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是視覺感受器官,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眼睛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眼病患者與日俱增,近年來,據WHO(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世界范圍內約有3.14億人由于眼病造成視力損害。2009年WHO將眼科病患列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危害及影響人類生存質量的疾病。眼病損傷人的視力,嚴重影響人類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外界信息80%-90%經由視覺通道而獲得,眼病造成的損失與傷害無法估量。因此眼病的治療己成為一個較為迫切的醫學問題。
眼病由于其發病部位的特殊性,我們臨床將眼科疾病按照發病部位的差異,分為胞瞼疾病、兩眥疾病、白睛疾病、黑睛疾病、瞳神疾病、視衣疾病、目眶疾病、外傷眼病、晶珠及神嘗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主要包括瞼腺炎、急性結膜炎、結膜結石、電光性眼炎、角膜病、眼肌痙攣、視疲勞癥、干眼癥、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白內障、視網膜病(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黃斑變性、Stargardt病、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視神經炎、視神經挫傷、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弱視、色覺障礙、眼型重癥肌無力、視神經脊髓炎等。
針灸作為中醫的特色療法之一,因為其操作簡便,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越來越被現代人接受與信賴,應用逐漸廣泛。針灸是通過對穴位的刺激,激發機體的經氣,使臟腑陰陽與經絡氣血得以平衡,從而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物理療法。現代臨床研究表明,針灸治療眼病的研宄潛力巨大。針灸治療眼病目前在臨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如針灸引起視覺電生理的變化,能改善視力;改善血管通透性,増加局部微循環,緩解缺血癥狀;緩解血管收縮肌痙攣,促進出血、水腫、炎癥消退;刺激神經傳導通路,有利于視神經功能的恢復;興奮眼球交感神經,影響房水生成降低眼壓;針灸治療眼病的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嶺南名醫粟龍教授認為目疾雖臨床表現復雜多變,但歸因無非內、外,于內臟腑失和,脈絡虛損而至目竅不榮或不通;于外多由外邪或外傷所致,眼通于外而連腦,其病機多為邪實正虛而至目系腦絡虛瘀、腦神失養導致竅視明弱、目視神衰。
粟龍教授常見眼病針灸處方
一、干眼癥
選穴:后溪、睛明、魚腰、太陽、風池、太沖、太溪、三陰交、足三里等。
二、眼瞼痙攣
選穴:合谷、印堂、陽白(四透)、四白(二透)、太陽、頰車、承泣、地倉等。
三、急性結膜炎
選穴:印堂、攢竹、瞳子髎、太陽、合谷、曲池、少商、足三里等。
四、角膜炎
選穴:印堂、睛明、攢竹、合谷、風池、光明、太沖等。
五、眶上神經疼
選穴:睛明、魚腰、太陽、四白(二透)、瞳子髎、印堂、合谷等。
六、虹膜炎
選穴:睛明、攢竹、瞳子髎、絲竹空、印堂、太沖等。
七、視神經萎縮
選穴:睛明、球后、印堂、太陽、風池、頭臨泣、太沖、太溪、太白等。
八、黃斑水腫
選穴:睛明、承泣、陽白、太陽、印堂、合谷、三陰交、陰陵泉等。
九、青光眼
選穴:睛明、攢竹、陽白、四白、太陽、印堂、合谷、外關、太沖等。
十、視網膜中央靜脈(動脈)阻塞
選穴:睛明、攢竹、球后、承泣、太陽、印堂、合谷、外關、血海、足三里等。
十一、視網膜色素變性
選穴:睛明、球后、承泣、印堂、合谷、太沖、太溪、足三里、光明等。
十二、青少年近視
選穴:攢竹、睛明、四白、太陽、絲竹空、風池、魚腰等。
十三:小兒弱勢
選穴:百會、攢竹、魚腰、太陽、睛明、四白、承泣、合谷、光明、太沖、太溪等。
十四、早期老年性白內障
選穴:頭維、攢竹、絲竹空、光明、合谷、太沖、太溪、三陰交等。
【操作】
粟龍教授在針刺上尤其注重針刺手法,眼病治療比較特殊,在針刺穴位準確的基礎上,風池、翳明、天柱、目窗一定要即施以小幅快速提插捻轉手法,使患者感到眼周有強烈的酸脹感,或眼肌出現抽搐。對瞳子髎、承泣、球后、太陽、絲竹空、攢竹、魚尾、陽白穴要迅速點刺進針破皮,緩慢送針,針尖遇阻力,或者患者有痛感,應緩慢退出,轉換方向后順勢刺入,緩慢捻轉,待有得氣感后停針,眼穴針感可擴散至整個眼球,酸脹明顯。留針期間不再捻轉,提插。絲竹空、瞳子髎在針治眼病時要深刺、要求針感強烈為宜,垂直進針1寸,反復提插捻轉,直至酸脹感向眼角放射。《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曰:“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