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路,東邊是御道街,西邊是龍蟠中路。全長不過1.36公里,老白下人:我來來回來走了幾十年。
梧桐遮天蔽日,27路公交車與49路公交車一次次堵在瑞金路,圍觀著變遷。
瑞金路1號的金城集團搬走了。開了30年的瑞金路菜場關了。瑞金路中學也沒了。
曾經,瑞金路的麥當勞,是瑞金北村小學和瑞金路小學的小飯桌。2021年,承載著許多人回憶的它,也關了門。
瑞金路麥當勞本月歸來。于是,想重走一遍瑞金路。
瑞金路其實距離科巷三條巷,并不遠。常府街一路向東,看到大潤發,便到了瑞金路。
而瑞金路的土著們,更熟悉大潤發的前身:金潤發。
金潤發之于瑞金路,既是地理坐標,也是心理坐標。一個「金」字,劇透了金主之一:金城集團。
瑞金路1號的金城集團,瑞金路的傳奇榮耀。以航空起家的它,上世紀八零九零年代,憑借著金城牌摩托一騎絕塵。
2014年,金城集團大搬遷。如今,中航科技城負一樓,金城食堂一角仍然能找到摩托的身影,一秒把土著的記憶拉回鼎盛時期的金城。
瑞金路,也許習慣了告別吧。開了30年的瑞金路菜場,以便宜出圈,曾經是瑞金路深處的煙火人間。
2016年,老菜場永久地說再見了。土著們戀戀不舍之余,轉頭攻占附近的尚書巷菜場。
更早告別瑞金路的,還有瑞金路中學。2011年,南京一中初中部移到瑞金路,原來的瑞金路中學消失了。
瑞金路,總有人來來往往。
瑞金北村、瑞金新村、瑞金花苑、瑞陽小區、瑞金路50號院……長著不一樣的面孔的它們,合圍出瑞金路的昨天故事。
當科巷已經被特種兵攻占之時,瑞金路仍然是個低調又寶藏的存在。
土著們摸了摸自己XXXXL號的胃:瑞金路,我從小吃到大。
楊家冰糖蜜汁藕,原來叫第一冰糖蜜汁藕。瑞金路不變的味覺坐標。
老板楊慶志用蜜汁藕替代了桂花藕,20多年來,俘虜了大批吃藕的胃。
每年6月前,賣湖北藕。7月之后,換南京本地藕。
冰糖、白砂糖按一定比例,再加入了少量蜜汁,一起熬成迷人的焦糖色。煮好的藕放進鹵汁里再鹵上三個小時。
一份藕,淋上鹵汁,汁濃味甜香香香糯。吃不完的,切碎了熬粥,還能解鎖糖藕粥。
瑞金北村旁的喜愛多,從奶茶1.0時代活到現在。
現烤的雞蛋仔,拿捏奶香與脆香。配上一杯古早包裝的原味百搭奶茶,自選脆啵啵、布丁等小料,是專屬瑞金路的下午茶快樂。
避風塘對面、瑞金路小學旁邊的瑞陽街,曾經也是出過名的宵夜一條街。
延吉燒烤龍蝦,憑著碳烤生蠔也曾經霸占過瑞中、南航小桿子們的胃。孟老大雞蛋漢堡,眼瞅著從3.5元一個飆升到8元一個。
沒有哪條路,會比瑞陽路的含烤鴨量更高了。小管烤鴨店、金家烤鴨店、金寧烤鴨店、玉蘭烤鴨……
今天斬哪家?這是個問題。所以,誰能相信瑞金路土著的困惱不是在凡爾賽呢。
屬于瑞陽街的老味道,還有邱成寶湯包王。
晨練買菜的,熬夜打麻將的夜游神,清晨路過,一碗鴨血粉絲配一籠熱氣騰騰的湯包,簡直原地還魂。
無名炸雞、姍姍家餛飩店、大清河路的西來順……
每個瑞金路一帶的土著,都自帶一套評分標準,并自信地認為自己已經吃懂了整條瑞金路。
水果一條街、摩配一條街、美食一條街……上了年紀的瑞金路土著,見證著歲月變遷。
直到最近猛然驚覺,瑞金路變時髦了。
瑞金路21號,瑞金里REPARK。
原來這里是南京友誼服裝廠。5棟建筑出新,公共空間經過修復與改造,復古又洋氣的街區呼之欲出。
7路公交車底站的麥當勞,它的消失曾經讓很多人意難平。
如今,瑞北老學子們驚喜發現,學生時代的小飯桌“麥當勞”又重回瑞金路了!
沿著瑞金路的一側,紅磚墻與白色羅馬柱配一臉。
綠柳居、雞鳴湯包、新四方、Manner咖啡、小飛象面包公社、老米記、霸王茶姬、巴黎貝甜……不得不說,瑞金路變潮了。
老白下人看著審美在線的面包店一條街,還是會瞬間恍惚。
7路車底站沒變,金滿樓、銀滿樓,已經是時代的眼淚了。
攝影 / 達文西
商務 / 王旭麗 (微信號:H13337716453)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