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昨天忽然全線爆發,讓市場資金大為驚訝!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這兩天醫藥行業政策密集傳來多個好消息,讓預期發生了極大改變。
1,3月26日,國家醫保局召開優化醫藥集采工作研討會,市場預期會議可能推進藥品集采優化細則。
這期間,市場上一份名為《進一步優化藥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見稿)》的文件廣泛流傳。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3點是——
第一點,優化品種納入標準:新藥不集采,競爭不充分、規模小的品種不納入;高風險品種審慎納入。
第二點,優化報量、競價規則:醫療機構充分尊重臨床選擇;抗生素、易濫用藥品等特殊品種適當降低約定采購量;價差熔斷規則優化,在最低價1.8倍熔斷基礎上引入次低價1.8倍熔斷。
第三點,優化分量規則:基層醫療機構分量自由度提升,報量低到高前50%的醫療機構,選擇剩余量可在中選產品中自由選擇。
這三點,歸納起來就是——
創新藥和細分藥品不集采+醫療機構的選擇自由度提升。
也就是說,相當于對此前緊緊套在醫藥企業頭上的緊箍咒,進行了一定范圍的松綁。
第二個利好,國家藥監局綜合司近日公開征求《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征求意見稿)》意見。
細節有十多條,主要是針對創新醫療器械的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
一個針對制藥板塊,一個針對醫療器械板塊,幾乎同時發出,政策信號不言而喻。
第二個原因,來自市場層面的情緒博弈。
近半個月來,A股深受多重掣肘,情緒低迷——
一方面是外圍特朗普挑動關稅戰,導致很多資金避險情緒濃厚,都在等著關稅政策落地之后,再入場揀便宜籌碼。
另一方面,前期領漲的科技板塊也不斷遭遇產業界人士的唱空。
AI板塊前腳剛被阿里老板認定是“泡沫”,人形機器人板塊后腳又受到朱嘯虎的唱衰打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于是本就失血的A股,更是失去了目標,留存的資金只好一窩蜂涌向金融、黃金、資源股等為數不多的幾個“避風港”。
那么,大資金們真的完全就不看好A股了嗎?
當然不是的,大家只是暫避風頭,不愿與短期趨勢對抗而已。
眾所周知,海外市場已經一只腳踏進了衰退周期,中長線機會更加渺茫。
A股再爛,也是眾多蘋果中相對健康的一個。
目前不過受4月2日這個關稅政策出臺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帶來短期的回調而已。
等到“4月2日”這個敏感日子過去,不確定性落地,后面肯定是有機會的。
況且,市場本來就是漲漲跌跌,大A自開年以后,已經連漲了2個半月,本身就有回調的內生需求。
可見,這波調整,其實是很多資金的“默契”,算不得意外。
大家都在等著調整到位,等著特朗普的幺蛾子趕緊完事,然后趁機入場揀籌碼。
現在——
1,經歷了半個月左右的回調,上證指數重新回到了3300左右的點位,殺跌趨勢接近尾聲。
2,4月2日的靴子落地,馬上也到了。
3,醫藥行業政策忽然轉彎,這個板塊今年尚未表現過,市場預期悲觀,估值大部分都趴在底部。
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嗎?各路餓極了的資金,自然一窩蜂下場哄搶啊!
看今天漲幅靠前的行業,生物制品+4.82%、化學制藥+4.47%、醫療服務+4.22%、醫療器械+3.28%、中藥+3.08%、醫藥商業+2.66%、農藥獸藥+2.63%,全被醫藥相關板塊占據。
大家其實認準了,只要政策真的能落地,后面醫藥板塊修復估值+利潤回升,肯定是有很大回報空間的。
醫藥肯定是個優質賽道,即使在美股也是幾十年來漲幅僅次于IT的好行業、好生意。
這幾年,不過是被集采套上了緊箍咒,短期被壓制。
只要緊箍咒松開一些,利潤率回升幾個點,很快就會誕生一批五倍股、十倍股。
但是,醫藥股細分板塊眾多,主要機會在哪里呢?
關鍵就是領會上面的政策要旨:創新藥和細分藥品不集采。
今天主要講講創新藥產業鏈的機會——
主要有三塊:
第一塊是創新化學制藥。
包括小分子創新藥、小核酸藥物、ADC藥物、GLP-1減重賽道等多個熱點,規模空間最大。
行業龍頭包括百濟神州、恒瑞醫藥、科倫博泰、百利天恒、科倫藥業、海思科、艾力斯、澤璟制藥、康弘藥業等。
這里面關注度最高的,肯定是百濟神州和恒瑞制藥兩大龍頭。
相對來說,百濟神州主要靠出海,核心產品澤布替尼是全球第三款BTK抑制劑,商業潛力巨大,2024年全球銷售額達188.59億元,同比增長106%,因此股價在近期也創下了新高。
恒瑞制藥目前主要還是靠國內市場,因此受到集采的打擊也比較大,近期股價相對于2020年的時候依然腰斬。
其實恒瑞近年的發展是比較穩健的,2024年創新藥銷售收入達138.92億元,同比增長也有30.60%。
這輪集采政策調整,恒瑞的受益程度肯定大于百濟神州。
第二塊是創新生物制品。
包括重組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疫苗、CAR-T細胞療法、寡核苷酸藥物等熱點,發展速度也很快。
代表龍頭包括——
康泰生物:擁有獨家品種60微克乙肝疫苗、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四聯流感疫苗等。
君實生物:在腫瘤抗體藥物方面實力較強,其PD-1特瑞普利單抗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PD-1抑制劑。
三生制藥:主要產品包括特比澳(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賽普汀(注射用伊尼妥單抗,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創新抗HER2乳腺癌藥物)
賽升藥業:主要產品包括纖溶酶注射劑(腦梗死等外周血管疾病治療藥物)、脫氧核苷酸鈉注射液(肝炎、貧血等治療藥物)
第三塊是CXO醫療服務。
CXO板塊屬于創新藥產業鏈的上游,號稱創新藥的賣水人。
行業龍頭包括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昭衍新藥等。
這幾年創新藥行業不景氣,CXO板塊也受傷很深,估值下殺的非常厲害。
不過,一旦創新藥景氣度修復,CXO外包也將同氣連枝、一榮俱榮。
這個板塊,通常被認為是“業績彈性最大”的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