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又少一個,不用忙著考編了,因為教師編制要沒了。
教師聘用制
這個月開始,天津西青區的在編教師,都要走“聘用制”了。
大概內容是,公辦中小學的老師從終身有編制轉變成聘任制,聘用合同3年一簽,如果考核結果不合格,就會被解聘。老師們手里的鐵飯碗,突然就碎了。
西青區中小學教師聘期管理實施方案試行通知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老師這個職業可以說是“一聘定終身”,只要有編制,就能安安穩穩干到退休,是婚戀市場上的香餑餑,父母嚴選的好工作。
但最近幾年,情況突然變了,不止天津,寧波、北京、廈門等城市,早就開始對教師編制改革了。
22年11月,寧波針對教師退出機制征求意見稿,說,不合格的老師,可能被解聘。
今年1月初,北京豐臺也在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這些被大家理解為是末位淘汰制,讓老師們不要覺得有編制就可以躺了,不合格的老師是要被清退的,支棱起來吧。
而廈門在去年10月的校園招聘公告中,就明確說了,新招聘的中小學教師實行參聘制,各項待遇參照有編制的教師,但是崗位沒有編制。
今年4月,廈門還因為無編制招聘教師導致報考人數不足,上了熱搜。
學生少了
很多人就說,如果沒有編制了,誰還愿意當老師呀?招不到老師怎么辦?
這些擔憂是阻擋不了教師編制改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學生少了,而教師人數嚴重過剩。
根據教育部的公開數據,全國專任教師從2013年的1483.7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1891.78萬人,10年增加了400多萬人。
其中增幅比較大的是幼兒園的老師,近10年增加了近85%,但幼兒園在校生的增幅只有5%。
但過去10年教師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人數也在增加。
從官方數據可以看到,開放二胎后的2016年,是最后一個生育高峰,此前的十幾年,我國的新生人口數量總體是增加的,但從2017年之后,每一年的出生人口數量都在下降,短短5年就跌破了1000萬,出生人口基本砍了一半。
2017年后新生兒逐漸減少,帶來的連鎖影響,就是3年后,幼兒園入學的孩子數量開始逐年遞減了。
2020年,幼兒園在校人數4818.26萬人,是20多年來的最高峰。
到2021年,幼兒園在校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3萬人,22年這個數據擴大到177.66萬人,23年變成減少534.55萬人。
數據暴跌的背后,是3年來大家看到的幼兒園關停潮,那些原來要搖號才能進的幼兒園,現在連學生都招不滿。
3年里,幼兒園的在校學生減少了700多萬人,請問,面對更少的學生和更少的學校,幼兒園階段還需要這么多教師編制嗎?
不止幼兒園,出生人口下降的影響,會綿延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2017年后的新生人口,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小學了。學生減少的影響,這次輪到小學親身體會了。6年后,就會開始影響到中學。
與此相對的是,中小學的教師規模嚴重過剩。有專家預測,到2035年,全國將有約187萬中小學教師過剩。
所以,天津、寧波、北京、廈門等城市對教師編制的改革,本質上就是對接下來教師數量嚴重供大于求,提前做出的一種應對。
財政壓力
有人說,學生不夠,就讓每一個老師負責的學生少一點,這樣,一方面學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教師崗位過剩的問題,一舉兩得。
但是不好意思,我們的財政沒那么寬裕。
目前各地的教育撥款,會參照學生人數,比如某個城市,財政給每個學生每年1萬元的撥款,幾十個學生一個班,匯總在一起,分攤了教師的工資。
如果師生比大幅上升,就意味著給每個學生的教育撥款要大幅上漲,比如漲到2萬元,那么錢從哪來呢?
很明顯,在座的各位都需要被加稅了。但是,現在能加稅嗎?
房地產時代過去了,全國各地賣地收入大幅下降,財政收入甚至也在下降,控制支出勢在必行,連公務員編制都不能說安穩了。
20年到22年,山西進行了一場打破鐵飯碗的試點改革,最終186個事業單位整合成40個,1964個事業編減少到659個。
23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機構改革方案中,中央國家機關精簡5%的編制,同時要求地方也要在24年年底前完成精簡編制工作。
在這之后,各地陸續傳出了大批量清退、削減編外人員的新聞。黑龍江、內蒙古、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自去年就開始清退編外人員。
各省公務員打碎鐵飯碗的編制改革,也正在進行中。比如河南縮編,原則上不再保留科級事業單位;山東省開始推進省屬事業編制轉制成企業。
財政壓力下,公務員編制都要精簡了,更何況明顯過剩的教師編制呢?
在21年從七普數據見商機的視頻中,我說過,年齡和地域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各個行業的前景。
出生人口下降,當時大家擔心的是,老齡化會不會影響養老金什么的,當時,我說這并不是真問題。
相反,人口結構變化過程中,帶來的各行業的變化,其中,收縮性行業會給其中的從業者帶來怎樣的陣痛,如何去面對、應對,這才是真實的問題。
相關視頻回顧:
《從人口普查數據見商機》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有什么用?
《老齡化不是真問題》當人口進入老齡化,我們該擔心哪些問題?
《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能看出什么?》
*本期內容撰稿:劉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