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風投大師,大家眼中的王者是巴菲特、李開復,或者是90歲還在賣港口的李嘉誠。
可在呂不韋面前,他們都是青銅。
當年,呂不韋用500金(銅)做本金,就掌控秦國朝堂,開啟一段傳奇故事。
呂不韋,姓姜、呂氏,名不韋,據說他是姜子牙第二十三世孫。
在古代,以封地為姓是家族標志,是身份象征。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用姓。
姜子牙的祖先協助夏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呂地,自此,“呂”便作為家族姓氏傳承下來。所以,姜子牙也叫呂尚。
在周武王平定商紂后,姜子牙來到封地齊國營丘,他利用地理優勢,開放工商業,使齊國成為大國。
據《史記》記載:
呂不韋者,陽宅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呂不韋,作為其后人,完美繼承了姜子牙會做生意的頭腦,游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搞跨國貿易。
我們知道生意人又叫商人。而商人又叫商賈。
但是,在古代,商跟賈是有區別的。
班固的《白虎通義》里介紹道“行曰商,止曰賈”。
話說白一點就是:往來販賣為商,擺攤設點為賈。
只不過后來,我們把這個“商賈”統稱為“生意人”。
呂不韋是大賈,也就是大商人,他常年往來與各個諸侯國之間,消息門道眾多,局勢看的也通透。
“姜子牙第二十世孫”的頭銜是生意的助攻,但就像“中山靖王之后”一樣,沒人抬舉,還是被瞧不起。
而“士農工商”等級分明,商人地位最低,想要改變家族命運,甩掉“商人”賤籍,就要謀出路。
機會很快就來到,呂不韋去邯鄲去做生意,偶然碰到一個人,這個人改變了他一生命運。
這個人就是嬴異人,他是秦安國君的兒子。
秦昭王時期,太子去世,二兒子安國君被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是排行十幾,由于母親不受寵,他備受冷落。
當時,秦趙兩國停戰盟約,互換質子以表誠意,異人便被送往趙國邯鄲。
在邯鄲的各國質子中,異人處境最為窘迫。秦國不把他當一回事,時常侵擾趙國;
趙國吃了敗仗,就拿異人撒氣,不僅時刻防備他,還在質子間挑撥是非。
而遠在秦國的安國君,也無暇顧及這個兒子。異人缺衣少食,受盡冷眼,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就在這時,呂不韋出現了。他看到異人,就像發現了寶藏,大喜,說“此奇貨可居”。
呂不韋把異人比作貨物,可以囤積,等到高價時可以出售。
說干就干,他找到異人說,我能光大你的門楣。
異人笑著說你先光大你的門楣,再來光大我的門楣。
呂不韋答道,這就是你不懂了,我的門楣需要你來光大。
聰明人過招,不需太多言語,異人很快就懂呂不韋的意思,起身拜謝,愿事成之后以秦國國相為酬。
按照計劃,呂不韋拿出五百金給異人,讓他改善生活,結交賓客,出入高檔場所,擴大影響力。
緊接著,呂不韋又帶著五百金,去買奇珍異寶、奢侈品去找華陽夫人的姐姐,待關系熟絡后,開始為她剖析華陽夫人的困境,并表示自己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王后誠請而立之,是子異人無國而有國,王后無子而有子(也)
即立異人為太子,如此一來,原本當不上太子的贏異人能成儲君,沒有子嗣的華陽夫人有個兒子。
華陽夫人姐姐覺得有道理,就帶呂不韋去見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羋姓,是羋月晚輩,同姑奶奶羋月一樣有政治頭腦,安國君有重要事務都會和她商議。
見到華陽夫人,呂不韋就開始套近乎,我只是路過,是異人拜托我一定要來看夫人,你和太子(安國君)就是他的天,他自知在趙國無法盡孝心痛不已,每天想到你二老眼淚都停不下來。
華陽夫人聽后非常感動。呂不韋就暗示她姐姐勸道,妹妹不哭,眼淚多長皺紋,就不漂亮。我聽說“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
華陽夫人自然明白,美色侍奉君王,年老色衰后,愛就會消逝。
自古以來,帝王皆是如此,漢武帝看衛子夫年老,便找來李夫人、鉤弋夫人。
華陽夫人姐姐繼續道“除了年輕美貌,你沒有別的資本。現在安國君還寵愛你,但是你沒有兒子,如果哪天老了,連點依靠都沒有。
為今之計,就是在諸子中選一個孝順賢良的人當兒子,收為養子,扶他上位。
即使安國君不變心,但他畢竟年紀大了,總有一天會走。到那時候,太子即位,你還會這么風光嗎?
倒不如趁現在受寵,穩固根基。不然,等到色衰愛馳之后,就沒機會再到安國君面前說話、做事。
而異人自知,在安國君面前排不上號,生母又不受寵,當嫡子根本不可能,且他跟你比較親近,你不如把收為嫡子。日后,讓他繼位為王,你以后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華陽夫人深以為然,趁安國君有空隙,就吹枕邊風,提及自己雖有幸入后宮,卻無子嗣可依靠,便痛哭流涕。
安國君問如何解決?華陽夫人說,異人賢德,想收他為子。安國君聽后便同意了,派人給異人送了很多東西,還安排呂不韋做他的老師。
呂不韋的這第一筆“政治生意”,就這樣談成了。
除了投資錢,呂不韋還用一個女人做資本。
回到邯鄲,異人來拜謝呂不韋,一眼就看中路過的趙姬,想求娶趙姬。
朋友妻不可奪,呂不韋生氣啊,但轉念一想,為女人壞事不值當,他日她為后,她腹中孩兒就是秦王。
于是,他咬咬牙就把已孕的趙姬送到異人家中。
后來,異人在呂不韋幫助下回到秦國,拜華陽夫人為母,改名“子楚”,當上秦王,史稱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為了報答呂不韋,實現諾言,拜他為秦相,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
呂不韋一下子從一個商人變成了秦國最有權勢的人,實現人生超級大逆襲。
呂不韋當成丞相后,也沒有懈怠,呂不韋召集三千門客,寫下自己的見識,編成《呂氏春秋》,又叫《呂覽》。
這部書集合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等百家思想,因此后人又叫呂不韋“雜家鼻祖”。
雜家,就是紀曉嵐的《雜家序》中所說的那樣:
雜之廣義,無所不包。
書成后,呂不韋把這本書掛在咸陽城門口,說誰要是能改動一個字,就就賞千金。
這就是“一字千金”這個成語的由來。
呂不韋可謂是風光無限,但麻煩很快降臨。
因為,有人向嬴政告發,趙姬身邊的長信侯嫪毐并非閹人,他密謀作亂,意圖讓自己兒子為王。
嬴政得知后非常氣憤,下令活捉嫪毐賞金100萬,殺嫪毐賞金50萬。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嫪毐被抓住,車裂、夷三族。秦始皇就連同母所生的兩個弟弟也沒放過。
原來,呂不韋為擺脫趙姬騷擾,他再出賣趙姬,也是最后一次。他尋到一個陰莖特大的人嫪毐,命他用陰莖轉動車輪,還故意讓趙姬知道嫪毐的本事。
找到罪魁禍首,嬴政把呂不韋貶到河南老家,讓他回去種地。
六國得知呂不韋被貶,派使臣捧著相印前往呂不韋家。嬴政感到危機,擔心呂不韋為六國所用,他徹底惱怒,給呂不韋寫信責問道: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
君何功于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蜀!
這就是領導罵人,殺,人誅心,你對秦國有什么功勞?秦國還給你高工資、高福利。你與秦王又有什么關系?還有臉稱“仲父”,趕緊的,你和家人搬到蜀地去。
呂不韋想到自己的處境,就喝下鴆酒。
縱觀呂不韋一生,當年投資千金、去拉攏華陽夫人、獻愛姬、寫《呂覽》、薦嫪毐、飲鴆酒,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
在他眼中,貨物可以交易,感情可以交易,權力和地位都可以交易。
所以,清人李景星說他是“千古第一奸商”。
而明代史學家王世貞這段評語更為巧妙:
自古至今以術取富貴秉權勢者,毋如呂不韋之穢且卑,然亦無有如不韋之巧者也。凡不韋之所籌筴,皆鑿空至難期,而其應若響,彼故自天幸,亦其術有以攝之。
從古至今,以不擇手段謀取權勢的人,沒有人比呂不韋更污穢、卑鄙;卻又沒有像呂不韋那樣手段巧妙的了。
他沒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所謀劃的事,都極其離奇、難以預料的成功,還讓大家都得到好處。
華陽夫人得到一個兒子,得到太后之位;安國君、秦昭王都得到好處,他們的偉業,兼并天下的偉業,讓嬴政幫他們完成。
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呂不韋權謀的巧妙。
但是,呂不韋的德扶不住,是被人鄙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