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聲明:本圖文皆由江陽沽酒客自己獨立寫作和拍攝完成,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他用。
在物價一路“狂飆”的當下,五塊錢還能買到什么?或許只夠買半杯寡淡的飲料,又或是街邊零星的小零食。但在距離瀘州主城區驅車20分鐘的納溪區,建設街上藏著一個讓老饕們驚喜不已的美食秘境——一家開了31年的老店,僅用五塊錢,就能讓食客捧起一碗熱氣騰騰的白味臊子鋪蓋面,堪稱瀘州物價界的“天花板”(有人說應該叫地板價,因為他理解上面都是高的意思,地下才是低又或者接地氣),更是餐飲界實打實的“良心擔當”。
第一次聽聞這個價格時,我滿心都是懷疑。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一家屹立三十余年的老店,竟然還能保持如此親民的價位?這背后的經營秘訣是什么?帶著滿肚子的疑問,我跟著老饕們的指引,踏入了這條充滿煙火氣的街巷。
還未走進店鋪,遠遠就被開放式灶臺前熱鬧的景象吸引。幾位大姐手腳麻利地圍在一個巨大的面盆旁,專注地扯著鋪蓋面。她們手法嫻熟,雙手翻飛間,面團就被扯成了薄如宣紙、大若鋪蓋的面片,隨后輕盈地拋入翻滾的鍋中。蒸騰的熱氣裹挾著濃郁的面香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加快腳步,想要一探究竟。
店面的裝修十分質樸,褪色的招牌訴說著歲月的痕跡,略顯陳舊的桌椅整齊擺放,墻壁上斑駁的印記仿佛在無聲地講述著這家店的故事。可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憑借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食客前來。
看著大姐們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我好奇地詢問其中一位大姐,為何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還能堅持這么低的價格。大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著說:“都是老鄰居了,大家吃了幾十年,早就像家人一樣。就想著讓大家隨時都能吃上一口熱乎又實惠的面。”
店內的價目表簡單明了:一兩白味臊子鋪蓋面僅需5元,其他口味也不過6元一兩,即便吃三兩也沒有超過十塊錢,這樣的定價,在如今的餐飲市場中,簡直是“白菜價”。
沒過多久,我點的白味臊子鋪蓋面就上桌了。碗里,寬大的面片躺在醇厚的骨湯里,泛著溫潤的光澤。翠綠的蔥花、金黃的豌豆點綴其上,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夾起一片面片送入口中,面條筋道爽滑,麥香十足,手工制作的獨特口感瞬間征服味蕾。臊子咸香入味,與濃郁的骨湯完美融合,喝上一口熱湯,暖意從胃里蔓延至全身,讓人渾身舒暢。
除了經典的白味臊子鋪蓋面,酸菜鋪蓋面也是一絕。腌制好的酸菜酸香濃郁,脆嫩爽口,搭配筋道的面片,每一口都充滿驚喜。酸味在舌尖跳動,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在其他地方,同等品質的面食價格至少要翻一番,可這家店卻始終將美味與實惠完美結合。
這家開在瀘州納溪區建設街的老店,就像時光長河里的一座燈塔,在物價飛漲的浪潮中堅守初心。三十一年來,幾位大姐日復一日地在灶臺前忙碌,用雙手扯出一碗碗充滿溫度的鋪蓋面。她們不僅守住了價格,更守住了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都跟它一樣,不同區域和位置成本不一樣,甚至有人說江陽沽酒客你最好不要宣傳,火了人家搞不贏會罵你,漲價了會罵你,2019年的時候它才4塊錢一兩,就是因為有人宣傳了它,搞得現在6年后漲了一塊錢。
我實在很無語,五塊錢放眼四川都是難得的價格了,還有人嫌貴,倒貼給你恐怕你就不滿意。這些就不必理會了。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瀘州,一定記得拐進這條老街,到這家充滿故事的老店,嘗一嘗這碗性價比超高的鋪蓋面。相信它會給你留下難忘的美食記憶,也會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與美好,就藏在這樣一碗樸實無華的面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