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1歲的閻錫山,在岳父的牽線下,納了14歲的小妾。洞房花燭夜,閻錫山一臉嚴肅的對著小妾說道:躺下吧,你只負責傳宗接代。我和原配是真愛。
但是,17年之后,原配徐竹青卻憤然離開閻府,與閻錫山相忘于江湖!
在閻錫山的故事里,有兩個女人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一個是傳聞中的五姑娘閻慧卿,還有一個就是閻錫山的原配徐竹青。偏心和例外是容易看出一個女人在男人心中的地位,這兩個都占據了閻錫山情感世界里的一席之地。
閻家和徐家是彼此知根知底的兩個家族。徐家是大姓,在山西五臺縣大建安村和閻家隔河相望。
在封建社會,女子上學學文化的本就不多,大多數都是培養(yǎng)的三從四德,出嫁從夫之類的束縛教條。盡管徐家對徐竹青很是疼愛,可也沒有送她去書院學習,她過早的就跟著家里人料理家務,又懂事又能吃苦。
似乎,吃苦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勛章,在古代成了一個女人的標榜。
就這樣在閻錫山15歲的時候,家里人覺得男大當婚也該有個幫襯伺候了,于是,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定了徐竹青。
兩個都不太知事的人就這樣被強行湊成了一個小家。婚后,閻錫山因為有點小聰明加之又學了新文化,常投機取巧幫父親掙些歪門邪道的錢。而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徐竹青很得公公歡心,公公便也大方的常給兒媳婦也添置些首飾。
一家人過得還算和和美美。
后來閻家經歷動蕩,家道中落,賣房子賣地還欠下不少外債。這樣艱難的日子,夫妻二人只能暫時分居兩地。徐竹青迫不得已,只能給人家做些女紅、針線來貼補家用,一面伺候公公婆婆,一面還要勞心這一大家子的開支。閻家上下對徐竹青很是敬重。
而閻錫山此時還有學業(yè)在身,也時常用津貼還債,替家里分擔。
后來,小兩口再見面的時候,閻錫山已經不是普普通通的學生了。徐竹青在丈夫的包里發(fā)現了炸彈,驚出一身冷汗,想告訴公公婆婆又怕老人家擔心,想跟別人說又擔心給丈夫添麻煩。
她只能夜里輾轉反側,幾次三番的勸丈夫好好過日子,不要搞東搞西的,瞎胡鬧。
閻錫山哪里肯聽,也只讓她管好自己,少摻和男人的事。
這倆人結婚十多年始終沒有子嗣,徐竹青對閻錫山心里有愧,久而久之也不敢太同忤逆丈夫。
閻錫山曾經跟徐竹青保證過,無論她生不生孩子,他這輩子都只能有她一個妻子。可當徐竹青從醫(yī)生那里確診了自己生不了孩子后,還是惴惴不安,整日小心試探丈夫。
她發(fā)現閻錫山對她越來越體貼后,才逐漸心安。
可閻家人卻坐不住凳子了,哪里能容得下無后這樣的結果。于是,他們挖空心思給閻錫山房里塞人,閻錫山不同意,閻家人就從徐竹青和她家里人身上下功夫。
本就愧疚的徐竹青只得同意閻錫山納妾,但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小妾所生的孩子只能叫自己娘。
就這樣1914年12月1日,閻錫山娶了小妾許蘭森。
閻錫山還讓許蘭森改姓徐,以示徐竹青在家中的地位。
徐蘭森很爭氣,先后給閻錫山生下五子一女。閻錫山為了傳宗接代,自然要和徐竹青分居,可每次他都會在睡覺前去徐竹青房里坐一坐,聊聊家常。
起初閻錫山對她始終有著獨特的偏愛,在經濟上扶持她的娘家人,在家中大事小情上也偏向她,給她這個正房太太撐腰。
可一日夫妻百日恩,這話不止是針對徐竹青,對于徐蘭森來說,天長日久的相處,又孕育了不少新生命,閻錫山的心也早就被融化了。感情的天平一旦有傾斜,最先被偏愛的人一定先了解。
徐竹青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閻錫山像個正常夫妻一樣生活了。
尤其是1930年之后,閻錫山兩次舉動徹底刺激了徐竹青。
閻錫山領著大家族避居大連的時候,徐竹青本以后自己會是陪伴丈夫的人,可沒想到閻錫山卻命人將徐蘭森母子幾人接到了別墅里。看著那一家?guī)卓跉g聲笑語,徐竹青覺得自己才是那個外人。
一向被視為賢妻良母的徐竹青突然就看不開起來,她抱怨自己像是閻錫山的保姆,只負責伺候病人,照顧一家老小,曾經說好的海誓山盟早就被拋到了腦后。閻錫山卻對此抱怨一無所知。
后來,徐竹青發(fā)現徐蘭森所生的孩子不再叫她娘,而將徐蘭森的“姨”改稱了娘。這是當初閻家承諾徐竹青的事,如今卻出爾反爾,徐竹青不得不懷疑是閻錫山的授意。
她手持著雞毛撣子找到閻錫山大鬧一通。府里上下無不震驚,一向溫良賢惠的人怎么會吵架呢。閻錫山不耐煩的斥責她:“想叫就叫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嫌丟人!”
這次吵架,閻家關系上上下下都出了裂痕。徐蘭森心有芥蒂,徐竹青對丈夫心灰意冷,閻錫山心煩氣躁,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這對少年夫妻徹底分道揚鑣。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徐竹青是個封建思想濃厚的女人,她整天在丈夫耳邊絮絮叨叨管得太寬,讓閻錫山也厭煩。
徐竹青回到太原獨居,整日以淚洗面。閻錫山幾次派人上門和解都被她拒絕。后來,徐竹青還迷上了教會扶乩,通過捐款來獲得內心的寧靜。
徐竹青母親病逝時,閻錫山在父親的屢次催促下才來看望老人家。后來為了表達孝心,閻錫山還三次以女婿的身份前去祭拜,這樣一來他和徐竹青的關系有所緩和,可終究回不到從前。
兩個人直到閻錫山去世,都是分居的狀態(tài)。至于徐蘭森究竟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這很難說。
因為徐竹青走后,家中以徐蘭森獨大。她難免在家務方面強勢一些,引起了閻錫山的反感。
她在1946年抑郁成疾去世,閻錫山遠走他鄉(xiāng)時只帶了徐竹青,卻將她留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