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蘇
2024年酒店行業迎來復蘇期,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但同樣也迎來了更加白熱化的競爭局勢。
市場表現方面,國內旅游恢復接近2019年水平,受益于免簽政策,入境游訂單激增。
酒店競爭局勢方面,2024年國內酒店數量突破34萬家,客房數量創下新高;中檔及以上酒店達7.4萬家,客房規模達842萬間,同比增長12%;新開業酒店超1萬家,新增客房95.2萬間,同比增長27%。此外,民宿業市場表現同樣可觀,2024年民宿市場規模達422.7億元,高端民宿需求占比達21.4%,同比增22.7%。
相較而言,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及熱門旅游城市酒店業表現更為亮眼。如2024年民宿消費超五成來自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同時2024年酒店業投資交易額達178.7億元,其中68%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
在消費收縮的大背景下,酒店行業供給側過剩,所帶來的困境與矛盾也十分明顯。
2024年超1000家中檔及以上酒店停業,涉及客房10萬間,其中中檔酒店占比68%。新一線城市雖然入住率恢復良好,但運營收入卻未達預期。2024年,龍頭企業整體RevPAR呈下降趨勢,2025年3月,酒店業整體RevPAR同比降4.0%,4月首周降幅收窄至0.7%,RevPAR承壓已是行業共同面對的難題。此外,人工與能源成本上升,傳統業務如會議、婚宴等恢復緩慢的問題也愈發凸顯。投資方面,2025年酒店業的投資交易額預計與2024年持平,較難出現大幅增長。
行業營收增長大勢龍頭企業戰略分化
2024年,營收增長是酒店行業大勢。
華住集團2024年收入為239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國內業務收入為190億元,同比上漲9.1%;海外業務收入為49億元,同比增長9.6%。
美麗華酒店2024年營收為285.84億港元,同比增長12%;其中酒店及服務式公寓營收為59.74億港元,同比增長2.7%;旅游業務收入為117.94億港元,同比增長31.6%。
萬達酒店發展2024年營收為9.91億港元,同比微增0.8%。
亞朵酒店營收更是連年增長,2024年直接大跨步邁入70億元規模,達72.48億元,同比增長55.34%。
但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的營收則同比出現微降,酒店業務占總收入98.3%的錦江酒店,2024年營收為140.63億元,同比下滑4%。首旅酒店2024年營收為77.51億元,同比下滑0.54%;酒店業務收入為72.35億元,同比下滑0.58%。
酒店企業整體營收向好,除了國內旅游業的恢復帶動之外,與各公司自身的戰略調整密不可分。
華住集團靠業務規模擴張搶跑,借輕資產模式降低資本負擔。2024年,華住集團新開酒店超2400家,凈增318家,同時降本增效,發展輕資產組合,加盟及特許經營收入占比攀升至39.8%。然而,輕資產模式雖然帶動營收增長,卻也稀釋著單店盈利,2024年華住集團國內同店RevPAR同比下降5.4%,租賃與自有酒店業務RevPAR同比下滑2.9%。同時,華住集團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27%。
酒店業務作為第三大業務支柱的美麗華酒店,2024年酒店及服務式公寓收入業務增長幅度較小。2024年該企業雖然入住率高企,但平均房價卻增長乏力,增幅僅為1.7%。2025年,美麗華酒店重建香檳大廈項目或許可以成為新增長引擎,該項目將通過整合零售與酒店資源創造協同效應,同時提高高端客群占比。
亞朵酒店已經連續兩年營收增速超50%,疫情后復蘇勢頭強勁,更難得的是,其凈利潤也在大幅增長,且現金儲備充足,達36.18億元。毛利率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之外,亞朵酒店營業成本增速則低于收入增速,可見其成本優化效果顯著。但一系列漂亮的數字背后,亞朵酒店資產負債率卻一直不低,2024年為62.6%。
錦江酒店則處于轉型陣痛期,錦江酒店正在發力全服務酒店與中高端品牌,2024年錦江酒店國內有限服務酒店RevPAR同比下滑,其中經濟型酒店同比下滑2.79%,中端酒店同比下滑8.33%,核心利潤指標受挫,但其全服務型酒店業務卻迎來了高增長,增幅達49.6%,高端化轉型效果可見。此外,錦江酒店對輕資產模式發力力度同樣不小,2024年開業的直營店占比降至5.1%,為686家,新開業的加盟店則達12646家。值得關注的是,錦江酒店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減少31%,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同比增137%,雖然出售時尚旅回血28.5億元,但短期經營依然承壓。此外,隨著華住集團、首旅酒店業務下沉,錦江酒店面對的競爭環境會更加惡化。
首旅酒店發展較為穩定,營收、凈利潤或降或增變化幅度都不大,RevPAR降幅3.2%也優于部分對手;2024年新開酒店1353家,擴張規模同樣不敵華住集團、錦江酒店等競爭對手。其中,凸顯出首旅酒店中高端結構優化帶來的抗風險能力,2024年首旅酒店中高端收入占比提升至60.47%,實現凈利潤逆勢增長。此外,盡管直營店數量減少導致酒店運營收入下滑,但首旅酒店特許管理業務收入卻同比增長11.6%。
通過觀察酒店行業龍頭企業的年報,不難發現2024年酒店行業龍頭企業有的在加速滲透輕資產模式,如華住集團、首旅酒店、錦江酒店;有的延伸零售場景,如亞朵酒店;有的著力布局下沉市場,競爭三四線城市的蛋糕,如首旅酒店、華住集團。但整體來看,不容樂觀的大勢是RevPAR的下滑和利潤承壓,以及競爭的加劇。
中高端市場博弈:供給過剩與閉店潮下的酒店業存量優化
2024年頭部企業瞄準中高端市場持續開店潮,中高端酒店供給過剩的狀態日趨嚴重,品牌洗牌情形也愈發加劇。而高閉店潮也反映出低效門店淘汰速度的加速,如華住集團2025年計劃關閉600家酒店,占存量的5%。
在凈利潤承壓的挑戰下,各龍頭企業積極深化會員經濟,同時降低對OTA渠道的依賴,以控制成本。如華住集團推動直銷渠道占比提升,有望降低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提升客戶粘性。首旅酒店2024年會員總數同比增長30.8%達1.97億,同時自有渠道訂單占比提升,數字化系統覆蓋全流程運營,同時優化“如LIFE俱樂部”會員權益體系,高端會員“首享會”同比增長234.6%。此外,錦江酒店2024年有效會員達到了2.05億。
而海外業務的表現算是喜憂參半。華住集團2024年海外業務同比增長9.6%,對比國內RevPAR下滑,海外RevPAR同比增長5.9%,但在此背后,是因減值損失,海外分部業務2024年第四季度虧損3.09億元,2024年凈虧損更是達到了5.32億元。錦江酒店海外業務表現相對亮眼,RevPAR恢復至疫情前112%。
不過總體來看,2025年酒店業務市場環境向好。除了免簽政策對外國游客入境游行為的帶動之外,地緣矛盾加劇帶來的消費回流或許也是助力,如近期文旅部發布對赴美游客的風險提示。同時還有居民出游熱情走高所釋放的積極信號,如2025年清明假期國內旅游人數為1.26億次,同比增長6.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為575.49億元,同比增長6.7%。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銀發經濟的巨大蛋糕,據數據統計,2024年銀發人群高星級酒店訂單同比增長22%,而銀發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2028年將達2.7萬億元。
*參考報告:
上市公司年報
《中國內地酒店市場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
《中國旅游年度報告2024》
《中國酒店市場品牌變更洞察報告》
《社服行業4月投資策略暨一季報前瞻》
《中國民宿行業發展趨勢報告2025》
《中國酒店行業格局分析:盈利為王,效率為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