行或者與長江垂直的,通過這些道路的指引,你能夠很快地區分,這條路哪個方向是去漢口漢陽那邊的,哪個方向是去青山或者光谷的,但是就是分不清哪邊是東,哪邊是西。
即使方向感再好的北方人,一開始來武漢也會懵圈。
綜上,由于武漢獨特的城市格局以及境內江河湖泊眾多的原因,導致武漢沒有絕對的中心、道路也沒有明確的方位指引,讓很多人在武漢分不清東南西北。
不過分不清東南西北又有什么關系呢?武漢有自己獨特的方位辨別方式,只要搞清楚了三鎮的地理位置以及武漢各區和三鎮的位置關系,在武漢你肯定不會迷路!
編輯:筱莜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