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那么危機公關領域無疑是李國清律師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早在2015年,李國清便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前瞻性,創立了國內首個“危機公關法律事務部”。十年間,他深耕危機公關法律實務,致力于通過公關手段實現和諧共贏的局面。
2021年7月1日,一個嶄新的篇章在海南翻開,李國清受命創辦了北京市公衡律師事務所海口分所。該分所以“危機公關領域”為核心,旨在打造一支具備高精尖水平的律師團隊,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法律服務。
5S危機應對法則
社會矛盾的解決大多依賴兩種方式:媒體公關和法律訴訟。在李國清看來,無論是單純的法律訴訟還是媒體公關,都難以全面且系統地解決綜合性問題。
李國清以著名的‘彭宇案’為例,講述了媒體公關與法律訴訟之間的顯著沖突。2006年,南京26歲男子彭宇在公交站扶起摔倒的老太太徐壽蘭,后徐壽蘭指控彭宇撞倒自己,要求賠償醫療費等損失。
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一審判決彭宇承擔40%責任,賠償4.5萬元。判決書提到:“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常理),若非彭宇撞人,他應先行抓住撞人者而非好心攙扶”。二審前雙方達成和解,彭宇支付1萬元賠償,具體細節未公開。
李國清指出,類似“彭宇案”這樣的案例,既得利益者雖然在法律上取得了勝利,卻在輿論場上失去了人心。
因此,他開始積極探索公關傳播與法律相結合的路徑,通過實踐方法預防、化解危機,并在危機中重塑形象,以協作共贏的方式實現和諧結果。
在危機的處理中,李國清提出危機公關 5S 原則,即速度第一、真誠溝通、系統運行、承擔責任、權威證實五點要素。
這五點要素構成了他危機處理體系的核心,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的技巧支撐和資源背書。這一體系就像是一個精密的儀器,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危機時能夠有條不紊地運轉,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央視節目《律師來了》中,四名女生通過某租房平臺中介卓某租下一室一廳,約定押一付三(月租4800元)。中介簽約時隱瞞身份,事后以"公司政策"為由要求提前支付下月房租,否則按違約處理(需承擔200%違約金即9600元)。女生無力承擔被迫搬離,但中介違背"押金抵扣違約金"承諾,仍索要1400元費用。
針對此事,李國清運用"5S原則"快速介入,他指出中介卓某既非產權人亦無業主授權,構成無權代理。但李國清并未以此法律維權,而是選擇第一時間分析整理相關法律證據,并找到該中介所在公司,曉之以理。
在與對方企業的溝通過程中,李國清通過剖析法律風險并提出整改建議,促使涉事企業主動擔責達成和解,巧妙化解矛盾避免輿情發酵。最終,李國清團隊在48小時內成功化解此事,該案成為企業危機公關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經典范例。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李國清表示,危機公關不能總是被動的“事后滅火”,而應更加注重風險的前置管理。為此,他主導研發了《企業法律輿情風險評估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預判行業合規風險點,提前建立輿情預警機制。
在中儲糧某公司的債務糾紛案中,原告中儲糧某公司起訴被告前員工張某某,稱其2014年代銷面粉后拖欠貨款57,447.45元,張某某承認了部分欠款,但提出多項抵扣,包括解除勞動合同補償、已還款及未支付的銷售提成。
李國清代理此案后巧妙地運用5S原則,在雙方債權產生爭議時,首先建議企業進行內部自查,并主動披露企業經營的合規性審查報告,有效地消解了公眾對“暗箱操作”的質疑。隨后李國清與張某某進行了溝通協商,促使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這一舉措不僅贏得了訴訟,還收獲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法律為基,公關為翼
那么,在危機公關與法律實踐中,法律又扮演著什么角色呢?李國清以他曾辦理的一起案件為例進行了深入闡述。
2023年2月7日,廣東珠海公交車上,一名患腰椎疾病的老人因未及時落座,司機提醒無果后熄火停車離開,引發乘客不滿。小伙與其他乘客勸說老人時與其發生爭執,爭執中雙方互毆致老人眼瞼裂傷(縫4針)、小伙5根肋骨骨折(輕傷二級)。老人家屬報警后,小伙被傳喚接受調查,老人則因涉嫌故意傷害被取保。
李國清接手此案后,帶領團隊遠赴珠海進行現場勘驗,他始終堅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起案件中,原本作為受害人的老人,由于小伙意外受傷構成輕傷二級,身份發生了轉變,成為了犯罪嫌疑人。但李國清認為,是非曲直不能僅憑傷情來判定,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
李國清和老人的家屬在了解案情、查看相關視頻后,堅持認為老人行為構成正當防衛。視頻畫面中,司機的離去引發了其他乘客的矛盾,爭執中小伙率先動手,老人出于自保開始還手,最終釀成禍端。
李國清表示,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于依法妥善辦理輕傷害案件的指導意見》,要求辦理輕傷害案件要避免‘唯結果論’和‘誰受傷誰有理’,準確區分正當防衛和互毆型故意傷害。老人的行為,明顯適用此規定。
在固定相關證據后,李國清運用公關思維,將案件的來龍去脈完整地呈現給辦案機關。最終,老人被依法判定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李國清強調:“公關所做的一切,都離不開律師的專業支撐。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單純依靠公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堅實的法律證據和理論基礎,公關內容就如同脆弱的窗戶紙,一戳即破。”
法律實務是公關傳播的基石,只有在法律的堅實保障下,公關技巧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構建起穩固的危機化解防線。
理想律所的藍圖
2021年7月1日,北京市公衡律師事務所海口分所在李國清的主導下正式成立。他以“理想來定義律所”為藍圖,讓律師有體面有尊嚴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致力于為青年律師提供“0成本就業”的機會,擺脫法律行業的內卷困境。
“把青年律師扶上馬,再送一程。”李國清表示,希望能為有實力的青年律師搭建一個無后顧之憂的平臺,讓他們盡快加入到法治建設的隊伍中去。
除了危機公關業務外,公衡海口分所還設立了財稅、AI研發、物業管理、不良資產以及刑事、民商事等諸多法律業務。這些業務的設立不僅豐富了律所的服務內容,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全面、專業的法律服務。
“公益普法熱線”
由北青網法治研究院牽頭,中國商報“尚法新聞”、中國企業報企業合規與治理研究院、新黃河客戶端、指尖新聞等多家媒體聯合發起,“法度研究院”獨家支持的“公益普法熱線”正式上線運營。
“公益普法熱線”采取團隊輪流值班模式。公益普法律師團隊將依托北青網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解答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
對于經濟困難或特殊群體,“公益普法熱線”的值班律師團將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