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必罰原則的提倡與貫徹》
作者:李鑫 著
ISBN:978-7-5764-1870-5
定價:69 元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4年12月
有罪必罰原則是扎根于我國刑法文化和犯罪治理實踐的刑法基本原則,蘊含了法治中國之“法治”與“中國”兩個維度的要求,既體現了刑事法治的規范基礎和價值取向,也回應了中國刑事法治實踐和制度的本土化屬性。我國《形法》第3條前段“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是對有罪必罰原則的刑法表達。本書從本體論、價值論、關系論等多個維度對有罪必罰原則的基礎理論和制度實踐進行了論述,旗幟鮮明地提倡在我國應當貫徹有罪必罰原則,并對其在刑事司法和刑事執行中的貫徹機制進行了討論。
01
作者簡介
李鑫男,1988 年生,河北滄州人,法學博士,現任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學。先后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青年調研課題、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等省部級、廳級項目6項,在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
02
編輯推薦
本書以有罪必罰原則的一般理論及其實現機制為研究對象,對有罪必罰原則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將其作為研究的核心主題。在分析中,特別關注了有罪必罰原則的現實依據和理論根據,旨在從不同角度揭示這一原則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其在現代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本書主張并提倡在我國刑法理論中確立有罪必罰原則,并對其在立法、司法和執行上的實現機制進行了討論,重點探討了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法定、適用刑法平等和罪刑相適應三個刑法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相較于同類圖書,本書的觀點更加新穎、突出。
03
序 言
近年來,我國的刑法教義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刑法知識體系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較之以往任何時期都有了顯著的發展。然而,在刑法理論不斷走向精細化、內容不斷擴充的當下,刑法基本原則及其相關問題卻淪為了被遺忘的知識傳統,相關成果寥寥,既缺乏對我國刑法基本原則的體系性反思,也缺乏對各基本原則的深入思考。當前,積極建構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已然成為了刑法學界的一項中心任務,在這一宏大敘事背景下,有必要將目光聚焦在我國刑法典之上,對刑法的基本原則進行重新審思。《有罪必罰原則的提倡與貫徹》一書便是對這一問題的一次有益嘗試,試圖以我國《刑法》第3條前段“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的規定為切入點,提出有罪必罰原則作為我國刑法基本原則的可能性與正當性,論證其對我國刑事法治及刑法理論的價值與意義,并對其貫徹與實現的基本路徑展開分析和討論。
受制于長期以來德日刑法教義學的研究范式,我國刑法理論對刑法的總體認知和態度是基于西方古典主義時期的歷史語境形成的。作為抵抗中世紀封建王權的有力武器,近代古典刑法理論旗幟鮮明地提出并確立了罪刑法定原則,以便實現對國家刑罰權的有效制約。隨之,刑法的謙抑性、刑罰的寬和性成為了刑法在這一時代的獨有印記。然而,我們在關注刑法理論之共時性特征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刑法作為文化知識的歷時性樣態,西方古典主義的刑法理論未必能夠對現今我國的刑事法治作出完整的說明。一方面,我國刑法在歷史上同中世紀西方刑法一樣具有肆意性與殘酷性的一面,但也對特權階級保留了極大的寬容,甚至不惜設置“官當”“八議”這類有罪不罰的刑事制度作為“免死金牌”;另一方面,隨著后工業時代風險社會的來臨,當下無論是犯罪治理需求還是社會治理方式,都與古典刑法理論盛行時期的社會背景不可同日而語。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繼續一味地提倡刑法的謙抑性、將刑罰權視為洪水猛獸加以防范,顯然失之片面。進而言之,為了克服封建大一統時期特權思想對當代刑事法治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強化刑法之于犯罪治理形勢的應變性,提倡并貫徹有罪必罰原則非但無可指摘,反而十分必要。
當然,本書作者提倡有罪必罰原則,并不是對我國刑法基本原則體系的顛覆,也遠稱不上是對刑法謙抑主義、刑法人權保障機能等話語體系的拋棄和否定。法學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存在的根據在于本土的文化資源和制度規范。既然我國《刑法》第3條在規定罪刑法定的同時又規定了有罪必罰,且將對有罪必罰的規定置于對罪刑法定的規定之前,便說明有罪必罰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或許我們可以認為,將有罪必罰與罪刑法定置于同一條文當中,正是立法者的精心安排,是對我國刑事法治的價值作出的全面闡釋。如果說罪刑法定寓意著立法者對國家刑罰權肆意擴張的理性警惕,那么有罪必罰便蘊含著立法者對刑罰權擱置不用的本能隱憂。按照這一邏輯,刑法有必要在堅持罪刑法定的同時貫徹有罪必罰,做到無罪不罰、有罪必罰,而罪與非罪的結論最終還需交由司法者根據具體的刑法規范來裁決。
理論的創新絕非易事,往往伴隨著風險,任何疏漏和不足都極易遭致嚴厲的批評乃至否定。本書將我國《刑法》第3條前段的內容解釋為有罪必罰原則,并旗幟鮮明地予以提倡,確實與當下刑事立法的一些內容和刑法理論中的一些話語存在抵牾,但這恰恰是理論的魅力所在。而且,理論發展的一般規律決定了,任何一種學說和觀點都會經歷一個不被學界普遍認同的階段,即使很多通說觀點也曾一度被認為是“非主流”學說。公允地說,本書在有罪必罰原則的本體論、價值論、關系論等問題上作出了諸多創新性思考。雖然書中有些觀點尚需進一步推敲、有些論證還不夠深入,但我以為這仍是一部特色鮮明、思想深刻、分析透徹、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著作。
本書作者李鑫現為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在他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讀本科階段我就結識了他,后來他跟隨我攻讀法律碩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堅毅的性格、儉樸的生活方式、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以及對學術的執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和生活學習態度造就了其深厚的學術素養。李鑫在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被招考到滄州監獄從事實務性工作。但在工作四年后,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公務員,考取了河北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足見其對學術的志趣。本書既是他多年來刻苦鉆研的成果,也是他迄今為止人生積累的結晶。作為李鑫博士研究生階段的指導教師,我為他高興,并感謝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將這一具有啟迪意義的作品奉獻給廣大讀者,相信本書的出版會為有罪必罰原則的相關知識帶來一些有益的思考。
是為序。
蘇永生
2024年4月2日于保定
04
目 錄
序001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001
一、研究背景001
二、研究意義002
第二節 研究現狀分析005
一、國外研究現狀分析005
二、國內研究現狀分析007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015
一、研究思路015
二、研究方法016
第一章 有罪必罰原則的內涵及法治價值017
第一節 中華法系中的有罪必罰思想017
一、墨家的有罪必罰思想018
二、法家的有罪必罰思想020
第二節 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內涵022
一、“有罪必罰”的內涵022
二、“原則”的內涵028
第三節 有罪必罰原則的法治價值033
一、有罪必罰原則與法律之治033
二、有罪必罰原則與良法之治038
本章小結043
第二章 有罪必罰原則的立法表達與功能045
第一節 有罪必罰原則的立法表達045
一、有罪必罰原則的憲法根據046
二、有罪必罰原則的刑法表述048
第二節 有罪必罰原則的立法功能057
一、推動刑法立法的積極性058
二、促進罪刑規范的明確性062
三、增強罪刑規范的可適用性065
本章小結069
第三章 在我國提倡有罪必罰原則的現實依據070
第一節 實現刑事領域“全面”依法治國070
一、實現刑事領域“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070
二、有罪必罰原則是實現刑事領域“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072
第二節 推進犯罪治理法治化075
一、推進犯罪治理法治化的基本要求075
二、有罪必罰原則是推進犯罪治理法治化的有力舉措077
第三節 強化刑法的權威性和實效性081
一、強化刑法權威性和實效性的意義及要求081
二、有罪必罰原則是強化刑法權威性的基本方式083
三、有罪必罰原則是強化刑法實效性的可靠手段086
第四節 增強公民的刑法規范意識089
一、增強公民刑法規范意識的意義及要求089
二、有罪必罰原則是增強公民刑法規范意識的有效途徑091
本章小結094
第四章 在我國提倡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根據096
第一節 憲法法律至上理念096
一、憲法法律至上理念的理論維度096
二、憲法法律至上理念對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支撐099
第二節 刑法的保護機能101
一、刑法保護機能的理論邏輯101
二、刑法保護機能對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供給103
第三節 積極主義刑法觀105
一、積極主義刑法觀的理論向度105
二、積極主義刑法觀對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支持109
第四節 刑罰的正當化根據111
一、刑罰正當化根據的理論內涵111
二、刑罰正當化根據對有罪必罰原則的理論貢獻116
本章小結120
第五章 有罪必罰原則與其他刑法基本原則的關系121
第一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法定原則的關系121
一、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法定原則互為前提122
二、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法定原則相互制約124
第二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關系128
一、有罪必罰原則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一致性129
二、有罪必罰原則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差異性132
第三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相適應原則的關系134
一、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相適應原則的一致性134
二、有罪必罰原則與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差異性137
本章小結139
第六章 有罪必罰原則的司法貫徹機制140
第一節 強化積極司法理念140
一、積極司法理念的基本要求140
二、積極司法理念的強化路徑143
第二節 健全刑事追訴機制147
一、健全立案偵查和案件移送機制147
二、健全審查起訴和法院審判機制154
第三節 完善出罪防控機制156
一、我國出罪防控機制的基本現狀156
二、我國出罪防控機制存在的問題157
三、完善出罪防控機制的具體方案159
第四節 司法貫徹的特殊情形164
一、司法貫徹特殊情形的理論證成164
二、司法貫徹特殊情形的具體展開168
本章小結179
第七章 有罪必罰原則的刑事執行機制181
第一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刑事執行的一般關系181
一、刑事執行是落實有罪必罰原則的必然結果181
二、刑事執行是貫徹有罪必罰原則的關鍵環節182
第二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刑事執行理念184
一、預防優先理念的理論檢視184
二、刑事執行懲罰理念的回歸185
第三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監禁執行的完善187
一、強化監獄行刑的懲罰機能188
二、實現獄內待遇的懲罰要求190
三、健全監獄行刑的懲戒機制192
第四節 有罪必罰原則與非監禁執行的完善198
一、非監禁執行的內涵界定198
二、非監禁執行堅持懲罰性理念的證成199
三、非監禁執行貫徹懲罰性理念的短板200
四、非監禁執行實現懲罰性理念的路徑203
本章小結205
結語207
參考文獻209
后記223
可上下滑動查看
內容來源:第六編輯部
編校排版:信息中心
審核簽發:社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