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說 | 科技熱點關注】
據業內人士統計,從2018年到2023年,AI六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年凈利潤從來沒有出現過。
2018年虧損34.33億元,
2019年虧損49.68億元,
2020年虧損121.58億元,
2021年虧損171.77億元,
2022年虧損60.93億元,
2023年虧損64.95億元。
六年連續虧損累計為503.24億元。
在如此連年巨額虧損的情況下,現在市場上關于“商湯科技架構大調整,裁員賠償N+1”的傳聞引起外界廣泛關注。該消息稱,商湯科技重點保留了日日新大模型和大裝置相關的業務,對安防、自動駕駛、醫療等業務進行了調整,裁員比例接近30%。
不過,商湯科技對外表示,為積極推進戰略轉型,更好地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因此商湯科技進行組織和人才結構優化和調整。
當下商湯科技被傳出裁員風波,又一直巨虧不盈利,下一步如何走才好呢?
商湯科技作為一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企業,其盈利情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根據最新的財務報告和市場分析,商湯科技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業收入1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其中生成式AI業務收入大幅增長256%至近11億元,占總收入比例高達60%,成為驅動公司增長的核心引擎。盡管如此,商湯科技在該期間的歸母凈虧損為24.77億元,同比收窄21.2%。
可見的營收增長,可見的虧損情況在改善中。大家對商湯科技還有信心么?
商湯科技的虧損也情有可原的,為什么?
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商湯科技在研發上的投入巨大。2024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的研發費用為18.92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6.11%,但仍低于2022年上半年20.35億元的投入。這種高額的研發支出在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商湯科技在不斷調整其業務結構以適應市場變化,這包括將業務重心轉向生成式AI等新興領域。這種轉型可能需要時間來實現盈利,且在轉型期間可能會出現收入增長緩慢或虧損的情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商湯科技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較長,這表明公司在收回銷售款方面可能面臨挑戰。截至2024上半年,商湯科技的貿易應收款項為83.25億元,減值準備為47.91億元,賬齡在2年以上的占比超過60%,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623.70天。這不僅可能影響公司的現金流,同時必然影響著盈利能力。
整個現在的人工智能行業競爭激烈,且落地場景碎片化,導致定制化方案多于標準化方案,增加了成本。此外,商湯科技在智慧城市等公共部門的業務可能受到一些政策變化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盈利情況。
那么,商湯科技能否鐵肩擔重任,并繼續創新做文章呢?
在如此的情況下,在2021年12月30日港交所上市的商湯科技,其市值能不被低估嗎?但是,請問未來有重估的可能么?誰能回答我的問題呢,感謝。
阿明書法:鐵肩擔重任,創新做文章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科技明說|全球云觀察|全球存儲觀察 |阿明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