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股市成交額,最近幾天基本都在15000億左右徘徊,相比國慶節前四五千億的日成交額翻倍。
自924國新辦發布會及926政治局會議之后,股市于樓市迎來一攬子政策組合拳,樓市層面如專項債允許用于存量商品房“收儲”、100萬套棚改貨幣化安置;股市層面如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以及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
在此背景下,穩樓市與股市力度如何,后續政策放松空間還有多少?帶著這些疑問,搜狐財經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進行了一場深入對話。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管清友認為,宏觀政策已經進入到系統性反通縮階段,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長中期重要的結構性改革,如國企改革、如何減緩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沖擊等。
但毫無疑問,短期或當務之急,就是活躍股市、穩定樓市,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必選項,所以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對于央行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很多人將其理解為國家支持個人炒股,管清友認為是錯誤的,實則是不希望股市一直低迷、下跌,否則會產生系統性風險。
金融部門的舉措值得肯定,但他也指出,在具體交易機制上可以做一些改變,如今還是T+1交易制度、設置有漲跌停板的限制,可以更加市場化,更多傾向于保護普通投資者,比如普通投資者T+0,漲跌停板限制也逐漸放松或放開,現在還是強管制市場。
“很多人認為,取消漲跌停限制,散戶可能一天就會虧完。但就目前來看,即便有漲跌停,散戶也未賺到錢。” 管清友說道。
他認為穩樓市、活躍股市的政策力度可以更大,比如特別國債的發行,特別是財政部提出專項債可以用于地方化債,這個非常關鍵,但數量已經要做好預期管理,一定要讓地產政府和投資者看到,彈藥是無限的。“這個預期管理一定要建立起來,由此產生的道德風險可以后續慢慢化解。”
這一輪的政策核心,他指出主要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地方化債;二是民生和消費;三是資本市場穩定,主要是股市和樓市,債市目前沒問題。
“目前,化債和資本市場穩定初見成效,現在著力點應該放在促銷費、增加居民收入,要毫不猶豫的從全國層面發放消費券和現金。” 管清友建議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