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境,已是煙花易冷。房價一旦開始反彈,那全國人民緊張的情緒,將再次杯弓蛇影。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有些數據正在表明,房地產的轉向似乎真的要開始了。
盡管這并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意愿,但國家的導向,經濟的走勢,地產的終局,并不以悲觀者的意愿為轉移。
正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小子再難找回青春”。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0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
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價格環比降幅收窄或轉漲、同比降幅趨穩,房地產市場預期進一步改善。
過去幾年,大家都把房地產行業說成是病入膏肓的人,說一劑猛藥下去,即便暫時活過來,也是難以“活下去”。
但這個比喻,有兩點是隱含的假設,一是房地產的醫者,得確屬神醫;二是房地產的病,得確屬癌晚期。
事實上并非如此,房地產作為國之柱體的核心產業,但凡是國家不出手的醫治,都是“庸醫把脈,難判真偽”。而只要國央企的地產公司還在,金融端還在輸血,就代表地產的血脈仍存,五臟六腑的機能仍在運轉。
所以,統計局的這次數據顯示,一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5%,跌幅比9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同比下跌6.2%。
更重要的是,其中,有7座城市的新房價格上漲,比9月份增加4個。
上海以0.3%漲幅領漲全國;太原、廈門、平頂山、桂林漲幅均為0.2%;深圳、沈陽均上漲0.1%。
大家知道,上海主城的房價大概在10萬/平,漲了0.3%,就當于漲了3000元/平。
當然,這3000元,對于能買得起上千萬房子的主說,簡直毛線而已。但這微弱的信號,支撐起的將是“政策梭哈”后的希望,也是一個“病人”心臟復蘇的心電圖指標。
從上面數據來看,一線城市中,上海和深圳的表現最為強勢。
以深圳為例,十一月份以來,新房市場仍延續上個月的熱銷態勢。10月深圳一手認購量13366套,二手住宅成交8269套,共計21635套。
進入11月以來,樓市熱度不減。11月上旬,深圳一手住宅認購量已經達到4314套,環比上個月同期上漲34%。網簽量達到2732套,環比上漲12倍。
二手市場表現同樣強勢。二手房簽量攀升至2410套,環比大漲200%;實際成交累計達到2561套。創新了今年的新高。
深圳作為全開放型的城市,不比北京的謹慎,不比上海的激進,它的量價齊升,說明市場人士真的是在用腳投票,用真金白銀說話。
這也意味著,一旦這波“先見者”開始抄底,那深圳作為“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典型市場,或將帶動其他城市迎來全面反彈。
另一個事實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房價跌幅擴大,尤其一手房市場下行態勢更是剎不住車。
九月底,中央定調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戰略方向,并出臺了一攬子的配合“止跌回穩”的史詩級措施。
從目前市場面來看,新政之后,樓市反饋積極,媒體積極回應,部分城市量價齊升,為市場帶來了久違的興奮。
隨著救市措施的逐步落地,有望接力前期政策,而只有穩住這一波市場熱度,房地產止跌回穩,才有更多的確定性。
所以,大家對于剛剛出現的價格反彈,也不必恐慌,畢竟“大病初愈,恢復需時。”
11-12月的樓市走向,才是決定房地產是否真的開始出現逆轉的信號器。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