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A股比較雞肋。
國內宏觀消息面上依然處于真空期,導致市場情緒被海外負面主導,上漲乏力。
不過,在平淡的交易中,一些變化在悄悄醞釀。
其一,在缺乏增量資金的支持下,一些前期熱點開始退潮,比如固態電池、低空經濟等。
其二,熱點轉向內需消費板塊。
比如家用輕工、食品飲料,今天漲幅均超過2%,盲盒經濟更是以5.54%的漲幅遙遙領先于所有概念板塊。
熱點向消費板塊轉移,主要原因還是出口被加稅打擊,市場開始博弈12月的重磅會議預期。
從昨天開始,內需板塊就輪番出現異動了。
昨天比較熱的是旅游酒店、服裝家紡、小家電等板塊,主要原因是日本和海外免簽入境政策放寬,預期將帶動入境旅游消費熱度上升。
今天領漲的是盲盒經濟、托育服務、乳業等板塊,主要原因是預期生育補貼政策上可能存在的機會。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這一輪消費行情,白酒板塊基本沒什么動靜。
原因很簡單:
第一,市場預期,接下來的消費補貼政策中,很可能跟白酒產業鏈無關。
白酒產業鏈的上游,是房地產-基建-地方政府。
這些行業,在9-10月的財政政策中,是高層關注的重點,“12萬億化債”的對象就是它們。
所以,白酒板塊在9-11月初的一波行情中,漲得還是相當可以的。
東財白酒指數從1561點-2419點,漲幅高達54%。
但接下來的12月會議,很可能重點不再關注地產基建,而將轉向人口問題(生育補貼)。
畢竟,現在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大大減輕,房地產的銷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這些都可以得到各地媒體的佐證。
問題緩解了,高層關注的焦點就會轉移,轉向更緊急的“任務”。
第二,白酒的基本面,也確實沒有什么可炒的。
第一個,整體大盤持續萎縮。
白酒的消費人群在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2016年的高峰產量1358萬千升,到2023年的629萬千升,白酒產量幾乎腰斬。
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全國白酒產量更是降至214萬千升,繼續下降。
大盤在螺旋式下降,行業龍頭也表現不佳。
今年三季報,貴州茅臺凈利潤608.28億元,同比增長15.04%;五糧液凈利潤249.31億元,同比增長9.19%;瀘州老窖凈利潤115.93億元,同比增長9.72%。
看起來還有10-15%左右的增速,但實際上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第三季度增速已經放緩至1-2%,陷入停滯。
茅臺好一些,Q3單季業績增長了13.23%,主要原因還是2024年提價20%的紅利推動。
而二線以下的個股,就基本上慘不忍睹了。
比如洋河股份,作為二線龍頭和昔日明星,前三季度營收275.16億元,同比下降9.14%;凈利潤85.79億元,同比下降15.92%。
第三季度更是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大幅負增長的局面,分別下降了44.82%和73.03%。
沒有政策預期,也沒有基本面支撐,這種情況下白酒股漲不起來。
從目前來看,市場預期的重點方向還是人口問題(生育補貼)。
根據官方數據,2023年出生人口數902萬,比十年前減少了一大半。(2012年1973萬,2013年1776萬,2014年1897萬)
7月11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業部人口司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其中對中國的預測是,2024年的出生人口可能進一步下降至882萬人。
人口萎縮對內需消費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
要提振消費,一是增加收入和福利補貼,二是人口恢復增長,兩者都很重要。
前者,我國高層一直在做,比如推動科技產業升級,開展“以舊換新”、發放消費券等補貼計劃。
但后者,遲遲未見行動。
直至10月28日,首次出臺《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
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轉變。
《措施》首次提出,要“強化生育服務支持”,“增強生育保險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補貼等制度、加強生殖健康服務”等政策。
隨后一個月,各地紛紛開始行動起來。
比如昨天(11月25日),山東衛健委發布《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沖上了熱搜。
其中提到:增加“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享受婚假十五日;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再增加婚假三日”。
將“增加的產假、陪產假、育兒假期間,視為出勤,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修改為“婚假、陪產假、育兒假和增加的產假期間,視為出勤,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5個省(區、市)在地方性法規中明確延長婚假,其中山西、甘肅最長,可享受30天婚假。
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行動起來,增加對生育的補貼支持力度。
今年以來,已經有山東濟南、湖南長沙、黑龍江哈爾濱、山西省呂梁市等20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補貼政策。
最引人關注的是甘肅肅北縣、江西上猶縣。
甘肅肅北縣的政策最激進,宣布獎勵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最高10萬,獎勵3年!”
江西省上猶縣則提出,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且已在我縣上戶口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7000元、13000元。
整體來看,已推出政策的普遍是人口問題比較嚴重的三四線地區,獎勵補貼在幾千元左右。
隨著人口問題越來越緊迫,并且跟消費的提振緊密相連,關于人口問題的支持政策也就一步步受到更廣泛、更高層的重視。
可以預判,12月高層會議上,人口支持政策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這也帶動了兒童消費相關板塊的情緒提振。
比如這兩天熱度逐漸升溫的“谷子經濟”,谷子是英文“Goods”的諧音,主要指圍繞二次元IP周邊商品的消費文化。
比如游戲、動漫、手辦、玩具、盲盒,各類衍生品消費等。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一些行業龍頭也正在跑出來,今年的業績相當出色。
代表龍頭是港股的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的主營產品是盲盒,毛利率常年在60%以上,前兩年受消費下行影響,業績增速有所下滑,但今年恢復了高增長。
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20%—125%,其中中國內地收益同比增長55%—60%,港澳臺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長440%—445%。
泡泡瑪特今年的股價從低點16.5港元,漲至今天的86.5港元,漲幅高達5倍,市值超過了1100億元。
這也是谷子經濟、盲盒經濟,在眾多消費板塊中得到更多資金認同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