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兼職有聲書配音疑遭“違約陷阱”
涉事大學生質疑是“違約金收割”套路,公司則稱“合規經營”
隨著音頻內容生產的發展,網絡配音有著不小的需求,也成為如今年輕人兼職的一種方式。近日,南京的大學生小王(化姓)向本報反映,她在為南京一家公司提供音頻錄制兼職服務時疑似遭遇“陷阱”。合同約定了小王提交音頻的時間,但是她發現自己及時上傳的最后一部分音頻并未被公司審核,一直拖到了期限之后。公司以此為由拒絕支付小王報酬并要求其支付30%違約金,并在協商未果后將小王拉黑。小王通過網絡進行求助,這時她才發現,與她有相同經歷的兼職者達數十人,他們懷疑這是該公司針對兼職者的“違約金收割”套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斌
15天工期最后被卡審核,兼職者成“違約方”
小王告訴記者,2025年3月21日她通過招聘平臺看到了一則兼職配音的招聘信息,隨后聯系該公司進行了線下試音并與該公司簽訂了一份《文本錄制合同》,約定15天內完成約30萬字小說音頻錄制,單價為0.02元/字,總金額5994.86元。
合同中明確了音頻錄制要求:每段音頻不得出現多讀、少讀、讀錯,不得有明顯噪音、地方口音,需有情感且通順、不卡頓,且禁止第三方代讀、剪輯合成或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音頻;每段時長需控制在10~15分鐘。此外,合同中說明了15天的工期包含“審核時間和重新錄制的時間”,且規定的錄制時間為3月21日起至4月5日止。
“一開始他們審核挺及時,每段音頻基本當天或兩天內就有結果。”小王回憶道。然而,4月3日,她提交了最后一批錄音,按合同約定,若有問題應在4月5日安排返工,可直到4月7日凌晨,她才收到審核結果,且被判定違約,公司要求她支付30%的違約金。
“相當于我15天白干,而且還要賠對方違約金?!毙⊥鯚o奈地表示,起初她與對方協商,對方稱可以適當降低違約金至18%,但是當她繼續嘗試協商時,對方直接將她拉黑。
多名網友稱“統一劇本”,質疑公司騙違約金
小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這段經歷后,數十名網友私信聯系她?!按蠹业脑庥鰩缀跻荒R粯樱际窃谧詈箅A段被卡住審核,然后判定違約?!毙⊥跽f。
這些網友中,部分人因害怕承擔法律責任,無奈繳納了違約金。“他們故意拖延審核時間,還有的說審核卡得特別嚴,然后以違約為由讓我們交錢。”小王與其他網友懷疑,這是該公司的“違約金收割”套路。
通過和其他有相似經歷的網友交流后,小王還發現,他們中有部分人接到的錄制文本是同一份內容。此外,小王稱,她曾就公司給她的一份錄制內容找到了原作者,但是原作者稱并未授權有聲書錄制。
“我們現在懷疑,公司根本不是真心想做有聲書,就是靠這種方式騙違約金?!绷硪晃皇芎φ咝?化名)表示,自己也在類似情況下被判定違約,因為害怕對方起訴,交了違約金,但是交完違約金之后,公司就再也聯系不上了。小張這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勁,于是她選擇了報警。“報警之后要回了一半的違約金,但是工資沒能要回來?!?/p>
小張表示,警察曾建議通過訴訟解決這種合同糾紛,但是考慮到訴訟費還有其他因素,事情就不了了之。小王告訴記者,目前她已整理合同、聊天記錄、錄音等證據,擬于近期向法院提交訴訟材料。
公司稱“審核失誤補時”合規,涉及多起訴訟均勝訴
5月12日,記者聯系了這家公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審核時間問題,雖前期約定規定審核期限為2至3天,若第四天給出審核結果,超出一天便會將這一天時間補給兼職者,“不存在故意卡時間的情況,我們對接幾千號人,難免有工作失誤,但都會及時補償,耽誤多少時間就補多少時間?!?/p>
而對于兼職者反映的違約及違約金問題,負責人稱確實存在違約情況,合同寫著要付 30% 的違約金,“不過,如果兼職者態度好,愿意和解,我們可以無償解約;要是態度惡劣,那就另說?!?/p>
同時他還提到,此前公司配音的通過率大概85%,現在受網上輿論影響,大家不太愿意做配音,通過率不到80%,“最近我們也不會問人家要違約金了?!?/p>
針對內容侵權質疑,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使用的內容都是非獨家授權,“我們有授權證書,不存在侵權行為。”
此外,該負責人還透露,今年他們公司加上之前的一個公司,總共大概有十幾個法院訴訟案件,“一審的時候我們全部勝訴,沒有一個敗訴的,我們一直都是合規經營的?!?他強調,簽訂的是合作合同,不是勞動合同,沒辦法走勞動仲裁程序,得按合作合同規定處理,“有些律師為了賺律師費,不管案件輸贏,都會慫恿當事人起訴,有些起訴到最后當事人都是敗訴的?!?/p>
律師提醒簽訂合同“三必查”
針對此事,記者咨詢了法律專業人士。江蘇大陸律師事務所余嘉依律師表示,從法律層面看,若兼職者能提供證據證明在合同約定期限內提交了作品,而公司拖延審核、在期限屆滿后才反饋修改意見,法院大概率會認定是公司原因導致“違約假象”,支持兼職者維權?!昂贤鞔_約定了提交合格作品的截止時間,若公司故意拖延導致兼職者無法在期限內完成修改,責任應由公司承擔。”
余嘉依律師提醒,在簽訂合同時需做到“三必查”。一是仔細審查條款細節,若發現條款中審核標準模糊、履約時間嚴苛,或自身難以滿足要求,應謹慎簽約,避免貿然承擔違約責任。二是查主體身份,與公司簽約要核對營業執照、公章,留存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并核驗號碼;與自然人簽約確認真實身份及代理權限。三是查口頭承諾,將必要的口頭約定寫入合同中并加蓋公章,避免維權的時候無法舉證。同時,余嘉依律師表示,如果兼職者在遇到糾紛時,應及時保留證據,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申請勞動仲裁或提起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揚子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