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文道兩年前的一期播客節目,又被拿出來反復品鑒。
微博用戶近期搬運《八分》兩年前的節目
這是《八分》在2022年5月6日更新的一期,這期節目主要討論了埃隆·馬斯克的言論有多夸張、航空航天為什么是美國的一種主流文化、載人火箭貴在哪里、如何理解一個公司的失敗等話題。
在喜馬拉雅平臺,這期節目獲得187.5萬次播放量。2年后,有人將其以視頻方式搬運到微博,獲得3萬次觀看。好內容確實具有穿透時間的能量,而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演繹。
《八分》:失敗的意義是什么(截自喜馬拉雅App)
過去一年,播客產業呈現出明顯的破圈之勢,更多明星名人、媒體、專家學者、企業家、品牌機構投身播客創作,雷軍上《高能量》成為科技領域現象級的節目;商業價值也得到了更大范圍的認可,喜馬拉雅就在過去一年,跟互聯網、金融科技、汽車、快消等行業百余家品牌實現了合作。
進入2025年,胖鯨注意到,播客開始“破壁”,越來越多播客節目開始走到視頻場,通過視頻化,播客實現了創作與交互維度的范式突破。
3月下旬,喜馬拉雅與太平洋產險聯合打造了一檔播客視頻化節目《行走的思考》,觀眾既能在喜馬拉雅站內收聽和觀看這檔節目,也能在其他社交媒體體驗來自播客圈的差異化內容。
這是播客創作能量的一種外溢,也將成為品牌敘事的新戰場。
播客視頻化,好內容撬動更廣泛的共鳴
在海外,視頻+播客的組合內容已經得到長足發展,但在國內尚未成為主流。
在YouTube、Spotify平臺,都有一批頗有影響力的視頻播客主播,助推川普再度贏得美國大選的Joe Rogan就是其中典型。
Adweek在2024年11月發文指出,播客正逐漸發展為一種視覺媒介,“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的觀看時長從2024年1月的近1.75億分鐘增至10月的12億多分鐘,“Pod Save America”等播客節目的視頻版本觀看時長在2024年也實現大幅增長。
圖片來自Adweek
越來越多中文播客也開啟了視頻化的探索,然而受社區氛圍及表達習慣影響,國內視頻播客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高能量》雷軍那期視頻訪談,就在B站達成了187.8萬播放量,實現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但《高能量》的其他內容并未實現視頻化。
喜馬拉雅希望引領中文播客視頻化趨勢。基于精品化路線和生產模式創新的思考,《行走的思考》實現了視聽融合敘事。
用戶始終對好內容有著無限的渴求。優質播客節目本質上以深度內容為基石,這種精品化基因是打破內容無效內卷的關鍵。當播客的精品內容進行視頻化呈現時,其本身的內容價值無需依附于特定平臺生態,反而能憑借扎實的敘事、專業的表達或細膩的情感共鳴,轉化為適配視頻場景的優質內容,從而在流量競爭中展現出更持久的吸引力與傳播潛力。
在保險行業整體面臨信任赤字、預防性價值較難量化的背景下,太平洋產險選擇了精品化內容合作的思路重建信任,以易理解、有共鳴、可傳播的內容實現價值傳播。
《行走的思考》由精品敘事性播客節目《故事FM》主理人愛哲擔任主持人,節目名稱暗含了要走出演播室,通過動態行走視角呈現嘉賓的深度思考的意涵。結合太平洋產險關乎風險管理、社會民生的行業特性,從“思行大千世界,內觀百態人生”的立意出發,《行走的思考》挖掘時代浪潮中獨特的生活樣本,通過實地探訪、場景對話,完成各領域的前行者對 “人生十字路口的決定性瞬間”“逆境中重啟人生”等命題的剖析。
當然,要打造一檔優質節目,除了有精妙創意,也依賴優秀的執行。
實際上,《故事FM》自2023年開始便開始制作「故事TV」系列視頻,團隊已經積累了視頻節目的攝制、剪輯經驗,《行走的思考》呈現了更專業的視頻節目制作手法。
例如,在王彥升特輯中,觀眾能在訪談中聽到消防員火場內外的心路歷程,也能在視頻中通過場景的切換,看到消防員的真實工作環境、出警需要佩戴的設備、訓練場和食堂的日常,實現人物更立體的還原。
《行走的思考》王彥升特輯截圖
并且由于場景的切換,主持人和嘉賓對話更加隨機、更加不可預測,能夠產生許多計劃外的對話,讓內容更加飽滿、精彩。“我對生死,有段時間看得很平淡。”在駕駛室和畫室自由穿行的卡車司機孔龍震,在山野間跟愛哲講起同事的車禍事故時,聽到對話中的停頓、悲嘆,看到眼神中哀傷,無法不讓人感到觸動。
《行走的思考》孔龍震特輯
愛哲表示:“通過聲音講述故事是我的日常,但我這次收集故事的方式有點不一樣,播客視頻化是我們的一次全新嘗試,從聽講述者的聲音,到走進他們的生活,讓我們在時間的旅程里邊走邊聊。”
對于太平洋產險而言, 播客視頻化讓品牌既能在喜馬拉雅站內與用戶沉浸式互動,也能以優質內容撬動站外廣泛的內容興趣人群。截至5月14日,《行走的思考》在喜馬拉雅站內獲得超1000萬的播放量,在太平洋產險視頻號,《行走的思考》收獲了非常可觀播放量和互動量。
視角轉向:距離更近的敘事場
印象中,金融行業過去更傾向于泛財經領域的植入和投放,而《行走的思考》卻將目光對準了6位在不同崗位不同領域果敢向前的普通人。
《行走的思考》出場嘉賓
無獨有偶,肯德基大神卡與JustPod合作,在3月底上線了《肯定是大神》《一早肯聊》兩檔播客節目。前者定位為“做掌控生活的真·大神”,暢聊副業哲學,后者則聚焦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早之前,巴黎歐萊雅推出了“沒關系,每一步都值得”的播客Campaign,既挖掘品牌代言人的內心故事,也談論普通人打破完美神話的心路歷程。
越來越多普通人的故事在播客節目中被講述、被看見、被討論,既是節目策劃者的有意安排,也是用戶的牽掛所在。
胖鯨注意到,很多聽眾會在不同場景下出于不同訴求收聽播客,不同播客節目對用戶而言也有不同功能屬性的差異。比如,夜晚助眠場景下,很多聽眾愿意收聽一些輕松愉快的內容,在通勤路上,會更傾向于收聽信息密度高的干貨型節目。
敘事類播客廣受歡迎,是因為它可以在一個相對輕松的氛圍下,實現議題討論、群體互動、娛樂放松、深度思考、信息獲取等功能。這其中,普通人視角有其差異性也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普通人講述的內容能讓聽眾感受到“與我有關”的親近感,另一方面,這類內容彌補了精英敘事的視角缺陷,以多元價值觀展現世界的“復雜多樣”。
在素素隊長特輯中,觀眾在泳池激蕩的水花間感受到游泳運動員在水面之下的堅毅與孤獨。在城市布道穿行的過程中,素素隊長向愛哲拋出了“理想和現實的距離是什么”的問題,當愛哲思考片刻發現自己無法給出很周全的答案后,素素隊長揭曉了她來自職業經歷的特別洞見:“眼皮的距離,閉上眼是理想,睜開眼是現實。”
《行走的思考》素素隊長特輯
這樣“反客為主”的一問一答,打破了一般訪談性播客的主客體界限,也呈現了“生活在別處”的無可比擬的肉身經驗。
“我其實更喜歡聽素人播客,通常是當作背景音,就好像交新朋友,是那種生活里遇不到的朋友。”一位用戶分享稱。
在《行走的思考》節目中,6位嘉賓承擔了這樣結交新朋友的作用。有充滿勇氣、使命加身、甘于奉獻的守護者火警指導員,有經歷過殺豬盤依然在人生新方向中盡情燃燒的運動員,有不給人生設限、追求藝術人生的卡車司機,有用腳步丈量人間大愛的公益項目負責人,有交通運輸海事系統第一位無限航區女駕駛員……都在提供一種別樣的生活樣本,鼓勵大家打開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作為節目獨家冠名商,太平洋產險通過精品化內容的包裝,實現了品牌信任度和好感度的提升。同時,通過深挖這些前行者面對未知與變化的哲思與心境,《行走的思考》本質上完成了 “不確定性” 的探討,與保險行業幫助用戶抵御風險、應對未知的核心價值高度一致。嘉賓在節目中展現的前瞻決策、風險預判、應對危機的韌性,可自然關聯太平洋產險以專業服務為消費者堅實的權益保護屏障的價值取向,將產品價值從事后賠付工具升級為全周期風險陪伴。
《行走的思考》節目對保險產品的升華性解讀
在多期節目的軟性植入下,“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的品牌理念也深入人心,這種創新傳播策略有效改變了公眾對保險行業的認知。有用戶評論稱:“看得很觸動,希望以后有更多這種有意義的節目。”
太平洋產險總經理助理葉明滿表示,這次內容合作采用更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進行保險知識普及,改變了“保險公司都是銷售”的刻板印象。
創新+跨界,重構播客生態格局
近年來,各行業頭部品牌愈發重視播客,不僅僅將其視為一個聲音媒介,更是深度內容的沉淀場、長期陪伴的情感紐帶、共鳴共振的精神空間。
越來越多品牌開啟了建設自有播客、贊助/冠名播客節目、與主播共創內容的探索,本質是通過專業觀點的深度輸出、主持人與用戶的持續互動和陪伴,以及對用戶情緒與價值觀的精準呼應,構建起高信任度的連接場景。
如今,音頻也開始探索視頻生態,在胖鯨看來,這將成為創作者、品牌及平臺共同實現內容創新的新機緣。
《行走的思考》雖然在播客平臺首發,但是它的制作方式和呈現的結果,更貼近于電視時代的新聞紀實節目。這種“非典型”播客節目的涌現,既是播客創作能力的進化的結果,也標志著媒介融合已從技術嫁接進階至敘事手段的升級。
《行走的思考》的光影、構圖、文案等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
當前,國內播客用戶主要集中在幾個頭部平臺,其中喜馬拉雅與小宇宙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平臺特色。
喜馬拉雅以龐大的用戶體量和豐富的內容供給見長,全網用戶月活超過3億,在各年齡層、性別、興趣圈層中均有滲透,且在車載場景中有較強影響力,同時在有聲書、專業課程、精品節目等制作門檻較高的內容類型中積累了較強的制作經驗,建立了較高的競爭壁壘。
相比之下,小宇宙則聚焦“垂類深耕”,注重提升在特定圈層的粘性和活躍度。這種 “全” 與 “垂” 的差異,也使得兩個平臺在內容營銷和用戶運營策略上各有側重。
對于喜馬拉雅而言,進一步挖掘用戶價值和內容制作價值,提升品牌側內容開發,不僅有助于直接提升商業收入,也能反哺優質內容,帶動生態收益的全面提升。同時,主動擁抱播客視頻化趨勢,也能更大限度滿足用戶和品牌的“在場體驗”的內容消費訴求。
《行走的思考》項目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思路。胖鯨注意到,《行走的思考》節目除了站內站外的發布,還得到上海消防等行業賬號的轉發,實現了非常不錯的破圈效應,也賦予內容更廣泛的社會價值。對品牌而言,這種內容合作的投入產出比是極為可觀的。
《行走的思考》得到「上海消防」官號轉發
出于多平臺分發邏輯的視頻播客,也將助推內容生態更大限度的破界、整合,豐富優質內容供給,實現人群、生態及商業模式的重構。
從用戶側來看,視覺化的場景敘事不僅強化了內容的情緒感染力,也打破了傳統音頻播客的圈層壁壘,觸達被算法喂養而渴求精品化差異化內容的短視頻人群。
在品牌側,以更有共情力的內容提升品牌好感度,幾乎成為內容傳播的新共識,品牌操盤者到了今天都認可內容價值,不管是in-house還是內容合作,無限拉近與消費者的情感距離對品牌發展是極其必要的。而視頻播客這種多場景、長周期的深度內容營銷,非常適合用戶情感黏性的運營,有望成為品牌建設的新基建。
當然,行業對于精品節目和優質主播、制作團隊的商業開發還非常有限。除了對準普通人的深度訪談,針對不同的興趣圈層,喜馬拉雅還有大量專業資源等待解鎖,如適合放大文化屬性的逸聞趣史,承接種草需求的旅游攻略,人群精準配度的體育熱點等,均有進一步探索的合作空間。
對創作者而言,需要在原來的敘事能力之上,強化視頻產品的運營能力。對品牌而言,依然要綜合評估傳播目標和資源屬性,精準施策。而機會在于,播客領域充滿思辨性和創新性的創作者,總是在探索新的內容形式、開發新的敘事角度,并在探索過程中誕生精彩作品,現在正是加入這場游戲的好時機。
本期作者:張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