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對部分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布局進行優化調整。根據方案顯示,西安為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作為全國首個不靠海不沿江的“4樞紐+1基地”綜合物流樞紐城市,西安近年來通過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通道網絡的梳理、綜合運輸方式的融合等方式,著力推動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區域物流網絡。
而在一系列措施之中,加快推進物流中心(園區)向外遷移工作成為重中之重。
日前伴隨著《2025年西安市政府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印發以及官方回復,今年西安這8家物流園區將啟動外遷。
XI'AN
定了,這8家物流園區今年外遷
4月初,在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2025年市政府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第五項更大力度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中表示:建立全市非核心功能和一般性產業轉移“兩張清單”,做好8家物流園區搬遷工作,推動產業用地入園供給、產業項目入園建設。9月底前制定全市非核心功能和一般性產業轉移“兩張清單”。
哪8家物流園區將搬遷,頓時成為了不少人關心的焦點。
而在兩天后,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西安市西部開發辦公室)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的回復給出了答案。
2025年我委根據物流園區整體外遷計劃,擬外遷新北城市場、摩爾市場、永豐源倉儲、聚輝物流倉儲、吉祥商貿倉儲、祥云物流、陜西貝斯特物流、陜西昌合儲運等8家物流園區,并分解至2025年第二、三、四季度目標任務。
按照要求已于3月底報送市生態辦,屆時納入《西安市生態環境保護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予以推進。
經了解,該方案尚未印發,物流園區外遷具體分解情況以行動方案為準。
這8家物流園區都頗具知名度,如陜西貝斯特物流一度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AAAA級物流企業,而摩爾市場(西北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作為國家級專業批發市場,是西北地區銷量最大的水果批發集散地。
另外,可以發現,這些物流園區大致分為三大類,農產品批發如(新北城市場、摩爾市場、祥云物流)、普通物流倉儲(永豐源倉儲、聚輝物流倉儲、吉祥商貿倉儲、陜西昌合儲運)、以及陜西貝斯特這種包含五金、建材、藥材等綜合性物流園區。
通過地圖可以看出,此次計劃搬遷的8家物流園區基本位于主城區北部區域,其中,未央區2家(新北城市場、西安摩爾市場),灞橋區4家(永豐源倉儲物、聚輝物流倉儲、吉祥商貿倉儲、陜西貝斯特物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1家(祥云物流),蓮湖區1家(陜西昌合儲運)。
從這些物流園區布局看,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容,原本在二環、三環周邊布局的大中型物流園區已處在市區內,物流車輛與城市內部交通形成交叉擁堵,既不利于物流園區對接生產企業,也占用了城市優質發展空間。
外遷,在所難免。
XI'AN
多年籌劃 外遷將加速
實際上,隨著市區國土空間規劃的出爐,這些繞城高速范圍內的物流園區的未來已經注定,如位于灞橋區的陜西貝斯特物流。
不久前網友在留言板上詢問:席王的貝斯特物流中心是否有搬遷計劃?
官方明確表態:根據《灞橋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階段性成果)》以及《西安市灞橋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階段性成果),貝斯特物流中心的規劃用地性質被確定為商業用地和二類城鎮住宅用地,最終規劃以經過審批的版本為準。
可以看到,城區內的大型建材市場承擔家居批發、零售的商貿功能,畝均稅收貢獻值較低,并且與西安市國土空間規劃用地性質、功能定位不符。搬遷只是時間問題。
實際上,自2021年6月,西安市印發了《關于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 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決定》,要求到2025年,三環內及周邊重點區域物流中心全部遷出。
2021年12月,西安在研究優化全市物流業空間布局時提出,將推動繞城高速以內老舊物流中心“退城入園”等內容納入“十四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2022年4—5月,西安市組建工作專班,逐個摸排繞城高速內物流園區情況,研究形成《關于推進主城區物流園區外遷的調研報告》,為后續推進物流園區外遷奠定堅實基礎。
2022年11月28日,西安市印發《關于西安市繞城高速以內不再建設物流園區及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通知》,明確要求除綠色物流轉運中心之外,西安市繞城高速以內不再建設各類物流園區,嚴格管控新建和擴建項目;對于西安市繞城高速以內已建成投用的物流園區,嚴格按照《西安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西安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產業布局要求,鼓勵引導其外遷,加快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
這些年來,城區內多個涉及農貿、建材等多類別大型市場關?;虿疬w的情況接連發生。
而2025年,西安顯然在加速這一進度,除此次重點工作任務之外,今年2月西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西安發改委同樣強調了,今年將推進27個物流園區及西電等企業的搬遷改造。
此次所公布的8家,預計將是重點關注對象,今年將是推進物流園區外遷的關鍵一年。
XI'AN
物流企業又將前往何處?
正如此前我們討論的西安雨潤、方欣、欣橋、胡家廟糧油等農副產品市場的外遷,需要城市外圍大型新市場的規劃建設一樣,西安外遷物流園區同樣需要外圍區縣能夠承載。
首先要考慮的是“四樞紐一基地”的具體情況,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位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位于高新區、經開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位于經開區、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區域。
陸港型、空港型都是依托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而建設,生產服務型則是依托產業而建設,都無外遷的必要。
而西安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主要面向消費市場供應鏈,對所在區域的硬性要求不高,因此表示將依托灞橋區、臨潼區、高陵區、閻良區(航空基地)、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等區域規劃建設,建成后將有力輻射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乃至西北五省商貿流通業聚集發展。
這其中,高陵區沿310國道布局的矩麓物流園、樂道物流園、乾龍物流園、京通易購等園區,灃東新城布局的陜西商儲灃東冷鮮加工中心冷庫改造項目、盒馬鮮生西安灃東運營中心物流園,都已逐漸成型。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臨潼區早在2022年就表示將積極承接主城區物流企業外遷,并在今年要求,加快臨港產業園項目實施落地,打造西安東部先進制造和智慧物流示范區。
而在剛剛發布的《關于西安市臨潼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的公示》中,通過規劃用地圖可以看到,臨潼區在區域西部布局有大塊物流倉儲用地(深紫色地塊),也就是近年來一直在建設的臨潼現代物流區。
另一方面,西安此前表示要根據《西安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西安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要求。積極實施城市“北跨”戰略,聚焦渭北新城先進制造業聚集區功能定位,引導物流資源要素合理化流動,以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契機補齊臨潼區、閻良區以及高陵區物流功能短板,加快推進西安市繞城高速以內區域物流園區外遷。
顯然,推動物流園區向“北跨”區域聚集,向遠郊區縣遷移是當下主城區物流園區的遷移主要方向。
而西安在回復中也表示,物流園區外遷正在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屆時,待行動方案出爐后,我們也會第一時間聚焦并分析。
總而言之,將物流批發功能疏解到外圍,騰挪土地進行再開發,改善片區環境,帶動外圍區縣發展已成大勢所趨。
而怎么搬、何時搬、往哪搬等問題,同樣需要西安仔細考量并謹慎實施。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