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告知速刪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電影《哪吒2》的熱映再次引發了觀眾對自我認知、命運選擇和社會責任的深刻思考。無論是電影中的角色塑造,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這是一個看似宏大卻貼近每個人生活的命題。答案并不復雜,卻常常被忽視,甚至被逃避。本文將結合熱映影片《哪吒2》的情節與《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一書的核心思想,系統梳理如何在標簽與偏見的束縛中,通過批判性思維找到真正的自我。
一、標簽與偏見
在《哪吒2》中,哪吒作為“魔丸”轉世,天生被貼上“妖魔”的標簽,即使他試圖幫助村民,也常常被誤解和排斥。這一偏見不僅來自外界,也深深影響了他的自我認知,一度陷入憤怒和自我懷疑。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然而面對命運的束縛,哪吒拒絕接受“魔丸”注定為惡的命運,質疑了“天命不可違”的固有觀念,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選擇用行動證明,命運并非不可改變,而是可以通過努力和選擇重新定義。不信命、不認命,識別和質疑外界的標簽,找出它們背后的偏見,重新定義自己。因為“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被各種標簽和偏見所束縛。這些標簽可能來自社會、文化、家庭或個人經歷,它們不僅影響我們的自我認知,還可能限制我們的行為和選擇。以下是九種常見的偏見標簽,看看你中了幾個?
1.性別標簽
表現:“男人應該堅強,女人應該溫柔”
影響:這些標簽限制了個人在職業、興趣和性格表達上的自由,導致性別不平等和自我壓抑。
2.年齡標簽
表現:“年輕人沒經驗”“老年人跟不上潮流”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年輕人被低估,老年人被邊緣化,限制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發展機會。
3.職業標簽
表現:“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去掃大街”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職業歧視,使人們忽視某些職業的價值,甚至影響個人的職業選擇。
4.外貌標簽
表現:“胖就是懶”“丑人多作怪”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外貌歧視,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和社會機會。
5.學歷標簽
表現:“只有高學歷的人才能成功”“低學歷的人能力不足”。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學歷歧視,忽視了實踐能力、創造力和個人努力的重要性。
6.地域標簽
表現:“四川人都能吃辣”“大金鏈子小手表”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地域歧視,忽視了地域文化的多樣性和個體的獨特性。
7.性格標簽
表現:“I人”“社恐”“不穩重”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性格歧視,限制了個人在社交和職業中的發展。
8.成功與失敗標簽
表現:“成功就是有錢有地位”“成王敗寇”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對成功的狹隘定義,忽視了個人成長、幸福感和多樣化的價值觀。
9.興趣與愛好標簽
表現:“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書呆子”
影響:這些標簽可能導致對興趣愛好的偏見,限制了個人在興趣領域的發展。
二、標簽與偏見的束縛:我們為何難以擺脫?
每個人都背著形形色色的標簽,在這些束縛之下,我們常常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世界如此復雜,道理都很有道理,可我該何去何從呢?想要依著自己的想法生活,卻感到困難重重。這些難既來自外部環境,也源于我們自身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許多標簽和偏見是社會文化長期形成的,根深蒂固、代代相傳,為了避免被排斥或孤立,我們會選擇跟隨。為了取悅他人和避免批評,代價可能是失去自我。認同社會對自己的評價和標簽,讓我們感到安全和歸屬感,隨后逐漸內化,成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也有人像哪吒一樣憤怒、抗爭,但往往停留在情緒化的發泄,現實不會因此有所改變。
想要擺脫標簽與偏見的束縛,確實面臨許多難處,所以我們會羨慕那些自我認同、情緒穩定、不被外界標簽和認知偏見所束縛的人,羨慕他們內心的強大,羨慕他們擁有遺世獨立的勇氣和能力。這種強大的能力,源于一種從古至今被追求的“高級智慧”——批判性思維。正如《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所強調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能力,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幫助我們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獨立和自信。
三、批判性思維:打破標簽與偏見的利器
公元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因被控“褻瀆神明”和“誤導青年”而在雅典法庭受審。在法庭上,蘇格拉底進行了長篇辯護,提出了“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的觀點。他強調通過不斷的追問和探究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通過自我反思和審視來追求智慧與美德,這樣才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面對死刑判決,蘇格拉底仍在啟發人們對身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進行根本性的審視和思考。他的哲學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了希臘哲學的研究方向。
蘇格拉底的這句真言,也被印在了《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典藏版)》的切口上,警醒著當代讀者。通過批判性思維打破標簽和偏見,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呢?
1.識別和質疑標簽
識別自己或他人身上的標簽,并質疑這些標簽的合理性和真實性。例如,問自己:“這個標簽真的能定義我嗎?它的依據是什么?”
2.多角度思考
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理解標簽背后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避免簡單化的判斷。正如俗語所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有。”理解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接受那些看不慣的存在,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3.自我反思與成長
通過自我反思,認識到標簽對自己思維和行為的影響,并努力打破這些束縛。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和工作方式,培養內在自信,不依賴外界的評價。
4.理性分析與決策
在面臨選擇時,通過理性分析,評估自己的實際能力、興趣與期待,制定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目標,而不是依賴標簽。
5.同理心與尊重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具備獨特的價值、擁有不同的體驗。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嘗試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
四、找到真正的自我
標簽和偏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束縛,它們可能來自社會、文化、家庭或個人經歷。通過批判性思維,我們可以識別這些標簽和偏見,質疑它們的合理性,并通過多角度思考、自我反思和理性分析,打破這些束縛,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所強調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能力,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幫助我們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獨立和自信。
電影《哪吒2》通過哪吒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命運的束縛中找到自己的立場。而批判性思維,則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大工具。愿我們都能像哪吒一樣,勇敢地打破標簽與偏見,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活出真正的自我。
期待你的蛻變
讓我們一起攜手,彼此見證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