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不怎么愿意帶孩子去超市或者商場,因為孩子看到什么都想要,朋友開玩笑說:“你家孩子似乎想把超市買下?!?/strong>
每次出門都是一場拉鋸戰,孩子不開心,我也覺得很疲累。
在拒絕孩子“買買買”的同時,我也擔心孩子以后會不會進行報復性消費。
淘寶曾經有過一項數據統計, 一年有7000萬成年人在給自己買玩具,他們大部分都是鐘情于小時候愛而不得的東西。這一行為被網友稱做:“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會滿足孩子的購買欲,因為孩子正是好奇心爆棚的年紀,想要是很正常的需求,但事實上普通家庭的我們,消費能力有限,做不到孩子要什么就買什么。
豐子愷說:“兒童富有感情,卻缺乏理智;兒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
在購買欲的問題上,大人和孩子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大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孩子卻不太行。
而作為家長,我想給她培養良好的金錢觀和消費習慣,讓她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去拒絕,去抹殺孩子的需求。
面對孩子濃濃的購買欲,怎么讓孩子學會規劃,學會合理消費?
我的辦法就是給零花錢,既然總是因為花錢不開心,那就把花錢的“權利”給到孩子,給孩子合適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去規劃,去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一年下來,孩子給了我很大的驚喜,現在我可以很放心的帶孩子去超市或者商場,我們不會再因為錢的事情僵持不下。
一開始,孩子快3歲多的時候,每周末給她3塊錢零花錢,孩子在拿到錢的第一天,一口氣就在便利店的門口花了3塊錢,玩了一次搖搖車,一次彈珠和一次打槍,當時的她非常開心,我也沒有干擾她的消費行為。
過了幾天孩子還想玩,我說:“媽媽知道,你還有零花錢嗎?”
孩子有點難受的說:“上次都用完了?!?/strong>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堅持原則,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打破零花錢規則。
我沒有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松口,而是告訴她:“非常理解你想玩的心情,那媽媽建議你下次可以把零花錢分成幾次來花,不要一次性用完了,現在可以等到下周媽媽給零花錢的時候再來玩?!?/p>
孩子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是她坦然接受了,嘗到了自主消費的樂趣,似乎變得更愿意等待。
孩子自己零花錢攢的玩具
到了第二周,孩子收到零花錢后,她花了2塊錢在便利店門口,主動和我說:“媽媽,我留一塊錢下次玩。”
孩子4歲后,我主動提出了給她加零花錢:“因為你學會了花錢,學會了規劃把錢存下來下次花,現在你4歲了,每周3塊錢提高到每周4塊錢。”
慢慢孩子對打槍沒那么大興趣,開始為了買喜歡的東西存錢。
花了5塊錢買了蘿卜刀、捏捏解壓恐龍,還有十幾塊錢的蛋糕……
過年給孩子包了一個66塊的紅包,是可以直接由她支配的,大額的壓歲錢不給孩子。
偶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會給一些小零錢,我也同家人說好,不要給大額的錢,最好就是1塊,5塊,10塊的小錢。
讓人意外的是,孩子不知不覺存下了將近200塊錢。
還提前很久就告訴我:”媽媽,我要攢一百塊錢給你買禮物。我給你買一個漂亮的首飾?!?/strong>
惹得婆婆都嫉妒,還是生女兒貼心,她生了2個兒子從來沒送過什么東西,而才5歲的女兒就愿意攢零花錢給媽媽買禮物了,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女兒花68買的生日禮物
一年后孩子的變化看得見,不會再因為想要就非得買,也不會因為“不買”就哭鬧不已。
- 消費觀初步建立,有喜歡的東西會先去問價,然后看看自己的零花錢夠不夠,如果不夠就會攢夠錢再去買,在東西和東西之間有了抉擇,把錢花在自己最想要的物品上,而不是都想要,什么都買。
- 更加自信有決策力,因為零花錢讓孩子自由支配,孩子遇到特別想吃“雪糕”的時候可以不用看我的臉色,不用求著我來買,想買什么自己決定,跟老板交流也不怯場,說話非常自信和主見。
- 學會感恩,孩子從只會問我們要禮物,到學會在節日或者生日的時候,攢錢給媽媽送禮物。
零花錢是花小錢培養孩子大能力,現在孩子計劃、詢價、數錢都輕松拿捏,開始對“物價”有了簡單的概念,知道東西有貴的,有便宜的區別。
中國人民大學儲殷教授說:“一定要給孩子零花錢,孩子買東西用自己的零花錢,由自己做主。因為任何選擇都意味著失去,這樣孩子們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數學,能夠提高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升社交能力?!?br/>
當然給零花錢也有很多小細節,不是把錢給孩子就完事了,這5個方面不注意就掉坑里了。
1、零花錢最好定時定量給
可以按照孩子年齡和需求來給,像我家孩子5歲,就是每周末給5塊錢,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對錢的認知和管控越來越強的時候,零花錢也跟著提高,中小學生可以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適當加一點,但不建議給孩子過量的零花錢。
小時候給現金,加強孩子對錢的認識,對數字的認知,大一點可以采用電子錢包,現在很多都有親子錢包,可以定時轉賬,還有儲蓄收益,綁定電話手表就能支付,而且可以設置每日限額,家長也可以收到通知。
2、理財思維
如果我沒有及時給孩子零花錢,我會多給孩子1塊錢作為補償,給孩子簡單的講解一些理財知識,儲蓄、利息等。
3、規劃用錢
引導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規劃,比如零花錢可以分成3部分,一部分存儲,一部分用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有一部分流動。
去公園前、超市前規劃一下,計劃花多少錢,準備玩什么,預算多少等。
等孩子上小學后,我準備引導孩子記錄收入、支出和余額。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并且學會管理和分配自己的零花錢。
4、零花錢不和獎懲掛鉤
零花錢和學習成績掛鉤,和孩子表現掛鉤,其實是在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不要因為表現好多發,也不要因為考不好不給零花錢,零花錢給的多少不代表愛的多少。
但如果孩子故意破壞了物品,我覺得可以讓孩子承擔“后果“,用零花錢賠償。
孩子曾經把我的口紅當畫筆涂滿了一張A4紙,為此我讓她賠償了50元。
5、不限制孩子消費
很多家長給了零花錢后又總想要孩子把錢花在”正途“,比如用來買學習用品什么的。
父母過多管控孩子的零花錢,給了還不如不給,只要安全范圍內,孩子有自主挑選權,不會因為買玩具被罵,也不會因為買吃的被嘮叨,讓孩子自由支配。
堅持給孩子零花錢之后,我才明白:花錢也需要練習。
當孩子想要“買買買”的時候,一味的拒絕或者抹殺孩子的需求,跟孩子強調自己賺錢不容易,最終的結果,就是收獲一個懂事但內心委屈的孩子。
電影《狗十三》里面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父母深層次的愛,一定是會從根本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育兒路上我們一路同行,做內核穩定的家長,培養有后勁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