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鳩摩羅什圓寂后,弟子遵其遺命,將其舌舍利從長安奉請至河西走廊的涼州,供奉于鳩摩羅什寺內,用磚砌成八角十二層,高32米的舍利塔,后人稱之為羅什寺塔。
前秦時期,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來到“七里十萬家”的涼州弘法演教。風吹雨打,時光不語。羅什寺曾歷經滄桑,多劫多難,殿宇僧舍無一幸存,僅存羅什塔。
四十年前,我在涼州城上中學。星期天逛街,在行人熙熙攘攘北大街上,總能看到突兀高聳的一座磚塔,我不知塔名,也無緣走近觀瞻,這是羅什寺塔最早留給我的印象。
隨著旅游業興起,重修的羅什寺在涼州城喧囂和繁華的時空里寂靜坐落。我有緣走進鳩摩羅什寺,院正中央為鳩摩羅什塔,后為氣勢恢宏重檐歇山頂式的大雄寶殿,松柏環繞,四季常青。寺的南側,有一口大鐘,叫“鳩摩羅什寺平安大鐘”,兩側“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的幾個字是涼州百姓最真實的祈愿。涼州城的百姓被這鐘聲喚醒,開始一天的生活。
因祖籍在涼州,曾粗讀《五涼史略》,但對鳩摩羅什我依然有太多的未知。近年來,五涼文化研究方興未艾,涼州尤盛,成立了涼州文化研究院。去年,網購涼州籍作家、文化學者徐兆壽老師所著《鳩摩羅什》一書,算是一次補課。小說把鳩摩羅什傳奇的一生演繹得精彩豐滿。
佛教從天竺最先傳入西域,龜茲尤盛。晉十六國時期,鳩摩羅什出生在龜茲。羅什少時聰慧過人,三歲能識字,六歲博覽佛經,日誦千謁,過目不忘。
7歲的羅什隨母親一起出家,母子游學天竺諸國。羅什14歲開壇辯經,舌戰群僧。在漫長的游學中羅什完成了由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的升華,二十歲時受具足戒,聲名遠播,西域僧眾莫不頂禮膜拜。回到龜茲的羅什,拜為國師。每當他講經時,國王們甘愿匍匐于地,讓其踩踏著登上法座。
前秦符堅久聞羅什大名。為強化對西域控制,迎請高僧羅什,決定派大將呂光率軍遠征西域。呂光擊敗龜茲等西域聯兵,俘獲羅什。
呂光攜羅什,載“駝二萬余頭致外國珍寶及奇伎異戲、殊禽怪獸千有余品,駿馬萬余匹”凱旋東歸。途中得知苻堅喪敗,便聽取謀士建議,在涼州建立后涼政權。呂光為了駕馭民眾,在世人心中樹起一尊精神偶像,興修了羅什寺,對羅什衣食優渥,禮遇有加,遇大事必垂詢羅什。
涼州不涼米糧川。此時的中原社會動蕩,世族大戶紛遷至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的河西四郡,落地生根。一時河西儒學氛圍濃厚,名流儒士云集。極具語言天賦的羅什在努力鉆研漢語的同時,一邊講經說法,博覽群書,潛心探究儒家、道家學說之精髓,一邊廣交名流儒士,廣聞增識,儒釋道融會貫通,佛學精進。日復一日,羅什對漢地文化、風俗、中土民情有了熟稔而全面的了解,漸成漢地一員。為日后成為中國四大譯經僧之首奠定了基石。
對于涼州,鳩摩羅什是過客。五涼統治者多崇信佛教,羅什在涼州的活動,使得佛教在河西走廊得到迅速傳播,吸引東來西往的佛教僧侶駐足。涼州迅速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圣地,五涼文化中融入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青燈相伴的羅什在涼州默默羈留了十七年,初來時的中年漢子已近人生暮年,雙鬢染霜。此時的長安,江山易主,前秦隕落,被后秦姚氏取代。歷史再次重演,如同當年呂光攻滅龜茲奪得羅什一樣,信奉佛教的姚興派兵攻破了涼州,如愿以償俘獲了羅什。恭請他至長安,待之以國師之禮,為羅什專修了草堂寺。這一年,羅什已近58歲了。
佛教的傳入與佛經的譯著幾乎同步。只是,此前的譯經者多為印度或西域僧侶,橫著一道語言的壁壘,故而譯出的經文或晦澀難懂,或詞不達意。羅什應姚興的邀請,主持長安西郊的逍遙園譯經道場,此地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立譯經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朝廷組織的大規模譯經活動拉開帷幕。據說最多時有800余人從事經文翻譯。羅什憑著對佛經精深的造詣,加之在涼州十七年漢語的積淀,厚積薄發,在佛經翻譯這個歷史舞臺上大放異彩,人生進入高光時期。他改變了以往的直譯法,采用合乎中土人民思維習慣的意譯法。羅什主持翻譯的70余部300多卷佛經明白暢曉、行文流暢,字句優美、富有詩韻,便于理解、背誦和吟唱。卷帙浩繁的經文在羅什的筆下化作精湛的漢語藝術,傳遍中原大地。創造留存的詞語諸如煩惱、解脫、覺悟、世界、智慧、實在、實際、究竟、意識、未來、想入非非、心心相印、回光返照……為漢語大觀園添彩增色。他培養了被后世稱為“四杰、八俊、十哲”等眾多優秀的佛教人才,對中國佛教教義的傳承、發展以及佛教經典的翻譯傳播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如今,留存涼州的海藏寺、白塔寺,儒釋道集于一山的蓮花寺、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眾多的佛教遺跡無聲地見證著涼州過往文化的繁盛。
斯人已逝,唯羅什塔矗立在涼州大地。在這晨鐘暮鼓中,追憶羅什大師留在涼州的足跡。
本文來源:鳳凰網甘肅、蘭州日報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