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蒲松齡誕辰385周年。5月13日,為緬懷這位文學巨匠,淄博市圖書館舉辦“聊齋文脈 學術長河”《蒲松齡研究》文獻展,邀你一同探尋聊齋世界的奧秘。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杰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一生坎坷卻筆耕不輟。他自幼聰慧,熱衷科舉,無奈屢試不第,直到 71 歲才援例成為貢生。在困苦生活中,他以超凡想象力,創作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這部杰作借談狐說鬼,諷喻世態炎涼,揭示社會黑暗,展現人性復雜,成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巔峰。
為傳承和弘揚蒲松齡文化,《蒲松齡研究》期刊應運而生。《蒲松齡研究》創刊于1986年,是我國唯一一家聊齋學研究期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沈雁冰題寫刊名。設有蒲松齡生平研究、《聊齋志異》研究、聊齋俚曲研究、聊齋詩詞及雜著研究、《聊齋志異》海外傳播、聊齋戲曲影視改編研究、《醒世姻緣傳》研究、聊齋文獻資料和中國文言小說研究等專欄,注重跨學科視角和中外交流,不斷推出聊齋學研究新成果。至今已出版了134期,累計發行20萬余冊,刊發論文2000余篇,承載著無數研究成果,成為蒲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文獻。
《蒲松齡研究》旨在推動聊齋學研究不斷發展,反映國內外最新聊齋學研究動態及其成果,溝通國內外聊齋學研究資訊,搭建學術交流互鑒的共享平臺。自創刊以來,堅持走學術研究道路,不忘初心,嚴謹辦刊,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的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打造聊齋學研究重要學術陣地。
此次展覽將展出自創刊至今的全部 134 期《蒲松齡研究》期刊,是對蒲松齡誕辰385周年最誠摯的紀念。每一本期刊都是蒲學研究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不僅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蒲學研究成果的平臺,更能激發公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關注。
通過這些期刊,可以觸摸到聊齋文化的發展脈絡,讓更多讀者領略蒲翁作品的魅力。快一起走進這場展覽,感受蒲學研究的魅力與傳承吧。
展覽地點:淄博市圖書館三樓報刊閱覽室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楊峰 通訊員左文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