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是否會繼續為“塌房”主播買單,取決于主播的塌房性質、危機處理方式、人設修復能力以及公眾對其行為的容忍度。
結合2024至2025年初的多起網紅翻車案例,可以總結出以下趨勢和可能性:
1. 多數塌房主播難以重獲信任,復出阻力大
虛假宣傳與欺騙行為:如東北雨姐因售賣假紅薯粉條、毆打打假博主,以及視頻場景造假,導致賬號被封禁并持續掉粉,即使多次嘗試復出也被舉報抵制。類似案例還有瘋狂小楊哥因虛假宣傳月餅被罰款近7000萬元,至今未恢復直播。
道德與法律底線問題:鐵頭因涉黃、敲詐勒索等違法行為被封號,其前科和持續爭議使其難以翻身;小團團因涉賭被捕,商業帝國崩潰,粉絲大量流失。
少數例外:真誠擔責可能挽回部分信任
李維剛的“反向漲粉”案例**:2025年初,健身網紅李維剛因帶貨合成牛肉卷翻車,但通過主動承擔“退一賠十”責任、配合調查,并展現一貫的“正能量人設”,反而漲粉400萬,成為塌房后逆勢崛起的罕見案例。
這表明,粉絲對“真誠擔責”的主播可能給予寬容甚至支持。
2. 信任修復的關鍵因素
危機處理態度:推卸責任(如小楊哥沉默抵賴)會加劇口碑崩塌,而主動擔責(如李維剛)則可能化危機為轉機。
長期人設積累:李維剛此前通過公益、趣味內容積累的“老實人”形象,使其翻車后仍被粉絲視為“受害者”而非加害者。反之,柏公子因長期炫富、偷稅漏稅,即便補繳罰款也難以挽回形象。
問題嚴重性:涉及食品安全、詐騙等直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如東北雨姐、小楊哥),比內容造假(如貓一杯虛構“秦朗丟作業”)更難被原諒。
3. 粉絲群體的分化與“玄學”信任
核心粉絲的忠誠度:部分死忠粉絲可能因情感投射或習慣性支持繼續買單,例如空空日記辱罵網友后仍有200萬粉絲留存。
公眾記憶的短暫性:若主播通過轉型或低調沉淀(如駱王宇退網后復出),可能吸引新粉絲,但需面對原有爭議的持續影響。
總體而言,塌房主播能否被粉絲重新接納,取決于其行為的性質、后續行動的真實性,以及公眾對“人設重建”的接受度。多數情況下,涉及法律或嚴重道德問題的網紅難以翻身,但極少數通過真誠擔責和長期積累的正面形象可能實現逆襲。
正如網友評論:“信任是玄學”,既需要理性判斷,也摻雜情感因素。未來,隨著監管趨嚴和公眾意識提升,網紅經濟或將更注重“德配其位”的長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