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 沈江江
如果您有長時間不分場合、不受控制排氣的癥狀,醫生提醒,得去醫院好好看一下腸胃了。“這其實是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揚州市中醫院開發區分院(揚子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助理、主治中醫師趙雪煜說。
病 例
胃腸道犯病每天排氣不斷
30歲的謝先生,每天要接觸很多顧客,可時不時地不受控制排氣,讓他倍感困擾和尷尬。糾結再三,趙先生決定去看中醫。
接診的趙雪煜仔細詢問病史后得知,謝先生長期以來都有胃腸道不適的癥狀,時好時壞,反復發作,還經常感到胃脘部灼熱不適,食欲尚可,時有惡心感,口苦口干,同時又有腹部冷痛,平素飲食稍有不慎就會腹痛、腹瀉頻繁。做了無痛胃腸鏡檢查,報告顯示其患有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中醫辨證,患者面色萎黃,舌質淡紅,苔薄白膩,脈弦細。根據患者癥狀和體質,辨證為上熱下寒證,腸胃不和,治以調和腸胃,平調寒熱。
趙雪煜表示,患者排氣不斷的癥狀是由胃炎及慢性腸炎引起的,這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這類病人很多,他們深受疾病所擾,其癥狀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抑郁、焦慮、睡眠障礙等。”
治 療
中醫用黃連湯緩解癥狀
趙雪煜選擇用經方黃連湯加味治療。黃連湯出自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其藥物組成包括黃連、甘草(炙)、干姜、桂枝(去皮)、人參、半夏(洗)、大棗(擘)。方中黃連苦寒,清泄胃熱;干姜辛熱,溫散脾寒,二者合用,辛開苦降,調和脾胃陰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湯具有抗炎、抗菌、保護胃黏膜、調節胃腸功能等作用,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服用7劑黃連湯后,謝先生發現,胃部、腹部舒服了很多,腹痛次數減少,排氣次數也從原來每天難以計數降低到一天幾次。繼續服用2個療程后,他癥狀明顯好轉,大便恢復正常。
天氣轉暖,趙雪煜提醒胃腸道經常不適的人群注意以下幾點:一日三餐需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可少食多餐;吃飯時應細嚼慢咽,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避免食用辣椒、芥末、花椒、韭菜等辛辣食物或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品,這些食物和飲品容易刺激胃腸黏膜,加重炎癥;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吃外賣和路邊攤食物,防止飲食不潔,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胃腸道,導致病情加重。要想調理好胃腸功能,要從建立自律、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始。
通訊員 董娟
記 者 張慶萍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