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啟動建設
建成后,這一裝置
有望將人體
每一個細胞的全生命周期
動態演化過程進行數字化刻畫
探索生命奧秘
打造研究人類
發育、疾病、衰老的“國之重器”
打造數字細胞AI大模型
建設周期4.5年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元,人體約由40萬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從受精卵開始,所歷經增殖、分化直至衰老的全生命周期動態演化過程,就是“細胞譜系”。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建設周期4.5年,將打造成為深度解析人類細胞變化,進而重構和理解生命歷程的先進大科學裝置。
細胞譜系設施效果圖。
該設施通過集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打造數字細胞AI大模型,就像為生命編寫一部詳盡的“細胞家譜”,未來將幫助清晰追蹤每個細胞的“前世今生”。
專家介紹,“它核心的亮點就是采集到生老病死過程中細胞的變化歷程,對細胞的變化有了解,我們就會知道生命是怎么運轉的。”
會試毒試藥
“數字生理人”究竟是什么?
基于高質量規模化的細胞譜系數據,未來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還將打造跟真人一樣能呼吸、會試毒試藥、可以新陳代謝的“數字生理人”,通過預演不同治療手段在“數字患者”體內的治療效果,助力精準診斷與治療。
據介紹,當前全球創新藥研發平均耗時10年、耗資26億美元,但臨床成功率不足10%,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藥物研發過程主要在動物模型中進行的,不能準確模擬人類生理系統反應。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未來有望用患者的細胞信息打造一個“數字患者”,預演不同治療手段在數字患者體內治療效果,實現治療手段的“量體裁衣”。
植根廣州國際生物島
打造世界級細胞科學中心
細胞譜系設施已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體系,未來將植根廣州國際生物島,賦能大灣區,鏈動全世界。
廣州國際生物島。賈自豪 攝
細胞譜系設施的建設和使用將吸引更多全球頂尖科研人才和團隊會聚廣州,開展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共同推動人類細胞譜系研究領域發展,將細胞譜系設施打造為世界級細胞科學中心。
設施建成后將全方位支撐生命健康領域理論創新和產業發展,服務研究機構、高校、藥企和醫院,為新型顛覆性醫療技術的誕生奠定基礎。
國之重器在廣州開建
轉發分享
News
來源 | 中國廣州發布
編輯 | 張源
校對 | 藍淑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