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大帝,品嘗百草終斷腸
神農氏,作為上古神話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同時也是“三皇”之一,被視為農業和醫藥的守護神。
在遠古時期,人們主要依賴狩獵維生,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僅靠狩獵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食物需求。此外,當時人們的飲食結構單一,以肉類為主,這導致了疾病的頻發。由于當時的醫療技術極其有限,面對疾病,人們往往無計可施。因此,對醫藥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這便是神農氏嘗試百草之前的社會背景。
傳說中,神農炎帝具有牛首人身的形象,他是部落的首領。神農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在女媧補天后的多年,一個黃昏時分,當西邊的殘陽如血般絢爛,東邊的月亮悄然爬上柳梢,姜水河畔,一位美麗的女子任姒,來自有嶠氏部落,她剛剛嫁入少典氏部落不久,心中常懷對娘家親人的思念。就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刻,河面上突然閃現出一道紅光,任姒抬頭望去,只見半空中出現了一條赤須神龍,其雙目放射出奇異的光芒,與任姒的目光交匯。任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覺,但她不敢相信眼前這奇異的景象是真實的,以為只是自己的幻覺。她眨了眨眼,再次凝視,然而,暮色漸濃,碧水與長空相接,景色如畫,卻再也尋不見神龍的蹤影。任姒回到家中后發現自己懷孕,經過十月懷胎,她生下了一個嬰兒,這個孩子牛首人身,因此,便以姜水的“姜”為姓。這位就是神農氏,由于他被視為南方火德之帝,故被尊稱為炎帝。
神農長大后,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在那個時代,人們主要依靠狩獵來維生。神農意識到,隨著人口的增長,僅靠打獵已無法長期保障部落的食物供應,這讓他焦慮萬分。經過三天三夜的深思熟慮,他終于構思出一個解決方案。
第四天黎明時分,神農帶領部落中一些強壯的男性成員,攜帶干糧踏上了旅程。他們朝著大山進發,經過了四十九天的艱苦跋涉,腳上磨出了水泡,水泡消退后留下了老繭,每個人的腿都瘦了一圈,最終他們深入了大山的腹地。那里山巒起伏,無邊無際,山上到處是奇花異草,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當他們深入山谷時,一群狼、蟲、虎、豹突然從密林中竄出,將他們團團圍住。神農揮舞著神鞭,驅趕著野獸。盡管野獸眾多,趕走一批又涌上來一批,他們整整戰斗了七天七夜,最終將野獸全部驅散。那些野獸身上被神鞭抽打留下的傷痕,變成了永久的斑紋。
隨行的人員勸說神農返回,但神農堅決地回應:“不能回去!當人們饑餓無食、生病無藥時,我們必須繼續前進!”
神農帶領著眾人繼續前行,經過數日的跋涉,他們來到了一座巍峨的大山腳下。
這座山峰直插云霄,其上半部分被云霧所籠罩,四周的山壁陡峭如削,宛如被利斧劈開,瀑布從山崖上飛瀉而下,青苔覆蓋著巖壁。這座山幾乎無人踏足,沒有通往山頂的路徑,山體滑膩難以攀登,似乎難以逾越。眾人再次萌生了退意,但神農堅定地表示:“我已立誓,不成功決不回頭!你們不必再勸!”
神農與同伴們搭建起涼棚,仔細觀察這座山。他們凝視了大半天,神農靜立不動,專注地思考和觀察。忽然,寧靜的山間出現了幾個金色的亮點,它們快速移動。原來是幾只金絲猴正沿著山上的古藤和橫臥半山腰的樹木,敏捷地向山頂攀爬。
神農審視著眼前的景象,心中豁然開朗。他召集了部下,眾人齊心協力,砍伐樹木,割取藤條,依山勢搭建起木架。他們日復一日,一層層地往上搭建,經過整整一年的辛勤勞作,終于完成了三百六十五層的高架,直至山頂。這便是后來人們在建造房屋時所用的腳手架的雛形。
神農一行人登高遠眺,只見山野間遍布著形形色色的植物。這里的植物種類繁多,遠超其他地方,那撲鼻而來的芬芳正是由這些花草所散發。神農心情愉悅,指示手下安排住宿。他在山上采集各種花草,放入口中細細品嘗。神農天生異稟,他的腹部透明,能清晰地觀察到食物在體內如何作用于身體。白天,他指揮眾人上山采集百草,親自嘗試;夜晚,他們點燃篝火,神農則借著火光詳細記錄下各種植物的特性:哪些苦澀,哪些溫熱,哪些清涼,哪些可充饑,哪些能治病……通過這種方式,神農發現了眾多可供人類食用的植物。正是這些植物,在人類的培育下,被廣泛種植,成為了人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或用于其他多種用途。
在遠古時期,神農氏偶然吞下一片植物的葉子,意外地發現它在體內巡回,仿佛在執行著某種清潔任務,將有害物質一一清除。于是,他將這種神奇的葉子命名為“茶”。此后,每當神農氏遇到有毒植物,他都會借助茶來解毒。在無數次以身試藥的過程中,茶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有一次,神農氏不慎嘗到了一株劇毒植物,毒液迅速侵蝕著他的內臟,劇烈的腹痛和眩暈感襲來。他急忙抓起一把茶葉,迅速咀嚼后吞咽下去。茶葉的碧綠汁液迅速在體內擴散,將毒草的烏黑汁液驅逐殆盡,他的腸胃也逐漸恢復了正常。依靠茶葉,神農氏又一次化險為夷。盡管他的手下多次勸說,面對危險應早日返回,但神農氏堅持繼續他的探索。
神農氏不畏艱險,繼續踏遍群山,嘗遍各種植物。他發現麥、稻、谷子、高粱等可以作為糧食,滋養人類。于是,他將這些植物的種子妥善保存,并派遣信得過的手下帶回部落,指導種植。這些植物經過人類的培育,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它們的果實養育了無數代人。此外,神農氏還識別出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并將它們的藥性和療效詳細記錄在《神農本草經》中。這部著作成為后人治療疾病的寶貴資料,無數人因此擺脫了病痛的折磨。
神農氏帶領著他的追隨者們穿越了一座座山巒,隨著他們識別出的草藥品種日益增多,他們在每座山上的停留時間逐漸縮短,因為大多數植物都已被嘗試過。終于有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座巍峨聳立的山峰前,山的另一側,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神農和他的追隨者們滿懷激動地攀登至山頂,俯瞰著被茂密綠意覆蓋的平原。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識別草藥的工作即將畫上句號。他們開始安營扎寨,因為神農發現這座山上生長著許多他未曾見過的植物,并且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陶醉的香氣,他意識到這里藏有眾多有毒的草本植物。于是,神農指示手下大量采集茶葉,以備不時之需。他們在山上又停留了四十九天,期間神農確實發現了許多前所未見的草藥。某日,神農與手下采摘了眾多植物,他們將一堆翠綠的草葉堆放在神農身旁,眾人疲憊地各自休息去了。神農隨手拿起一片草葉咀嚼,隨后吞咽下去,并仔細觀察它在體內消化的過程,同時記錄著觀察結果。那些年輕人正沉睡在甜美的夢鄉中,突然一聲凄厲的慘叫將他們驚醒。他們意識到發生了不測,急忙趕到神農身邊。只見神農臉色蒼白如紙,嘴角溢出鮮紅的血跡,再看他的腹部,原本清晰可見的內臟變得模糊不清,一團黑色的液體正在迅速流動,所經之處,內臟紛紛斷裂。眾人急忙喂神農飲下茶葉。神農無力地搖了搖頭,艱難地拿起身邊的一種草葉說:“這就是導致我內臟破裂的草,你們要記住,這種草名為斷腸草,切勿食用。”然而,碧綠的茶葉汁液無法驅散斷腸草的黑色汁液,神農的腸子已經斷裂。他痛苦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神農氏在簡陋的條件下,以巨大的犧牲精神開啟了農業社會的大門。為了紀念神農氏嘗百草的壯舉,人們將這片莽莽蒼蒼的山區命名為“神農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