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
(ID:qianlizhiku)
- 常言道,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3月1日,又是一年農歷二月初二,瀘州老窖以“逐浪前行 中國濃香”為主題在酒城瀘州東門長江邊上舉辦2025年封藏大典。自2008年起,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走過十八載春秋,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而今,“在傳承中不斷創新”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自國窖1573穩坐高端白酒前三寶座以來,業內時常對其不厭其煩的分析。有觀點認為,其成功的秘訣是“1573國寶窖池群”的不間斷釀造;也有觀點認為,其成功的秘訣是瀘州老窖蟬聯“五屆全國名酒”的光環;還有觀點認為,其成功的秘訣是“你能品味的歷史X年”。其實,這僅僅是瀘州老窖的“術”,而“道”或許是“與時俱進”,是“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又一次受邀參與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參與封藏大典、“生命中的那壇酒”、“春江酒月夜”等活動,深刻感受到瀘州老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力量。
成長的秘訣,一年一年的與時俱進
漫步于瀘州東門長江邊時,穿過民國風情街,然后進入“逐浪前行 中國濃香”的主會場。眾所周知,1915年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深深影響了酒業,但將這一年定位為中國濃香出海首年的酒企,瀘州老窖在酒業算是“第一家”。
民國風情街,長江邊巨輪,為我們再現1915年“濃香出海”的場景,使人不自覺地融入其中,仿佛闖入一臺大型的“舞臺劇”或者“劇本殺”,給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與其它頭部酒企相比,瀘州老窖在品牌傳播層面的確“技高一籌”。
同行的媒體人鳳凰網酒業主編陳嘉倩連發兩條朋友圈怒贊今年封藏大典創意,稱其是近年來最有高度、內容、創意的一次。瀘州老窖封藏大典IP,已經跳出酒業本身,成為一種可欣賞、可體會、可體驗的文化大秀。做酒業文化傳播,當學瀘州老窖。
我相信參與其中的嘉賓,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內心深處想給瀘州老窖點一個贊。首先,瀘州老窖對于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讓主題不落窠臼,讓參與者樂在其中;其次,瀘州老窖對于主題的創新性表達,讓場景引人入勝,讓參與者期待未來。所以說,瀘州老窖的成長秘訣,在于“一年一年的與時俱進”。
成長的秘訣,一壇一壇的時代力量
相比于其他酒企的“俗套”,瀘州老窖從來都是“有中生新”。每一年,“生命中的那壇酒”總會成為酒業新一年的思想盛會,也會成為瀘州老窖新一年的“時代力量”。一壇一壇美酒被嘉賓們封藏,通過拍賣的形式進入市場,見證著酒業發展的斗轉星移、起起伏伏。
去年,瀘州老窖“生命中的那壇酒”訪談,邀請國際巨星、瀘州老窖·國窖1573文化傳播大使成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首屆中國釀酒大師、瀘州老窖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四川省釀酒協會白酒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良,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方力鈞、薛松、譚平做客訪談現場,暢談“龍的傳人 濃的傳承”、非遺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共話一壇美酒里的時光之美、文化之美。
今年,“生命中的那壇酒”訪談同樣引人注目,邀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副主任李后強、乒乓球世界冠軍許昕、中國環球航海家徐京坤、瀘州老窖總工程師沈才洪、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傳承人雁鴻、瀘州老窖博物館館長楊辰等做客現場,共話中國文化、白酒揚帆出海的傳奇榮耀,展望白酒逐浪前行的全球化之路。
封藏及訪談期間,嘉賓們結合自身故事談及瀘州老窖、白酒出海等話題,更是引發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嘉賓們金句頻出,不斷成為現場的爆點和網絡的熱點。乒乓球世界冠軍許昕品嘗國窖1573蛇年春釀原酒時感嘆,瀘州老窖春釀原酒和奧運金牌一樣,值得珍藏;中國環球航海家徐京坤表示,白酒文化和體育競技,在出海過程中所面臨的阻礙和蘊含的精神是一樣的,都是要去打破質疑,甚至是打破封鎖,把中國最好的東西傳播出去;瀘州老窖博物館館長楊辰談到,把這塊獎牌(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做一個比喻的話,我想把它比喻成我們酒業的奧運會金牌,這是中國白酒第一次走出國門,為國爭光。
成長的秘訣,一代一代的向上托舉
世間事,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也難有輕輕松松的捷徑。于家庭而言,是一代接過一代,一代一代向上托舉,才能讓家庭、家族越來越好。于企業而言,也是傳承人們一代接過一代,一代一代向上托舉,才能讓企業、品牌越來越好。
自1573年起,從未間斷釀造生香的1573國寶窖池群,至今已連續釀造452年;自1324年起,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經師徒傳承、口傳心授,至今已有701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1573國寶窖池群于1996年被評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一年一度的封藏大典成為瀘州老窖“活態雙國寶”的文化符號。
從1324年第一代宗師郭懷玉發明“甘醇曲”到1573年第六代傳承人舒承宗開建“1573國寶窖池群”,再到十五代傳承人溫筱泉釀出300年大曲酒斬獲1915年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再到1952年至1989年,瀘州老窖連續五屆榮獲“中國名酒”稱號,被譽為“濃香鼻祖”……202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副主任李后強和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劉淼聯合主編并發布《老窖學》,這是一本凝聚白酒智慧結晶的系統性、研究性學術專著,用多學科智慧,為解答“為什么老窖出好酒”提供較為全面的視角與堅實理論支撐。
回顧1915年,瀘州老窖遠渡重洋,在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開啟白酒走向世界的序幕。百余年來,瀘州老窖始終肩負“傳承創新,敢于擔當,攜手共進,濃香共享”的中國濃香出海使命,與當代中國釀酒人及上下游產業鏈伙伴抱團共進,積極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截至目前,瀘州老窖產品銷售網絡已從亞洲發展到北美、澳新、南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15個國家的71個主流國際機場免稅終端建立品牌專柜,構建起了全球化銷售網絡體系。
后記
瀘州老窖的成功,非一日之功,在于代代瀘州老窖人的“與時俱進”“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從品質、品牌到場景、活動,日復一日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從而使得國窖1573穩坐高端,瀘州老窖深受酒友喜愛。以一年一度的封藏大典來看,要問哪一年最精彩,答案定是下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