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海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中國企業出海:2025年新趨勢解析;
-美妝出海的另一種路徑;
-中國電動兩輪車出海東南亞,靠什么突圍?
行業環境
1.中國企業出海:2025年新趨勢解析
關鍵詞:區域化布局,數字化轉型,技術輸出,合規管理,綠色發展
概要: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下,中國企業出海呈現五大新趨勢:區域化布局成主流,數字化賦能傳統模式,技術與投資并重輸出,合規優先風險管理,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產業轉型。未來,企業需圍繞區域化、數字化、技術輸出、合規管理和綠色發展拓展國際市場,在復雜環境中尋找機遇。
2.AI玩具爆火、自主品牌“出海”……玩具產業出口有何新趨勢?
關鍵詞:潮玩,AI玩具,自主品牌,出口貿易,產業升級
概要:今年春節后,《哪吒之魔童鬧海》帶動衍生玩具熱銷,顯示潮玩市場活力。中國作為全球玩具生產大國,面臨工人減少、需求下滑及同質化競爭問題。第37屆深圳玩具展聚焦行業趨勢,助力轉型升級。2024年,中國玩具出口額下滑,但自主品牌占比超65%,品牌意識增強。AI玩具成新熱點,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潮玩經濟蓬勃發展,相關企業超4.9萬家,廣東省玩具協會成立潮玩分會推動產業鏈整合與創新。
3.美妝出海的另一種路徑
關鍵詞:美妝市場,渠道品牌,出海現象,全球化戰略,選品標準
概要:韓國美妝市場深度調整,國際品牌退出,本土巨頭Olive Young加速全球化。其在美國洛杉磯設子公司并計劃開設實體店,拓展北美市場。作為韓國最大美妝零售商,2023年銷售額達210億人民幣,市場份額15%。成功源于“品牌+渠道”模式、扶持中小品牌及自有品牌孵化,如Wake Make。通過Global Mall將2400多個品牌銷往150國,80%為小品牌。其“大眾精品”定位和文化影響力塑造核心競爭力,推動K-Beauty全球化。
4.中國電動兩輪車出海東南亞,靠什么突圍?
關鍵詞:東南亞市場,電動兩輪車,油改電政策,價格戰,技術創新
概要:中國電動兩輪車企業借東南亞“油改電”政策重塑形象,避免重蹈20年前摩托車行業因價格戰失利的覆轍。如今,東南亞多國通過補貼和稅收減免支持電動兩輪車發展,為中國企業提供新機遇。中國企業如雅迪、嗯哇科技等注重技術創新與本地化運營,在市場中取得一定成績,但仍面臨品牌認知不足和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專家建議強化產品個性與售后服務,未來價值競爭和技術創新將成為立足關鍵。
5.新能源汽車出海:巧馭挑戰 穩舵前行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電氣化趨勢,全球市場,汽車行業
概要: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強勁,前兩月達28.2萬輛,同比增長54.5%,預計2024年突破200萬輛。全球需求旺盛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行業呈現電氣化、多極化等趨勢。報告預測2040年純電汽車占全球新車市場六成,中國市場份額或達七八成。企業需優化布局、強化供應鏈并發展軟件定義汽車(SDV),未來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商中地位將顯著提升。
6.2025微短劇產業關鍵詞:出海、提質
關鍵詞:出海,提質,微短劇,上海,標準化體系
概要:《2024年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達634.3億元。行業聚焦“出海”與“提質”,上海依托資源優勢探索標準化體系,但面臨文化差異、本土化及版權等挑戰,建議建立一站式服務和“上海出海微短劇服務中心”。同時,B站提出“微短劇發展計劃2025”,注重“高概念+現實題材”,支持原創內容生態,推動國際化布局與品質升級。
7.文化出海又添新勢力:網文IP與實體產業融合,探索“文化+消費”新模式
關鍵詞:國產IP,文化出海,線下主題空間,IP運營,谷子經濟
概要:閱文集團與華潤知識產權管理有限公司達成IP運營合作,將在主題空間、品牌營銷及衍生品領域推動國產IP文化出海。近年來,“谷子經濟”崛起,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超3000億。以《慶余年》為例,其盲盒2024年銷量超20萬只。雙方將通過“內容+體驗+消費”模式,融合線上線下,拓展文化新消費,釋放IP的文化與商業價值。
8.接入DeepSeek,跨境外貿就能躺贏?
關鍵詞:跨境B2B,AI創新試驗,模型幻覺問題,供需關系優化,履約效率提升
概要:跨境商家正借助大模型優化工作流,DeepSeek因低成本和強推理能力受青睞。在跨境電商尤其是B2B領域,DeepSeek助力需求匹配、降低溝通成本,提升商機轉化率。例如,阿里國際站接入后,商品轉化率提升52%,客戶回復率提高36%。然而,AI并非萬能,外貿核心仍需依賴供需優化和服務質量,結合行業Know-how構建知識庫是未來關鍵。預計2030年全球B2B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47.54萬億,技術與服務深耕成增長關鍵。
9.家居產業“抱團出海”戰略升級,居然智家牽頭布局東南亞萬億級市場
關鍵詞:出海,家居產業,東南亞市場,抱團出海,價差
概要: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團副總裁何勇在新春座談會上指出,國內家居產業面臨生存挑戰與出海機遇,“出海”已成為企業生死線。以印尼為例,海外家居產品價差大,主要因渠道商占據高額利潤,中國制造業議價能力弱。隨著國內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跨境收入占比高的企業增長顯著,東南亞市場正迎來家居消費爆發期。居然智家推出“抱團出海計劃”,通過產品、制造到全鏈條輸出,布局產業園區、自建電商與物流體系,聯合阿里賦能本地化運營,旨在打破貼牌模式,構建全球產業鏈生態。
10.出海“三十六計”:跨境電商模式大比拼 誰是盈利王?
關鍵詞:跨境電商,出海模式,平臺電商,獨立站,全托管
概要: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因流量減少尋求新渠道,Chewy向中國賣家開放入駐并推出三種合作模式,其中Dropship模式類似半托管。當前跨境電商有平臺電商、獨立站、全/半托管及分銷等多種模式,各模式適合不同賣家需求。新手適合平臺電商,有品牌和技術者適合獨立站,供應鏈強的工廠適合托管模式,B端商家適合分銷模式。賣家需根據自身資源與目標選擇合適路徑。
頭部品牌動態
11.TikTok ,進軍巴西電商市場|出海新勢力
關鍵詞:跨境電商,巴西市場,電商布局,直播帶貨,供應鏈
概要:TikTok電商計劃擴展至巴西、意大利等國,其中巴西站點預計4月啟動,首批邀約本土賣家入駐。盡管面臨海關合規風險和競爭壓力,TikTok仍加速布局,顯示對巴西市場的重視。快手旗下Kwai也在當地上線購物功能,加劇競爭。作為拉美重要經濟體,巴西電商市場增長迅速,吸引亞馬遜、美客多等平臺爭相進入,價格與供應鏈成競爭焦點。
12.電商出海,會成為小紅書的商業化良藥嗎?
關鍵詞:內容社區,商業化閉環,生活方式,種草平臺,用戶群體
概要:小紅書自成立以來注重內容社區建設,強調科技與人文結合,但作為商業平臺,盈利仍是挑戰。雖推出直播帶貨、優化種草閉環等商業化舉措,仍面臨素人變現難、商家投放效果量化不足等問題。電商業務在供應鏈和價格競爭力上遜于抖音、快手。為突破,小紅書推出TrueInterest指標、電商出海計劃等,但海外拓展需克服供應鏈與本地化難題。未來,小紅書將優化種草投放與生態體系,持續探索商業化路徑。
13.小米最強年報“出爐”:2024年營收、凈利均創歷史新高!2027年小米汽車要“出海”
關鍵詞:財報,營收,高端化,智能電動汽車,研發投入
概要:小米集團2024年財報顯示,總收入3659億元,同比增長35%,凈利潤272億元增41.3%。Q4營收首破千億元。智能手機出貨量1.69億臺,穩居全球前三;IoT業務收入首破千億,互聯網業務收入341億元增13.3%。智能電動汽車收入328億元,小米SU7交付超13萬輛。計劃2025年汽車交付達35萬輛,2027年啟動出海。研發投入241億元,未來五年超1000億元,聚焦AI技術,深化高端化戰略,布局全生態。
14.兩大OTA背后的旅游業新機遇:國內看同程 出海看攜程
關鍵詞:旅游業復蘇,國際業務增長,大眾旅游市場,用戶價值提升,在線旅游交易
概要:2024年中國旅游業全面復蘇,在線旅游交易率超51.5%,OTA平臺交易額達2.07萬億元創新高。攜程國際化戰略成效顯著,出境與入境游預訂大幅增長,未來Trip.com收入將占集團15%-20%。同程深耕國內大眾市場,受益非一線城市消費升級,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占比60%以上,國際業務增速迅猛。兩家企業均布局AI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分析師認為OTA的流量與供應鏈優勢短期內不可替代,雙巨頭以不同路徑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15.拒絕出海內卷:速賣通“百億補貼”提供了一種解法
關鍵詞:科技品牌,出海,百億補貼,消費電子,全球化
概要:2025年,中國科技品牌在國際舞臺展現強勁實力,AI大模型、機器人等突破性產品引發關注。速賣通通過“百億補貼品牌出海”計劃助力GameSir、Magcubic等品牌拓展海外市場,實現銷量與影響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品牌正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海外消費者更看重品質與創新。未來,中國品牌將憑借全球化布局和標準認證能力,在國際市場占據更重要地位。
16.押注全棧自研,零跑能否打破“低端出海”宿命?
關鍵詞:智能駕駛,成本控制,技術研發,產品策略,市場定位
概要:零跑汽車發布新款車型B10,以10.98萬元起售價進入15萬級市場,搭載高通8650芯片和激光雷達,推動智能駕駛普及。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321.6億元,Q4毛利率13.3%,實現盈利。C系列月銷超3萬臺,全年交付29.37萬輛。零跑通過自研技術降低成本,B系列零部件共享率達88%。B10作為全球車型助力國際化,已在歐洲開設近500家網點,展現“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成效。
17.劉強東拿下歐冠,京東出海只準成功
關鍵詞:國際化,體育賽事合作,出海戰略,供應鏈布局,品牌影響力提升
概要:京東近年來加速國際化布局,與歐洲足球協會聯盟(UEFA)達成合作,成為歐冠官方電商創新合作伙伴,提供獨家互動、商品折扣及創新服務,增強用戶體驗。京東物流已在全球擁有近100個倉庫,并計劃至2025年底實現海外倉面積翻倍增長,提升跨境運輸效率。近期,京東在日本東京開設首個自營海外倉,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盡管國內競爭激烈,京東2024年財報顯示營收和凈利潤大幅增長,同時積極拓展外賣等新業務,以應對新興平臺的競爭,堅定推動全球化戰略。
18.以“中國智造”新思維推動品牌出海,海菲曼打磨出自己的方法論
關鍵詞:高端音頻,中國智造,海外市場,品牌出海,發燒友
概要:HIFIMAN海菲曼作為中國高端音頻品牌,自2005年創立以來,專注于高保真音頻設備研發與生產,主打高端市場。其明星產品如SUSVARA系列、HE1000系列等采用納米振膜技術,頻響達國際頂尖水平。海菲曼通過自主研發、高品質追求及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超60%,成功打破“低價低質”印象。同時,品牌注重文化自信,與中國國家大劇院合作推出聯名款,將中國文化融入現代音頻技術,提升品牌內涵,為中國高端制造出海提供借鑒。
19.進入2025年,瑞幸咖啡出海的步調似乎開始提速
關鍵詞:出海提速,門店擴張,國際市場,咖啡品牌,低價策略
概要:瑞幸咖啡在2025年加速國際化擴張,尤其在東南亞市場。繼2023年4月新加坡首店后,馬來西亞第三家門店于2025年2月開業,并計劃進軍美國。與競爭對手庫迪相比,瑞幸的國際化步伐較為謹慎,截至2024年底,瑞幸在新加坡僅開設51家門店,而庫迪已在全球擁有超過2000家門店。受2020年財務造假丑聞影響,瑞幸早期出海計劃擱淺,但通過優化成本、產品創新和放開加盟等措施在國內復蘇。瑞幸在海外市場采取差異化定價策略,如新加坡價格對標星巴克,馬來西亞定位于中等偏上水平。CEO郭謹一表示將繼續加大國際市場投入,尤其是美國市場,以實現規模效應和盈利目標。
20.SHEIN2025推150+招育合一產業帶對接 助力產業帶高質量出海
關鍵詞:跨境電商,產業帶出海,個性化體驗,柔性供應鏈,數字化建設
概要:SHEIN憑借創新的數字化柔性供應鏈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戰略,超越耐克、亞馬遜等品牌,成為最受好評的購物應用。2025年,SHEIN計劃推出150多場產業帶對接活動,助力商家開拓國際市場,廣東省作為示范省已實現全面覆蓋。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在2024年達2.63萬億元,占比提升至21.8%。SHEIN通過按需生產模式減少浪費,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并積極投入智慧供應鏈建設及紡織印染技術創新,增強自主品牌海外影響力,幫助傳統產業帶商家高質量出海。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