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和平時代的人難以想象戰爭時代的生命如草木一秋,糧食似龍肝豹胎,更無法對這場戰爭感同身受。但是他們會因為革命者前赴后繼,為國捐軀,用血鑄就新中國的誕生而感動不已,也會因為茍活者行尸走肉,膽小軟弱,讓烈士的犧牲變成了浮光掠影而憤慨激昂。
1931年至1945年,14年的抗戰,英雄在這片土地上譜寫詩篇,狗熊在這片土地上留下污跡曾經的廣西上思縣,就發生過一件讓人羞愧的事情。
6VS100000誰更勝一籌?
不敢反抗的前提是:無力反抗!嘴皮子吵不過拳頭,手腕子干不過真刀真槍,這叫無力反抗。到了抗戰時期的上思縣,十萬百姓對抗六位日本兵,人人認為結果定然是十萬民眾擊退他們!何來無力反抗之談?事實卻大相庭徑——6VS100000前者勝出。
為什么十萬百姓反抗不了屈指可數的日本兵了呢?困惑的后人終于總結出了幾個原因:
骨子里的血氣方剛,心理上的膽怯如鼠
國人骨子里,有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一股正氣,尤其是到了新中國成立前,一群可以"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有志青年和"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戰士們,將恐懼與死亡拋之腦后,與黎明前的黑暗展開最后的廝殺。
那時候不怕一個人沒膽量,怕的是一群人沒膽量。上思縣的百姓見多了也聽多了他們的手段,平民百姓拿不出陳涉吳廣起義的架勢,個個都想著多活幾天是幾天,沒有會無緣無故招惹拿著家伙事兒的日本兵。
百姓不行,上思縣還有壯士!有心反抗這群人的壯士,下定決心的一刻,家中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抱著腿根子,央求著自己別去送死。人還未到日本兵面前,心中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倘若真到了日本兵面前,呆愣愣的望著他們腰間閃閃發亮的刺刀,個個耀武揚威似的端著鐵桿子,又生怕挨個槍子就一命嗚呼,怕是真就"出身未捷身先死"。
魯迅先生的《摩羅詩力說》有這么一句話"哀其不幸,恨其不爭",說的是拜倫對他不覺悟的英國同胞的態度。如今到了上思縣,人人顧慮那么多,累贅也一層層疊加,十萬人中誰又會傻到當這個出頭鳥?
中國版的農夫與蛇,現實中的養虎為患
在幾千年前,貪生怕死之徒將出賣國家投奔他人的人稱之為叛徒,到了民國初年,叛徒又更換了一個新名字——漢奸(亦或是走狗)。這種在戰爭時期新興的職業,飽受后人的唾罵,但是對于叛徒來說,只要能活命,出賣一些機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走狗開始猖獗,越來越多的愚昧百姓去尋求機會成為走狗,拿出更有價值的情報是他們報答國家,父母,土地的恩情的捷徑。
深受迫害的其余民眾也開始迷茫,有理智的民眾無法勸說人們保持冷靜,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身邊的人是不是就是一個走狗,也正是因為這樣,"莫談國事論"搬上歷史的舞臺。
單靠走狗,尚且困不住這十萬民眾,能束縛如此多的百姓,除了走狗的陰險論調,還有很大一部分偽軍的功勞。
隨著亞洲戰場的擴大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戰線拉的太長,只能緊急調離軍隊去支援更重要的戰場。駐守上思縣的軍隊接到命令,立即與當地的偽軍做好結交工作,留下了六名士兵負責看護。偽軍的阿諛奉承,加強了六名日本兵對上思縣的管束,
一群吃里扒外的偽軍,靠著博取別人的歡心來壓榨當地民眾,跟著日本兵的喜好偷偷進行著三光政策,上思的十萬民眾當真是無力回天。
賠本買賣——牽一發而動千軍
雖然撤離上思縣的日本兵是為了支援其他照常,但是無法排除的一點是,假使上思縣失守,依照日本兵貪婪的個性,定會調來附近大本營的軍隊支援上思縣,到那時殃及池魚,會有更多的縣城被攻占。
這是有史可究的。百姓為了防衛誤殺日本兵,招致滅門的慘案比比皆是。更甚的是,滅門是其中的小部分,而隊伍會為了一個日本兵,殺害整個村莊的無辜百姓。這也是束縛上思縣百姓的原因之一。
思想麻木的民眾,活的像木偶人
上思縣的十萬人中,不缺乏抱著能活一天是一天,該死就得死的民眾。他們的眼睛中泯滅的活下去的光,成為了沒有思想意識,沒有判斷能力的木偶,連國人問斬都能去湊一湊熱鬧。在國家存亡,民族大義面前,同仇敵愾的人反倒成了笑柄,這讓一腔熱血的人該何去何從?
民眾不會抱團取暖,倒是會抱頭鼠竄,明知道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卻在侵略者面前越砸越激烈,活得像是任由擺布的木偶人,一瘸一拐的走向了滅亡。就算再來十萬民眾,照樣也會被六個日本兵壓制。
當上思縣成為一個典型事例,其他地域的百姓也"不甘落后",同樣的故事在這期間,日日夜夜都在發生。
文人洞悉了人的本性,試圖喚醒麻木不仁的國人,用文字記錄國人思想上的劣跡斑斑。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魯迅筆下的中國,是最真實的中國;小說中的人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像是《春末閑談》的談到的"統治者的精神麻痹術",試圖束縛限制老百姓的思想,來任由自己"作威作福",不正是當時統治階級的理想?
小說中的祥林嫂、孔乙己……這些起初有著信仰的下層人民,致使他們從精神有意識走向思想全麻痹的,不正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人與人之間的壓迫與剝削?
"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國人覺悟的時間太晚,青年戰士們花了14年奮起直追,用鮮血換來新中國的誕生。艱難萬險終究挺了過來,犧牲的烈士也入土為安。
上思縣的經驗教訓,給國人一記重擊,后人也總結出了經驗教訓——國家落后就要挨打,思想落后就要被壓迫。終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國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被人唾棄的把柄。
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