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白,一位曾經被命運眷顧又被病魔纏身的美麗的上海女子。她有著姣好的相貌、豐厚的身家,曾經游歷過 40 多個國家,擁有著許多人羨慕的經歷。
圖片
假如她的生活一直一帆風順那該多好。
可偏偏命運在她20 歲時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她患上了俗稱“不死癌癥”的紅斑狼瘡。
這個病目前沒有徹底根治的辦法,只能緩解癥狀。
病痛如同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始終籠罩著她的生活。
盡管她積極治療,但病情的逐漸惡化。
得病這二十多年,她曾先后七次發(fā)病,最后一次發(fā)病更是嚴重損傷了她的腎臟,導致腎臟衰竭。
最后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她都是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在與病魔的長期抗爭中,10 月 12 日,在 78 歲的父親的陪伴下,她踏上了前往瑞士的單程票,于10月24日下午4點在瑞士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此前她在社交平臺上記錄自己生命倒計時的視頻,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圖片
有人欽佩她的勇氣和超然,認為她是在追求生命的尊嚴和自由,以一種灑脫無畏的態(tài)度面對死亡。
然而,也有人對她的選擇提出了質疑,認為她太過自私,只顧自己的解脫,不顧年邁父母的悲傷。
她與父親告別時,父親那通紅的眼眶和哀求的話語,讓人心生憐憫。
但沙白依然執(zhí)拗地選擇了離開,她對生命質量的追求,超越了對親情的眷戀。
從昨天晚上開始她微信視頻號上的視頻全部下架了。
圖片
關于她視頻下架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猜測是平臺所為,可能是擔心她的行為和觀念會對公眾產生不良影響;
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其委托的人或者父親所為,希望在離開后能保留一份寧靜,不希望自己的視頻繼續(xù)在網絡上流傳。
至于究竟是何原因,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
但這一事件,卻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關于生命、選擇和責任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軌跡,這是無可厚非的。
沙白在面對無盡的病痛折磨時,選擇了有尊嚴地結束生命,這是她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掌控,也是她對生命質量的一種追求。
然而,有人認為當我們面對死亡時,在做出選擇時,是否也應該考慮到身邊人的感受和責任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它還與我們的家人、朋友以及社會緊密相連。
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他人產生影響。
沙白的選擇,無疑給她的父親和其他家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悲傷,這種痛苦可能會伴隨他的余生。
同時,網上還有人說沙白的選擇影響了那些身患絕癥或者得紅斑狼瘡的人,讓他們覺得好好活著沒有指望了。
也有人覺得她的選擇有違倫理,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她還沒有走之前很多人通過她的視頻了解了她的故事,對她充滿了同情。
也有很多人為她對死亡無畏無懼的態(tài)度抱有理解和祝福。
但是還有一些人認為她任性自私,不管不顧她的父母,總之她的選擇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的爭議。
那么現在視頻被下架,無論是家人主動下架還是平臺下架,都說明一點,目前我們的社會對這樣的行為包容理解的人占少數,絕大多數人還是寵尚“好死不如賴活著”。
安樂死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是合法的,但在我國尚未被認可。
因為這涉及到法律、倫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安樂死可以讓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減輕痛苦,有尊嚴地離開;
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發(fā)一些道德風險,比如是否會被濫用,是否會成為一些人逃避責任的借口等。
沙白的事件,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安樂死所面臨的爭議和挑戰(zhàn)。
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同時也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生命是寶貴的,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我們都應該珍惜生命,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就像史鐵生,盡管殘疾并患有尿毒癥,靠著透析生活,但他依然堅持寫作和思考,成為了真正的強者和智者。
我們可以學習他那種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精神,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當然沙白自己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我覺得一些人還是抱著理解和祝福的態(tài)度看待這個問題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凡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就有不一樣的選擇。
沙白的選擇對她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別人不接受那也是別人的事。
沙白可能最大的“錯誤”不該把她患病及決心去瑞士實施安樂死的心理歷程放到公眾平臺上。
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錯誤,也許她只是給我們傳遞她對待生命,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她沒有想惡意傳播鼓勵患不治之癥的人都去選擇安樂死。
我想她一定不是這個意思。
因為視頻中她也說過希望大家走自己的路,不被世俗也限制。
我們不應該盲目批判她發(fā)視頻說自己這些事對不對,而是我們應該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
現在絕對多數人都懼怕死亡,可是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誰也逃脫不了。
我們與其懼怕死亡,還不如把當下的生活過好。
因為生命的質量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活得質量高不高。
如果有機會活著的時候,活得很精彩,按自己的意愿活過,那么死亡來臨時我們也會少點遺憾。
最怕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了,這樣的人活得才痛苦,才可悲。
當然,沙白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她的選擇是她個人的權利,但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更加珍惜生命,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享受美好的時光,還在于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堅持,在于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奉獻。
讓我們以更加敬畏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生命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